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后燕(後燕)  拼音:hòu yān
国名。(西元384~409)十六国政权之一。淝水之战后,慕容垂自称燕王,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州),最盛时,疆域约可控制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各省大部分地区。史称「后燕」。
《國語辭典》:吐谷浑(吐谷渾)  拼音:tǔ yù hún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今大陆地区青海北部、新疆东南部。其祖先本辽东鲜卑种,西晋时酋帅庶长子吐谷浑率领部分族人迁至陇西,在今青海省以西及四川松藩之地。后势力渐大,唐太宗时曾命李靖等讨伐,国主败亡其子遂降唐,受封为西平郡王。至高宗时败亡于吐番。信奉多神及佛教。以游牧为业。其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政权组织多仿中原王朝官制。
《漢語大詞典》:阿干
古鲜卑语。哥哥。晋书·四夷传·吐谷浑:“ 鲜卑 谓兄为阿干, 廆 ( 慕容廆 )追思之,作《阿干之歌》。”魏书·吐谷浑传:“ 若洛廆 追思 吐谷浑 ,作《阿干歌》, 徒河 以兄为阿干也。”
分類:鲜卑哥哥
《漢語大詞典》:宇文氏
鲜卑族的一支。 檀石槐 时期, 鲜卑 分东、中、西三部, 宇文氏 为东部大人。 宇文觉 曾代 西魏 建立 北周 。
分類:鲜卑三部
《漢語大詞典》:吐突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 唐 代有 吐突承璀 ,见新唐书·宦者传上
《漢語大詞典》:吐万(吐萬)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 北周 有 吐万绪 。隋书北史有传。
《國語辭典》:摩敦  拼音:mó dūn
旧时对老妇人的尊称。北齐。无名氏为阎姬与子宇文护书:「汝等三人并呼吾作阿摩敦,如此之事,当分明记之耳。」北周。宇文护 报母阎姬书:「不谓齐朝解网,惠以德音,摩敦四姑,并许矜放。」
分類:鲜卑译音
《漢語大詞典》:白部
古 鲜卑 部族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代王 什翼犍 使 白部 , 独孤部 南御 秦 兵,皆不胜,又使 南部 大人 刘库仁 将十万骑御之。” 胡三省 注:“ 鲜卑 有 白部 。 后汉 时 鲜卑 居 白山 者,最为强盛,后因曰 白部 。”
《漢語大詞典》:白虏(白虜)
东晋 时 秦 人对 鲜卑 的蔑称。晋书·苻坚载记下:“ 坚 大怒曰:‘吾不用 王景略 ( 王猛 )、 阳平公 ( 苻融 )之言,使白虏敢至於此。’”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夷狄:“ 秦 人呼 鲜卑 为白虏。”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 慕容部 人皮肤洁白, 晋 士人多买 慕容部 妇女作婢妾。 东晋 明帝 母 荀氏 是 慕容部 人, 晋明帝 须发黄色。 慕容部 被称为白虏或白贼。”
分類:鲜卑
《漢語大詞典》:却霜(卻霜)
亦作“却霜”。 古时 鲜卑 族一种祈暖却寒的习俗。宋书·索虏传:“其俗以四月祠天,六月末率大众至 阴山 ,谓之却霜。 阴山 去 平城 六百里,深远饶树木,霜雪未尝释,盖欲以暖气却寒也。”
分類:鲜卑习俗
《漢語大詞典》:慕利
(1).追求财利。晋书·王沈传:“贪賕之人,将慕利而妄举。” 明 刘基 《郁离子·牧豭》:“臣西家之子,慕利而求其术。” 清 姚鼐 《复张君书》:“虽皇皇以求得之,而不为慕利。虽因人骤进,而不为贪荣。”
(2).复姓。出 鲜卑 族。 后魏 有 吐谷浑 主 慕利延 。见通志·氏族五
《漢語大詞典》:六夷
古指东夷、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各族。后泛指外族。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六夷贪狡,争侵中国。”南史·张邵传:“先君不幸,名达六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治国三年,六夷送款,万国咸投。”
《國語辭典》:南凉(南涼)  拼音:nán liáng
国名。(西元397~414)十六国政权之一。鲜卑人秃发乌孤称西平王,至其弟傉檀称凉王,史称「南凉」。国都屡迁,最盛时以在姑臧(今甘肃武威)为主,疆域约在甘肃东部与内蒙古、青海交界一带。后为西秦所灭。
分類:列国鲜卑
《漢語大詞典》:连津(連津)
南北朝 时 鲜卑 首领 素喜连 、 木九津 的合称。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自天市星妖, 连 津 兵覆,尚书府君改姓 豆卢 ,筮仕於 魏 。” 倪璠 注:“《前燕録》曰: 永嘉 初, 辽东 太守 庞本 杀东夷校尉 李臻 。附塞 鲜卑 素喜连 、 木九津 等,託为 臻 报讎,攻陷诸县。太守 袁谦 请与连和, 连 津 不从。 廆 东击 连 津 ,破斩之。”
分類:鲜卑首领
《漢語大詞典》:乞银(乞銀)
鲜卑 语称马。 宋 文同 《骢马》诗:“鬐鬣拥如云,西人号乞银。”
分類: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