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戎钺(戎鉞)
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 明 高启 《卞将军墓》诗:“ 卞公 仗戎鉞,勇气常絶伦。”
分類:兵器
《韵府拾遗 月韵》:双钺(双钺)
郑明选蟹赋负元甲以自卫兮持双钺以为兵
《漢語大詞典》:假黄钺(假黄鉞)
魏 晋 南北朝 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住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周书·静帝纪:“上柱国、 扬州 总管、 随国公 杨坚 为假黄鉞、左大丞相。”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冬十一月,大举伐 吴 ……命 贾充 为使持节、假黄鉞、大都督,以冠军将军 杨济 副之。” 胡三省 注:“黄鉞,天子之器,非人臣所得专用,故曰假。”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一:“ 晋 宋 之制,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假黄鉞则可专戮节将矣。”后亦省作“ 假鉞 ”。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二》:“一旦或有非常,陛下择羣臣,使之假鉞而董二军。”
《漢語大詞典》:钺下(鉞下)
犹言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语。 南朝 梁 江淹 《到功曹参军笺诣骠骑竟陵王》:“窃惟明使君鉞下,道耀神源,德铸灵极。”
《漢語大詞典》:伏钺(伏鉞)
被处死。钺,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 郭沫若 《船泊石城岛畔杂成》诗:“ 葡 人大副传佳话,曾作逋逃到此间。往日喧宾今伏鉞,春光先到岸头山。”
分類:处死兵器
《漢語大詞典》:玄钺(玄鉞)
古代铁制斧形兵器。史记·周本记:“ 武王 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鉞。” 裴駰 集解引 宋均 曰:“玄鉞用铁,不磨礪。”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金斧,黄鉞也;铁斧,玄鉞也。 三代 通用之以断斩。” 元 卢亘 《送邓善之提举江浙》诗之二:“春秋严笔削,凛若执玄鉞。”
《韵府拾遗 月韵》:白钺(白钺)
刘诜诗舳舻白钺航玉虹劲气欲刬千崆峒
《骈字类编》:大钺(大钺)
史记周纪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
《漢語大詞典》:戚钺(鏚鉞)
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 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 杨伯峻 注:“ 杜 注:‘鏚,斧也;鉞,金鉞也……’赐鏚鉞者,奉王命得专杀戮也。”参见“ 斧鉞 ”。
《國語辭典》:斧钺(斧鉞)  拼音:fǔ yuè
1.古斩刑所用的工具。《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自知冒渎天威,自分身膏斧钺。」
2.刑戮的事情。《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请言之,不避斧钺之诛,愿陛下少留意焉。」
《高级汉语词典》:戚钺
斧和钺
《骈字类编》:龙钺(龙钺)
册府元龟宋真宗景德三年龙挺杀龙钺自立欲修贡诏许之乃遣弟明旻等入贡诏授龙挺交趾郡王
《漢語大詞典》:朱钺(朱鉞)
红色的斧钺,九锡之一。汉书·王莽传上:“﹝ 王莽 ﹞左建朱鉞,右建金戚。”参见“ 九锡 ”。
《國語辭典》:九锡(九錫)  拼音:jiǔ xí
古代天子优礼大臣,所赐与的车马、衣服、乐器、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秬鬯等九种物品。《三国演义》第六一回:「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出:「我为一朝臣宰,礼绝百寮,恩加九锡,封祖荫孙,富贵已极。」
《骈字类编》:钲钺(钲钺)
晋书武帝纪仓兕甫训则许郑风偃钲钺未指则瀍洛雾披
《骈字类编》:钺前(钺前)
晋书天文志东井钺前四星日司怪
《骈字类编》:宝钺(宝钺)
唐 源乾曜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
《韵府拾遗 月韵》:源乾曜奉和送张说巡边诗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