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冠醴
见“ 冠醮 ”。
《漢語大詞典》:冠醮
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礼记·曾子问:“於斯乎,有冠醮,无冠醴。” 郑玄 注:“酒为醮。冠礼,醴重而醮轻。” 孔颖达 疏:“醮之所以异於醴者,醴则三加之后揔一醴之,醮则每一加而行一醮,凡三醮也。”
《漢語大詞典》:覆醴
战国策·燕策一:“﹝ 苏秦 ﹞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巵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后以“覆醴”谓隐瞒真相,代人受过。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主妾覆醴,以罪受戮; 王陵 庭争,而 陈平 顺旨。”
《漢語大詞典》:稻醴
稻米酿造的醴酒。左传·哀公十一年:“﹝ 辕颇 ﹞道渴,其族 辕咺 进稻醴、粱糗、腶脯焉。”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礼记·杂记:“醴者,稻醴也。” 孔颖达 疏:“‘醴者,稻醴也’者,言此醴是稻米所为。”
《漢語大詞典》:麦醴(麥醴)
麦子酿成的甜酒。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即焚枯鱼酌麦醴, 中郎 风味千古存。”
《高级汉语词典》:木醴
树流出的液汁
《骈字类编》:粱醴
礼记内则见稻醴下
《骈字类编》:醴湖
宋书符瑞志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醴湖屯生嘉粟一茎九穗屯主王世宗以闻
《骈字类编》:三醴
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正义稻黍粱三醴各有清糟以清糟相配重设故云重配
《分类字锦》:与醴同源(与醴同源)
水经注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自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
《分类字锦》:旨如醴泉(旨如醴泉)
孝经钩命决孝旨如醴泉
分类:
《漢語大詞典》:沅茝醴兰(沅茝醴蘭)
见“ 沅芷澧兰 ”。
《漢語大詞典》:沅芷澧兰(沅芷澧蘭)
《楚辞·九歌·湘夫人》:“ 沅 有芷兮 澧 有兰。” 王逸 注:“言 沅水 之中有盛茂之芷, 澧水 之内有芬芳之兰,异於众草”。芷,一本作“ 茝 ”。澧,一本作“ 醴 ”。本指生于 沅 澧 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清 金农 《寄岳州黄处士》诗:“ 沅 芷 澧 兰骚客远,朱桥粉郭酒人疎。”亦作“ 沅芷湘兰 ”。 清 方文 《酬邹师可见投之作》诗:“ 沅 芷 湘 兰昔所闻,十年今始覯羣芬。”
《分类字锦》:玉醴半寻(玉醴半寻)
欧阳修 诗 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
分类:
《分类字锦》:析波浮醴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诗分庭荐乐析波浮醴
分类:上巳
《分类字锦》:味兼饴醴(味兼饴醴)
柳宗元贺甘露表芳袭椒兰味兼饴醴
分类:
《分类字锦》:一醴
仪礼士冠礼若庶子则冠于房外南面遂醮焉贾疏周之适子三加一醴夏殷适子三加三醮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