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诗书(詩書)  拼音:shī shū
《诗经》和《书经》,亦泛指一切经书。如:「饱读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三国演义》第二三回:「不读诗书,是口浊也。」
《国语辞典》:诗书礼乐(诗书礼乐)  拼音:shī shū lǐ yuè
本指先秦的《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四部儒家的经书。《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后来礼部又加上《周礼》、《礼记》。清。朱彝尊〈文水县卜子祠堂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佛騛句,始于子夏。」
《国语辞典》:广览诗书(广览诗书)  拼音:guǎng lǎn shī shū
饱读诗书,学问渊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话说唐德宗朝有个秀才,南剑州人,姓林名积,字善甫,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
分类:学问渊博
《国语辞典》:涂抹诗书(涂抹诗书)  拼音:tú mǒ shī shū
小孩年幼无知,信笔挥洒、随意图画的样子。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国语辞典》:饱读诗书(饱读诗书)  拼音:bǎo dú shī shū
读过很多书,很有学问。如:「他自幼饱读诗书,学问渊博。」《镜花缘》第六四回:「原来这卞滨表字渭仙,乃淮南道广陵人氏。自幼饱读诗书,由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世代书香,家资巨富,本地人都称他卞万顷。」
分类:读过学问
《漢語大詞典》:诗书发冢(詩書發塚)
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郭象 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姦,则迹不足恃也。” 成玄英 疏:“是以 田恒 资仁义以窃 齐 ,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宋 姜夔 《越九歌·旌忠·中管商调》:“诗书发冢兮嗟彼傖父,父老死兮后生莫知其故。”亦作“ 诗书发塚 ”。 清 高珩 《〈聊斋志异〉序》:“如读 南子 之见,则以为淫辟皆可以周旋;泥 佛肸 之往,则以为叛逆不妨共事;不止诗书发塚,《周官》资篡而已。”
分類:言行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