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五线补衮
 
探囊取
 
胸中五纹线
 
补舜衣裳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郡斋独酌〉【案:黄州作。】
前年鬓生雪,今年鬓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我爱李侍中,标标七尺强。白羽八扎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毬场。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旌竿幖幖旗㸌㸌,意气横鞭归故乡。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罢亚【案:稻名。】百顷稻,西风吹半黄。尚可活乡里,岂唯满囷仓。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岂知三载几百战【岂知三载凡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寻僧解忧梦【寻僧解幽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腥膻一洒扫】,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毛诗正义·国风·齐风·东方未明》~9~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汉·郑玄注:「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

例句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杜甫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之一

长路更执绋,此心犹倒衣。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典故
舜衣裳

相关人物


《太平御览》卷八十
《谯子法训》曰:唐虞之衣裳文法,禹稷之沟洫耕稼,人至今被之。
《高士传》卷上《善卷》
善卷者,古之贤人也……舜又以天下让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天下之乱从此始矣。

例句

无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杜牧 郡斋独酌

典故
替人缝嫁衣裳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贫女〉
篷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誇偏巧【敢将十指誇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典故
云卧衣裳冷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游龙门奉先寺〉【案: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天阔象纬逼】【天阅象纬逼】【天窥象纬逼】【天开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典故
云想衣裳花想容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四〈清平调词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漢語大詞典》:倒衣
(1).《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孔颖达 疏:“羣臣当以失晚,復恐后期,故於东方未明之时,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颠倒著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谓忙于公务。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长路更执紼,此心犹倒衣。” 宋 苏辙 《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一首》:“懒从朝謁事驂騑,此去高眠罢倒衣。”
(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热情迎客。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斯时也,山林之间,宜倒衣以接礼,重跡以应命。” 宋 叶适 《祭戴詹事文》:“我病卧久,迟公远归。曷不迎门?曷不倒衣?曷不大斗,以酌寿祺!”
《國語辭典》:颠倒衣裳(顛倒衣裳)  拼音:diān dǎo yī cháng
1.衣裳上下倒穿。形容匆忙失序的样子。《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董西厢》卷一:「夜则废寝,昼则忘餐,颠倒衣裳,不知所措。」
2.比喻宠幸姬妾,贵贱颠倒。《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至破国亡身,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