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愚犷(愚獷)
愚昧而蛮横。明史·广西土司传二·太平:“蛮民愚獷,或挟私讐忿争戕杀,来告者必欲深致其罪,未可遽信。”
分類:愚昧蛮横
《漢語大詞典》:駤戾
蛮横凶暴。 清 王夫之 《九昭》:“鴟鴞駤戾於阴雨兮,吟 公旦 於东国。” 章炳麟 《五无论》:“或者以为今时风气,駤戾好杀者已居少数。”
分類:蛮横凶暴
《漢語大詞典》:嚚悍
愚蠢而蛮横。明史·解缙传:“椎埋嚚悍之夫,闒茸下愚之辈,朝捐刀镊,暮拥冠裳,左弃筐篋,右綰组符。”
分類:愚蠢蛮横
《漢語大詞典》:凶泼(凶潑)
犹言蛮横凶悍。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那厮这等凶泼,每日家做甚么买卖?”
分類:蛮横凶悍
《漢語大詞典》:匈横
凶恶蛮横。周书·柳庆传:“ 广陵王 元欣 , 魏 之懿亲,其甥 孟氏 ,屡为匈横。”
分類:凶恶蛮横
《漢語大詞典》:揎拳裸臂
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先把棺木放在一门厢房里,然后揎拳裸臂,跨入房中,教 玉英 姊妹走开。”
《漢語大詞典》:揎拳舞袖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又有一班猛勇驍悍之辈,揎拳舞袖,説强夸胜,自称好汉。”
《國語辭典》:揎拳捋袖  拼音:xuān quán luō xiù
伸出拳头,捲起衣袖。形容粗野、准备动武的样子。元。杨讷《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也作「揎拳攞袖」。
《国语辞典》:泼哭泼闹(泼哭泼闹)  拼音:pō kū pō nào
蛮横无理地哭闹。《红楼梦》第六○回:「芳官挨了两下打,那里肯依,便撞头打滚,泼哭泼闹起来。」
分类:蛮横无理
《国语辞典》:泼皮无赖(泼皮无赖)  拼音:pō pí wú lài
骂人蛮横不讲理。《红楼梦》第二四回:「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施,颇颇的有义侠之名。」
《国语辞典》:横刀夺爱(横刀夺爱)  拼音:héng dāo duó ài
用强硬蛮横的方式,夺取他人所喜爱的人或事物。如:「君子有成人之美,绝对不可横刀夺爱!」
《国语辞典》:横蛮无理(横蛮无理)  拼音:hèng mán wú lǐ
蛮横不讲理。如:「他为人横蛮无理,很不受欢迎。」
分类:蛮横讲理
《国语辞典》:秀才遇到兵  拼音:xiù cái yù dào bīng
(歇后语)有理说不清。比喻对蛮横不讲理的人,无理可讲。如:「我碰到你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国语辞典》:打死人不偿命(打死人不偿命)  拼音:dǎ sǐ rén bù cháng mìng
指人权大势大,虽蛮横霸道,也能不受法律制裁。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我是那权豪势要之家,累代簪缨之子,打死人不要偿命,如同房檐上揭一个瓦。」
《国语辞典》:辀张跋扈(辀张跋扈)  拼音:zhōu zhāng bá hù
蛮横暴戾、嚣张霸道。《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功在不赏,辀张跋扈,遂搆凶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