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 【介绍】: 名或作佖。五代、宋间淮南人,一说常州人,字子澄。仕南唐,初为句容尉,曾上书陈治国之道。李煜时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随煜归宋,仍入史馆,迁郎中。工词。性俭朴,人称菜羹张家。煜卒后,每寒食必亲拜其墓,哭甚哀。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张佖,字子澄,淮南(今江苏扬州)人。南唐后主时,登进士第,授句容尉。宋太祖建隆三年(962),上书后主,言为理之要,词甚激切,召为监察御史。官至内史舍人。徐铉称其“调高才逸”(《送张佖郭贲二先辈序》)。生平事迹散见《徐公文集》、马令《南唐书》卷五、《十国春秋》卷二五等。《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断句1联。
唐诗汇评
张泌,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人。事蜀为舍人。《花间集》载其词二十七首,《全唐诗》存诗一卷,均出《才调集》。或以为即南唐张泌。然南唐张泌后主朝方第进士,入宋后官至谏议大夫,淳化五年尚在,其诗词必不能收入《才调集》及《花间集》,故别是一人。
全宋诗
张佖,字子澄,常州(今属江苏)人。仕南唐为句容县尉、考功员外郎,进内史舍人。宋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以右赞善大夫、判刑部,权知荣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太宗太平兴国初以太常博士通判河南府(《宋会要辑稿》仪制七之一七)。淳化三年(九九二)以右谏议大夫判三司都勾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寻为史馆修撰。五年,与范杲等同修国史(同上书卷三五)。《十国春秋》卷二五(作张泌)、三○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全宋文·卷四一
张佖,字子澄,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南唐后主朝仕为考功员外郎,进中书舍人。入宋,为右赞善大夫、判刑部,权知荣州。太宗淳化初为河南府通判。三年由右谏议大夫判三司都勾院,后为史馆修撰。五年,与范杲等同修国史。《十国春秋》卷三○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三五,《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又,《长编》卷二谓张佖为广陵人,曾为句容尉,《全唐文》卷八七二谓「张泌,一作佖」,盖将张泌与张佖混为一人,此不取其说,存疑待考。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泌事南唐。官句容县尉。

作品评论

《诗源辨体》
张泌无全集,仅《才调集》及《鼓吹》、《品汇》所录二十馀篇而已。其七言古一篇,乃诗馀之调也。七言律……亦晚唐俊调。
《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
此君端己对手。
《载酒园诗话又编》
南唐又有张泌,其诗如乌衣、马粪诸郎,虽非干理之才,却无伧父容貌同气,定其诗格,当韦相、李司徒季孟间。
《诗学渊源》
张泌……为诗清雅绝尘,绝句尤楚楚有致,虽杜牧、许浑不能过也。
陈肖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六五
陈肖孙,字伯岩,庆元府奉化(今浙江奉化)人。登淳祐四年进士第。咸淳中以善政事骤用,由大理丞、户部郎中知嘉兴府、兼浙西提刑,寻兼度支郎官。在官以廉称,食惟蔬食脱粟,人呼为「菜汤知府」。以寇作措置失宜罢。年六十一终。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六,正德《姑苏志》卷四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平阳人,字则诚,一说永嘉人,名明,以字行,号菜根道人。元顺帝至正五年进士。授处州录事,辟行省掾。方国珍据浙东,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县栎社。明初,太祖闻其名,徵召之,以老疾辞。作《琵琶记》,为南曲名著。有《柔克斋集》。
元诗选
明字则诚,永嘉平阳人。至正五年,张士坚榜中第。长才硕学,为时名流。授处州录事,辟丞相掾。方谷真叛,省臣以温人知海滨事,择以自从。与幕府论事不合,谷真就抚,欲留置幕下。即日解官,旅寓鄞之栎社沈氏楼居,因作《琵琶记》。记成,时清夜按拍歌舞,几上蜡炬二枝,光忽交合,因名曰「瑞光楼」。明太祖闻其名召之,以老疾辞,还卒于家。所著有《柔克斋集》。词章斐然,东海赵汸称其学博而深,才高而赡云。
词学图录
高明,生卒年不详,其弟高旸生于大德十年(1306)左右,则高明生年当距此不久,卒年有至正十九年(1359)和明初两说。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因瑞安古属永嘉郡(亦称东嘉郡),故人称东嘉先生。出身书香门第,理学家黄潽弟子。至正五年中进士,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椽吏、浙东阃幕(统帅府)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官声颇佳。晚年隐居宁波城东鄞县之栎社沈氏楼,以词曲自娱,作南戏传奇《琵琶记》,被称为"南曲之祖",另有《柔克斋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黟县人,字克仁。洪武间举人。官河南信阳知县,永乐间调知新繁。尝自种蔬一圃,以供日用,人称菜知县。
沈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4—1493 【介绍】: 明南京人,字文实,号希明,又号味菜居士。工画,兴到落笔,自成一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8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秋岳,一字洁躬,号倦圃,别号金陀老圃。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清顺治元年,授原官,后屡起屡踬,至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以裁缺去官。工诗。富藏书。有《刘豫事迹》、《静惕堂诗集》、《静惕堂词》、《倦圃莳植记》等。(⊙ 《清史列传》卷七八)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
曹溶,字洁躬,号秋岳,嘉兴人。明崇祯丁丑进士,官御史。入国朝,历官户部侍郎,降广东布政使,再降山西阳和道。康熙戊午举博学鸿词,以丁忧未赴。有《静惕堂集》。
词学图录
曹溶(1613-1685) 字洁躬,一字鉴躬,号秋岳,又号倦圃。浙江秀水人。其词为浙西词派之先河,合情景之胜,与龚鼎孳领袖一时。有《静惕堂集》。词集名《静惕堂词》。
清诗别裁集
字洁躬,浙江嘉兴人。崇祯丁丑进士。国朝官至户部侍郎。著有《静惕堂诗》。○芝麓长于近体,秋岳长于古诗,而古诗之中,五言尤胜,惟著述太多,不免良枯并见耳。芟而薙之,是在持择者。
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溶字洁躬号秋岳平湖人居秀水崇祯丁丑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入本朝以御史视学畿内历副都御史户部侍郎外转广东布政使后降补山西阳和道裁缺还里甲寅逆藩叛阁臣荐为边才随征福建丁母忧不受职而归戊午以宏博徵复荐修明史俱辞不赴乙丑八月卒年七十三溶天性梗直为御史劾辅臣谢升削籍熊开元密参周延儒廷杖溶疏白其冤甲申为流贼所执拷掠三昼夜委厩中得不死后任副宪时遇热审多平反居塞上五年岁饥力请赈救生平长于经济未竟其用乃独肆力于文章诸体雄骏而尺牍尤多长笺小幅人争宝之其诗源本少陵苍老之气一洗妩调与合肥龚鼎孳齐名世称龚曹晚年自号锄菜翁筑室范蠡湖颜曰倦圃莳花种竹置酒倡和无虚日爱才若渴四方之士倚为雅宗者四十年家多藏书勤于诵览尝以明季门户纷争是非失实辑续献徵录六十卷又痛崇祯朝辅相失人著五十辅臣传五卷外有静愓堂诗文集三十卷年来予每从倦圃游始叹先民风流未坠兹录其诗概置巳刻者惟取闽游集及癸亥迄乙丑之作用冠斯卷一代钜公足以起衰式靡矣
维基
曹溶(1613年—1685年),字洁躬,号秋岳,晚号倦圃、锄菜翁、金陀老人,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藏书家,同进士出身。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崇祯九年(1636年)举浙江乡试第三名,崇祯十年(1637年)联捷丁丑科第三甲第三名,官至监察御史。明亡仕清,仍为御史,官至户部侍郎、广东布政使,后左迁至山西阳和道。与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陈之遴并列“江浙五不肖”。曹溶历仕明清两朝,虽为贰臣,却与明遗民顾炎武、屈大均交往甚密,并帮助傅山化解官司。顾炎武与曹溶交情笃厚,《静惕堂诗集》收有曹溶酬赠顾炎武的九题十一首诗。顺治十三年,朱彝尊曾于为曹溶广东布政使的幕僚,其后又随曹溶至山西大同。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曹溶时任山西按察副使,与顾炎武至雁门访李因笃。康熙六年(1667年)秋,告老辞官,从此不再涉入仕途,曾被举博学鸿词科而不就。喜好宋元文人集,收藏甚广,筑有“静惕堂”。朱彝尊《竹垞诗话》称曹溶“博征文献,集三百年名公卿手书墨迹,装璜成册,多至七百家。”晚年自号锄菜翁,筑室范蠡湖。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
沈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初名敬,字寅中,又学习之,号菜畦。朱彝尊弟子。岁贡生。举孝廉方正,不赴。善书、隶、行、草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