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草庐长啸
 
诸葛膝
 
长吟抱膝
 
长啸山中卧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典故
草庐无人顾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表上·出师表〉~67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唐·李善注引《汉晋春秋》曰:「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荆州图副》曰:「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
典故
三接恩
   
三顾隆中
 
答三顾
  
蜀主思孔明
 
访葛侯

相关人物
刘备
 
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4~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表上·出师表〉~67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唐·李善注引《汉晋春秋》曰:「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荆州图副》曰:「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

简释

三顾:咏帝王爱才求贤。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例句

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元晦 越亭二十韵

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李山甫 代孔明哭先主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杨衡 冬夜举公房送崔秀才归南阳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汪遵 南阳

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胡曾 泸水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苏颋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333 【介绍】: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元诗选
澄字幼清,晚称伯清,抚州崇仁人。生三岁,授诗成诵。五岁,日记千馀言。弱冠领乡荐,避地布水谷,纂次诸经,修正大、小《戴记》。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徵至京师,以母老辞归。大德初,起应奉翰林文字,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三月移疾去。至大初,召为国子监丞。皇庆改元,进司业,谢归。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英宗即位,拜翰林学士,同修国史。泰定初,为讲官,《英宗实录》成,亟命小车出都,遣官驿追不及,加授资善大夫。卒年八十五,赠江西行省左丞临川郡公,谥文正。有《草庐集》诗四卷。先生雅好邵子书,故其诗多近之。其句法超逸处,如「乔木啸清风,寒花醉香露」。「窗红开晓沴,草碧验春温」。「人定籁声寂,天旋斗柄移」。又《述怀》云:「悬知海上三山客,尘视人间万户侯。」《题大乾庙壁》云:「身合沈江甘殉楚,心知蹈海胜归秦。」《芍药》云:「浅潮半醉流霞晕,清印初昏淡月痕。」俱清婉可诵也。先生尝作草屋数间,题其牖曰:「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师表。」程文宪知其意,题之曰「草庐」。故学者称草庐先生。初自京师归,廷中老成及宋之遗士在者,皆感激赋诗饯之。赵文敏公孟頫独书朱子与刘屏山所和诗三章以赠,识者叹之。先是许文正公倡教于北,而先生崛起于南。道统渊源,互相提唱。又不系乎词章之工拙也。
词学图录
吴澄(1249-1333) 字幼清。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一生以斯文自任,四方之士负笈从学者,不下千数百人,与许衡并为当时儒宗。有《吴文正集》、《草庐词》。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安东人。字而和。号苟全、晚退、草庐、槃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6—1769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襄七,号草庐。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初举鸿博,授编修,累迁左赞善。治经长于笺疏考證。工诗。有《毛诗说》、《补飨礼》、《夏小正诂》、《绛跗阁诗》等。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一
诸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人。雍正甲辰进士,官金华教授。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历官左春坊左赞善。有《绛跗阁诗稿》。
维基
诸锦(1686年—1769年),字襄七、号草庐、又号孚文,浙江省嘉兴府秀水县(今浙江省嘉兴市)人。雍正二年(1724年)登进士。乾隆初年(1736年)参加博学宏词,授编修。之后担任三礼馆纂修。乾隆六年(1742年)担任福建乡试正考官。乾隆十二年(1748年)担任山西乡试副考官,乾隆十五年(1751年)任贵州乡试正考官。担任左春坊左赞善,遂告归。著有《毛诗说》、《飨礼补亡》、《夏小正注》及《绛跗阁集》。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入祀乡贤祠。
《國語辭典》:草庐(草廬)  拼音:cǎo lú
草舍、草房。《后汉书。卷五三。周燮传》:「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下有陂田,常肆勤以自给。」《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顾臣于草庐之中。」也称为「草堂」。
《國語辭典》:草庐三顾(草廬三顧)  拼音:cǎo lú sān gù
比喻帝王礼贤下士,或比喻诚心邀请。参见「三顾茅庐」条。《晋书。卷九二。庾阐传》:「夷吾相桓,汉登萧张;草庐三顾,臭若兰芳。」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漢語大詞典》:草室
草庐;草房。后汉书·独行传·范冉:“遭党人禁錮……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宋 梅尧臣 《蚕女》诗:“自从蚕蚁生,日日忧蚕冷。草室常自温,云髻未暇整。”
分類:草庐草房
《漢語大詞典》:苫宇
草庐。太平广记卷二九七引 陆用 《神告录·丹丘子》:“帝之来,虽将不利於 丹丘 ,然而道德玄远,貌若冰壶,覩其仪而心骇神耸,至则伏謁於苫宇之下。”
分類:草庐
《漢語大詞典》:诸葛庐(諸葛廬)
(1). 诸葛亮 隐居时的草庐。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南阳 诸葛 庐,西 蜀 子云 亭。”
(2).名胜古迹名。在 河南省 南阳市 西南 卧龙岗 武侯祠 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 三顾堂 、 躬耕亭 等胜迹。
《漢語大詞典》:顾庐(顧廬)
三国 蜀 刘备 三顾 诸葛亮 于草庐之中,咨以当世之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因以“顾庐”为访贤之典故。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负鼎叩角,顾庐筑巖,各由其时。不失其道,在我而已,何常之有。”参见“ 三顾草庐 ”。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国语辞典》:吴澄(吴澄)  拼音:wú chéng
人名。(西元1255~1330)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元抚州崇仁人。曾任国子监司业,后迁翰林学士,并主讲经筵。澄于《》、《》、《春秋》、《礼记》各有纂言,著有《学基》、《学统》二篇,并校定《皇极经世书》及老、庄、《太玄经》等。卒谥文正。
《漢語大詞典》:隆中顾(隆中顧)
指 刘备 三顾 诸葛亮 于草庐之中事。 明 丁鹤年 《自咏》之五:“频繁谁在 隆中 顾,憔悴惟餘泽畔吟。”
《漢語大詞典》:三顾(三顧)
(1).指 汉 末 刘备 三次往 隆中 访聘 诸葛亮 。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下》:“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清 魏源 《定军山武侯祠》诗:“三顾起 南阳 ,六出来 渭 岸。”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唐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参见“ 三顾草庐 ”。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國語辭典》:三顾茅庐(三顧茅廬)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汉末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次,才得见。见《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后用以比喻敬贤之礼或诚心邀请。南朝梁。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黄石兵法,宁可再逢,三顾茅庐,无由两遇。」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也作「茅庐三顾」、「草庐三顾」、「三顾草庐」。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