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煨芋
唐 衡岳寺 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 懒残 。 李泌 异之,夜半往见。时 懒残 拨火煨芋。见 泌 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宋 刘克庄 《怀保宁聪老》诗:“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明 高启 《过海云院赠及长老》诗:“紫藤坞里归逢雪,煨芋曾烦慰客愁。”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四:“萧寺閒行煨芋少,虚坛夜礼降真多。”
《漢語大詞典》:芋栗
橡栗。因其形似芋艿,故名。一说指芋艿和橡栗。 唐 杜甫 《南邻》:“ 锦里先生 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 宋 杨万里 《寄题刘成功锦里》诗:“我今头白苦思归,羡君山园芋栗肥。” 清 龚自珍 《丙戌秋日》诗:“言我衣裳凉,饲我芋栗熟。”
分類:橡栗芋艿
《漢語大詞典》:芋魁
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 ,飴我大豆,亨我芋魁。’” 李贤 注:“芋魁,芋根也。” 明 徐渭 《薯蓣》诗:“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 清 顾炎武 《兄子言及开吴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
分類:块茎植物
《漢語大詞典》:芋火
煨芋之火。相传 唐 代 衡岳寺 僧 明瓒 性懒食残,号 懒残 。 李泌 尝读书寺中,异其所为,深夜往谒, 懒残 拨火取芋以啗之,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 泌 显达,封为 邺侯 。事见《宋高僧传》卷十九。 宋 苏轼 《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他年记此味,芋火对 嬾残 。” 宋 张元干 《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诗:“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窻约过冬。” 元 周权 《卜隐次韵》:“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
分類:衡岳岳寺
《骈字类编》:芋区(芋区)
宋 黄庭坚 次韵寅庵四首 其三 诗催孺子成鸡栅,茶约邻翁掘芋区。
《骈字类编》:瓜芋
宋 黄庭坚 次韵答柳通叟问舍求田之诗 横笛牛羊归晚径,卷帘瓜芋熟西畴。
宋 刘克庄 示儿 瓜芋村边一亩宫,闭门不复问穷通。
《骈字类编》:紫芋
《國語辭典》:山芋  拼音:shān yù
旋花科「甘薯」、「番薯」的别名。参见「番薯」条。
《骈字类编》:芋田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唐 卢纶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 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
《骈字类编》:芋熟
李孝光 诗 芋熟骑童分。
《骈字类编》:芋叶(芋叶)
益部方物略记木干芋叶拥踵盘戾农经弗载不用治厉 张籍送李馀及第后归蜀诗山桥晓上蕉花暗水店晴看芋叶光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乌榄鸡槟尝老酒酥花叶 试新橙
又晓诣三井观诗见槿心下
《骈字类编》:芋羹(芋羹)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芋羹真底可,鲈鲙漫劳思。
宋 陆游 书怀 芋羹豆饭元堪饱,错用人言恨子威。
《國語辭典》:芋头(芋頭)  拼音:yù tou
一种蔬类。为地下块茎,含丰富淀粉质,可供食用。参见「芋」条。
《漢語大詞典》:芋艿
(1).植物名。古代也称蹲鸱。其叶片呈盾形绿色,叶柄肥大而长,可作猪饲料。地下块茎呈球形或卵形,富含淀粉,可供食用。
(2).指芋艿块茎。
(3).特指芋艿块茎之大者。亦称“ 芋母 ”、“ 芋奶 ”。与“芋子”相对。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芋母》:“国朝 施可斋 《闽襍记》云:‘ 闽 人称芋大者曰芋母,小者为芋子。’……吾乡称为芋艿,当为芋奶之误,奶即嬭字,俗称母为奶,芋奶亦犹母子之义。因芋字从草,并改奶作艿耳。”
《骈字类编》:芋香
韦庄 赠渔翁诗 芦刀夜鲙红鳞腻,木甑朝蒸紫芋香。
《国语辞典》:姜芋  拼音:jiāng yù
植物名。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茎紫色,根状茎块状,茎粗壮,叶互生,长椭圆形。总状花序单生或分叉,花冠杏黄色,带紫晕。根茎含淀粉很多,可供食用或制成淀粉。茎和叶的纤维可以造纸。也称为「芭蕉芋」、「蕉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