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荫翳(蔭翳)  拼音:yìn yì
1.繁盛的样子。如:「缓步徜徉在绿林荫翳的人行道,舒爽无比。」晋。左思〈魏都赋〉:「姜芋充茂,桃李荫翳。」
2.遮蔽。唐。李亢《独异志》卷中:「路傍有五松树,荫翳数亩。」
分類:遮蔽
《漢語大詞典》:翳如
(1).湮灭无闻。 晋 陶潜 《和刘柴桑》:“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清 黄丕烈 《〈嵇康集〉跋》:“数十百年后,名字翳如,不更转悲为喜乎?”
(2).茂密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院中花木翳如,莓苔緑縟。”
《韵府拾遗 东韵》:翳丛(翳丛)
吕温由鹿赋设伏以待翳丛而俟同气相求诱之孔易
《漢語大詞典》:翳华(翳華)
指云翳。 宋 范成大 《净光轩》诗:“翳华销尽八窗明,雨竹风泉演妙声。”
分類:云翳
《漢語大詞典》:伯翳
即 伯益 。国语·郑语:“ 嬴 , 伯翳 之后也。” 韦昭 注:“ 伯翳 , 舜 虞官, 少皥 之后 伯益 也。”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 伯翳 之始封 秦 ,地为七十里。”《后汉书·蔡邕传》:“昔 伯翳 综声於鸟语。” 李贤 注:“ 伯翳 即 秦 之先 伯益 也,能与鸟语。”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山经 伯翳 知,坤图 怀仁 説。” 钱仲联 笺注:“ 伯翳 即 伯益 ,或作 柏益 ,或作 柏繄 ,一人也。”参见“ 伯益 ”。
分類:伯益
《國語辭典》:伯益  拼音:bó yì
1.人名。虞舜的臣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汉。张衡〈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也作「伯翳」、「柏翳」。
2.乐曲名。晋傅玄制。《晋书。卷二三。乐志下》:「改黄爵行为伯益。」
《骈字类编》:日翳
李华含元殿赋见天开下
《高级汉语词典》:荟翳  拼音:huì yì
草木丛聚隐翳
《漢語大詞典》:潜翳(潛翳)
亦作“潜翳”。 隐蔽;隐藏。 汉 蔡邕 《述行赋》:“想 宓妃 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抱道怀贞,潜翳海隅。”晋书·潘岳传:“黄尘为之四合兮,阳光为之潜翳。”
分類:隐蔽隐藏
《漢語大詞典》:委翳
萎谢。委,通“ 萎 ”。 宋 王安石 《芝阁记》:“於是神奇之产,销藏委翳於蒿藜榛莽之间。” 宋 王安石 《和晚菊》诗:“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篱。” 清 储秘书 《迈陂塘·同人拈岁寒词得踏叶》词:“飘颻委翳谁怜惜,压徧曲篱斜径。”
分類:萎谢
《漢語大詞典》:蓊翳
(1).草木茂密貌。 元 耶律楚材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龙孙十万竿,蓊翳浓阴厚。”明史·戚继光传:“山谷仄隘,林薄蓊翳,边外之形也。”
(2).指茂密的林木。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庾园:“兰蕙丛其阴,蓊翳百鸟集。”
(3).荫蔽。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每个农庄都是被常绿树与各种竹子蓊翳着,隔不多远便是一大丛。”
(4).风盛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俄而大风蓊翳,新寒侵骨。”
《漢語大詞典》:椔翳
枯死的草木。 唐 韩愈 《燕喜亭记》:“輦粪壤,燔椔翳。” 朱熹 考异:“:‘其椔其翳。’注曰:‘木立死曰椔,自毙曰翳。’”按,椔,今本诗·大雅·皇矣作“菑”。
《分类字锦》:翳尘(翳尘)
闾丘冲三月三日应诏诗微风扇秽朝露翳尘
分类:
《漢語大詞典》:幻翳
佛教语。谓假象的障蔽。《楞严经》卷六:“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万行首 注:“见闻幻翳,指妄根也。” 宋 陆游 《幽兴》诗:“扫尽尘埃无一点,洗空幻翳有千重。”
《國語辭典》:柏翳  拼音:bó yì
人名。虞舜的臣子。参见「伯益」条。《史记。卷五。秦本纪》:「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漢語大詞典》:沈翳
(1).沉没不见。 晋 挚虞 《孔子赞》:“ 仲尼 大圣,遭时昏荒,河图沉翳,凤鸟幽藏。”
(2).埋没障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无直 与 亮 友善,谓为信然”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於其始矣;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