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渴尘(渴塵)
见“ 渴心生尘 ”。
《漢語大詞典》:渴心生尘(渴心生塵)
卢仝 《访含曦上人》:“三入寺, 曦 未来。轆轤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喻访友不遇,思念殷切。后用为想望旧友之典。 宋 黄庭坚 《苏李画枯木道士赋》:“去国期年,见似之者而喜矣,况余尘土之渴心。”亦省称“ 渴尘 ”。 明 李东阳 《赐藕》:“郭北芳菲怀故里, 江 南风味忆 西湖 。渴尘此夜消应尽,未羡金茎与玉壶。”
《國語辭典》:口渴  拼音:kǒu kě
口里很乾,想要喝水。
分類:口渴喝水
《國語辭典》:渴葬  拼音:kě zàng
古礼称死者停灵之期未满而急葬的情况为「渴葬」。《公羊传。隐公三年》:「不及时而日,渴葬也。」
《國語辭典》:渴笔(渴筆)  拼音:kě bǐ
用含墨较少的笔书写,字间有露白的枯笔。《雅俗稽言。卷三三。字学。渴笔》:「唐徐浩书张九龄司徒告身,多渴笔,谓枯无墨也,在书法最难。」
《韵府拾遗 曷韵》:苦渴
魏略董遇字季直善治老子左氏传人有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或问三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
《漢語大詞典》:瞻渴
犹渴慕。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以 甘陵 未平,不敢邮中奉书,恐有遗坠。其瞻渴之诚,斯须不去。”
《骈字类编》:夜渴
李商隐奠小侄女寄寄文朝饥谁抱夜渴谁怜海杨维桢庐山瀑布谣酒喉无奈夜渴甚骑鲸吸枯桑田
《國語辭典》:渴求  拼音:kě qiú
急切的追求。如:「人生如同海潮般有起有落,渴求永远的风平浪静是不可能的。」
《韵府拾遗 曷韵》:济渴(济渴)
一统志济渴井在平茶洞长官司治北其水清甘每夏月行者汲之济渴
《漢語大詞典》:怀渴(懷渴)
渴念。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三:“数日得奉谈笑,殊自慰。怀渴殊深,伏惟动止万福。”
分類:渴念
《漢語大詞典》:痟渴
同“ 消渴 ”。 指糖尿病、尿崩病等。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满辞阁》:“既同 冯衍 负困之累,復抱 相如 痟渴之疾。”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四札子》:“臣自 治平 二年已来,遽得痟渴,四肢瘦削,脚膝尤甚。” 金 元好问 《后芳华怨》诗:“ 长门 晓夕寿 相如 ,儘著千金买痟渴。”
分類:糖尿病
《骈字类编》:龙渴(龙渴)
易林龙渴求饮云黑景从
《國語辭典》:渴慕  拼音:kě mù
十分思慕或仰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小生河南侯朝宗,一向渴慕,今才遂愿。」
分類:想望
《漢語大詞典》:渴望梅
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载, 魏 军口喝而艰于行走, 曹操 诡称前有梅林,士卒闻之,口齿生津,得以前行。后因以“渴望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躕,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参见“ 望梅止渴 ”。
分類:行走曹操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士兵乾渴难耐,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作「说梅止渴」、「望梅消渴」。
《漢語大詞典》:渴待
急切地等待。例如:人们都瞪大了眼睛,渴待着他开口讲话。
分類:急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