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9,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温室
温良
温文
桓温
冬温
温然
温风
温峤
粹温
重温
温言
温故
温凉
温树
晏温
《國語辭典》:温室(溫室)  拼音:wēn shì
1.温暖的房屋。汉。桓宽《盐铁论。盐铁取下》:「被英裘、处温室、载安车者,不知乘边城、飘胡代、乡清风者之危寒也。」
2.一种特殊设计培养植物的建构,覆盖以透明材料可保持室内温度,甚或加有人工控温设施以利生物的生长、发育。
3.比喻舒适,并且得到良好照顾的环境。如:「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考验的。」
《國語辭典》:温良(溫良)  拼音:wēn liáng
温和而善良。《三国演义》第五七回:「腾身长八尺,体貌雄异,禀性温良,人多敬之。」《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
《國語辭典》:温文(溫文)  拼音:wēn wén
温和文雅。《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二八:「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国语辞典》:桓温(桓温)  拼音:huán wēn
人名。(西元312~378)字元子,晋龙亢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帝奕,立简文帝,阴谋篡夺,威势显赫,旋以疾卒。
《漢語大詞典》:冬温
谓冬天温暖。 晋 陆云 《登台赋》:“游阳堂而冬温,步阴房而夏凉。”旧唐书·南蛮传·林邑:“ 林邑国 , 汉 日南 象林 之地,在 交州 南千餘里。其国延袤数千里,北与 驩州 接。地气冬温,不识冰雪,常多雾雨。”
《漢語大詞典》:温然
(1).温和貌。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 郑玄 笺:“念君子之性,温然如玉。”太平广记卷三四○引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明 何景明 《张公去思碑》:“临民温然有餘度,人多易近。”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顾自其微有知识之日,日趋侍府君於家,而仰其容貌,则见其温然以和,又儼然以庄也。”
(2).和润貌。 宋 苏洵 《仲兄字文甫说》:“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鏤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与论乎自然。”
(3).温暖貌。 唐 羊士谔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唐 姚合 《街西居》诗之二:“日出穷巷喜,温然胜重衣。”
《漢語大詞典》:温风(温風)
(1).和暖的风。列子·汤问:“温风徐迴,草木发荣。” 明 刘基 《双燕离》诗:“四月温风起,榴花发红蕋。”
(2).热风。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汉 王粲 《大暑赋》:“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后汉书·张衡传:“温风翕其增热兮,惄鬱邑其难聊。” 李贤 注:“温风,炎风也。”
分類:和暖热风
《国语辞典》:温峤(温峤)  拼音:wēn jiào
人名。(西元288~329)字太真。晋朝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博学有识,初为刘琨参军,长安、洛阳陷,元帝镇江左,以琨使奉表劝进,其母固止之,峤绝裾而去,既至,帝嘉而留之。明帝立,平王敦、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谥忠武。
《漢語大詞典》:粹温
纯真温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廉深简絜,贞夷粹温。”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涧松无心古须鬣,天球不琢中粹温。”宋史·哲宗纪一:“﹝ 元丰 ﹞七年三月, 神宗 宴羣臣於 集英殿 ,王侍立,天表粹温,进止中度,宰相而下再拜贺。”
分類:纯真
《漢語大詞典》:重温
指对往事的重新回忆。 元 乔吉 《集贤宾·咏柳忆别》套曲:“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温 灞陵 别后酒。” 秦牧 《长河浪花集·献上一个花环》:“见到 朱委员长 ,我就每一次都要重温这一印象。”
《漢語大詞典》:温言
温和的话语。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輒假借温言,赏以财位。” 唐 令狐楚 《谢敕书手诏慰问状》:“捧丝纶之明詔,光宠贱微;吐污漫之温言,霑濡羣萃。”明史·阉党传·张綵:“ 宇 虽为尚书,銓政率由 綵 ,多不关白 宇 ,即白 宇 , 宇 必温言降接。”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酋大惧,乃以罢兵修好,请自此不言入城事,制府窥其妄念已息,復温言抚之,遂开舱互市如初。”
分類:温和话语
《漢語大詞典》:温故
复习学过的知识。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曹爽 等诛,乃觉寤云”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夙夜研几,孳孳温故。” 宋 欧阳修 《读书》诗:“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閒,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参见“ 温故知新 ”。
《國語辭典》:温故知新(溫故知新)  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语本《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指温习旧业,可增进新知。亦指复习学过的知识,而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汉书。卷一○。成帝纪》:「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起先教他经书,不上一年,温故知新,五经均已读熟。」
《漢語大詞典》:温凉(温涼)
(1).冷和暖。多指气候。 晋 陶潜 《闲情赋》:“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诗·郑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唐 孔颖达 疏:“仲春仲秋俱是昼夜等、温凉中。”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便见他一双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滚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
(2).寒暖。借指生活情况。《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吕向 注:“叙别离之岁月。”魏书·胡叟传:“ 祖思 习常,待 叟 不足, 叟 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 什 遂前,入就牀坐。其女在户东立,与 什 叙温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兰:“其友 张 姓者,闻而省之,相见,话温凉。”
《漢語大詞典》:温树(温樹)
同“温室树”。 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自绸繆轩陛,十有餘载, 温 树靡答,露事不詶。”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祗闻 温 树誉,堪鄙竹林贤。”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 兔苑 风移,爱甘棠而益茂; 龙池 天近,著 温树之 重芳。”
《漢語大詞典》:晏温
天气晴暖。史记·孝武本纪:“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盖焉。”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 三辅 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於时日景晏温,皆以为恭孝所感。” 清 赵翼 《多雨》诗:“忽晴忽雨乱晨昏,纔苦阴寒又晏温。”一说“晏温”与“氤氲”音近义同,形容云霭垂覆之状。
分類:天气裴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