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紧追权(紧追权)  拼音:jǐn zhuī quán
根据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一百一十一条,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该国法律或规章时,可对该船舶进行追逐,即为紧追权。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紧追权立即终止。
《国语辞典》:矽镁层(矽镁层)  拼音:xì měi céng
1.富含矽、镁质的地壳下部岩石。
2.构成海洋地壳的主要岩石。
《国语辞典》:无光带(无光带)  拼音:wú guāng dài
在海洋或湖泊中阳光无法透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的水层。约在水深二百公尺以下,视水中的能见度而异。
《国语辞典》:透光带(透光带)  拼音:tòu guāng dài
日本霩射,使海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地带。一般自海水面到水深八十公尺处称为「透光带」。
《国语辞典》:水半球  拼音:shuǐ bàn qiú
地球表面上绝大部分由海洋组成的半球。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南,其中心在纽西兰附近。
《國語辭典》:浮游生物  拼音:fú yóu shēng wù
自身无游泳能力,或泳动能力十分薄弱的水中生物体。随水的移动而漂流。可分动物性及植物性两种。如水母、藻类。
《國語辭典》:季风气候(季風氣候)  拼音:jì fēng qì hòu
因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主要特徵为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低温乾燥。
《國語辭典》:季节洄游(季節洄游)  拼音:jì jié huí yóu
某些海洋鱼类,每年春夏两季随暖流北游,秋冬两季随寒流南游,这种现象称为「季节洄游」。
《國語辭典》:海军航空兵(海軍航空兵)  拼音:hǎi jūn háng kōng bīng
海军的兵种之一。凡军舰上的空军皆隶属之。
《漢語大詞典》:海水声道
海洋中易于声传播的水层。由于海水中温度、盐度的分布不均,再加上压力作用,造成声速分布不均而形成。人们以此建立海洋水声系统,进行水下通信,接收遇险船舶求救信号,记录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军事上用以建立海上警戒、反潜、防潜作战系统等。
《漢語大詞典》:海水发光
海洋中发出的一种闪烁性或阵发性的光亮现象。由海洋中发光浮游生物和发光细菌在海浪震荡下或与物体相互碰撞时所引起。海洋中的鱼群和其他大型动物的活动也能引起海水发光。
《國語辭典》:海蛇  拼音:hǎi shé
海蛇科的统称。体长三、四尺,头小,眼小,口有毒牙。鼻孔在顶端,尾呈桨状,鼻孔开口于吻背,有瓣膜司开闭,可防止海水入内。
《漢語大詞典》:海洋岛
地质构造同大陆没有直接联系的海洋中的岛屿。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
《漢語大詞典》:海洋监视卫星
用于监视海洋上舰船和潜艇活动与侦察舰艇上无线通信及雷达信号的卫星。一般由多颗卫星组成监视网。能有效地探测和鉴别海上舰船和潜艇,并准确地确定它们的位置、航向和航速,所得信息经处理后传输给地面站,再由地面站转发给有关军事部门使用。
《國語辭典》:海洋生物  拼音:hǎi yáng shēng wù
泛称生活在海中的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