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泥靡(?-前53年),是乌孙的昆弥,号狂王。军须靡死的时候,因为儿子泥靡尚小,传位给堂弟翁归靡,泥靡长大后,翁归靡再让位给泥靡。神爵二年(前60年),翁归靡通过长罗侯光禄大夫常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汉宣帝以楚公主刘解忧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派常惠送少主刘相夫至敦煌。这时,翁归靡死,乌孙贵族立军须靡子泥靡为昆弥。汉宣帝听从萧望之的建议,把少主接了回来。泥靡再娶楚公主刘解忧,生一子:鸱靡。泥靡狂暴,和刘解忧关系很差。刘解忧和汉朝使者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定计谋杀泥靡。酒宴上,砍伤泥靡,泥靡逃走。其子细沈瘦围攻公主,西域都护郑吉救了公主。汉朝将魏和意、任昌处死。泥靡之后被翁归靡之子乌就屠所杀。
乙旃音泥 朝代:十六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童泥。十六国时陇西人。鲜卑族。鲜卑部落首领乞伏国仁之将。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建元建义,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以音泥为左相。
贺泥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贺悦子。袭爵肥如侯。明元帝即位,置左右。与北新侯安同持节行并、定二州,劾奏并州刺史元六头罪,州郡因之肃然。后从太武帝征赫连昌,以功进爵琅邪公,参与军国事。从征柔然,逐贼不进,诈增虏级,当斩,赎为庶人。久之,复爵,为外都大官。
胡泥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历官至司卫监,封永城侯。率勒禁中,不惮豪贵,孝文帝嘉之。出为幽州刺史,迁定州刺史,以滥刑受贿,征还,令自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7—534 【介绍】: 北魏神武尖山人,鲜卑族,字阿泥。贺拔胜兄。便弓马,有胆略,初从尔朱荣。长广王时封燕郡公,兼侍中。早与高欢相结,参定大策。后废帝中兴初,领尚书令。高欢入洛,进爵为王,转太尉,加侍中。孝武帝忌高欢,与允弟胜、岳相来往,为高欢忌杀。
达漫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泥撅处罗可汗。隋时西突厥首领。泥利可汗子。居乌孙故地。因抚绥无方,属国多叛。炀帝大业元年,为铁勒所败,俄遣使入隋称臣。六年,拒朝悖逆,炀帝潜命其酋长射匮兴兵偷袭之,遭惨败后,弃妻抛子,将左右数千骑东走高昌,寻入朝请罪。从炀帝东征高丽,以功授曷萨那可汗,赏赐甚厚。大业十年正月,尚信义公主。后于京师死于叛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3—631 【介绍】: 唐初突厥首领,名什钵苾。始毕可汗嫡子,颉利可汗侄。隋炀帝大业中,受父命领东牙之兵,号泥步设,隋妻以淮南公主。颉利可汗嗣位,以其为突利可汗。唐高祖武德中,与太宗结为兄弟,与盟而去。太宗贞观三年,突利为颉利所攻,遂率部归唐。四年,授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都督顺、祐等州。次年征入朝,道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9—1211 【介绍】: 宋道士。惠州博罗人,字南木,号翠虚。相传得太乙金丹诀,以捻土噀水为人治病,人称“陈泥丸”。或云尝提举道录院。后归罗浮山,相传能驱狐鞭龙,浮笠济湍,显示诸种神异。有《翠虚妙悟集》。
全宋诗
陈楠(?~一二一三),字南木,号翠虚,惠州博罗(今属广东)人。初以盘栊箍桶为业。后从薛道光受金丹之道,尝以泥丸治病,人称陈泥丸。徽宗政和间,擢提举道录院事。入罗浮山,以丹法授白玉蟾。宁宗嘉定六年入水而逝。有《翠虚篇》一卷传世。事见《静馀玄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 陈楠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太玄部《翠虚篇》为底本。参校《道藏精华录》第八集所收清董德宁辑本(简称《精华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粤诗·卷二六
陈楠(? — 一二一三),一名朴,字南木,号翠虚,博罗人。初以盘栊箍桶为业,后从薛道光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又遇黎姥山神人得景霄大雷琅书。尝以泥丸治病,人称陈泥丸。宋徽宗政和间,擢提举道录院事。后归罗浮山,以道法行于世。授丹法于白玉蟾。宋宁宗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赴潭州鹤会罢,在漳州梁山与一箍桶老儿犄角,入水而逝。有《翠虚篇》一卷传世。事见《静馀玄问》,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明黄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六四有传。
全宋文·卷六○六一
陈楠,字南木,号翠虚子,家世为琼州(治今海南海口)人,一说惠州博罗(今广东博罗)人。幼年师事毗陵禅师薛道光,受太乙火符之法。丹道既成,复归桑梓,以箍桶为业,混迹民间。常撮土为丸,为人治病,故世称「陈泥丸」。后隐于罗浮山。嘉定初游黎母山,遇道人传以太乙雷法,楠以授之白玉蟾,遂行于世。著有《翠虚篇》一卷(存)。道教奉为南宗第四祖。见白玉蟾《翠虚真人得法记》(正统道藏《道法会元》卷一○八),又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光震(?—1646年),字肩吾,号岂泥,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刘光震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大理寺观政,五年改任福建漳州府教授,六年升国子监助教,七年升南京仪制主事,九年升郎中,十年革职。崇祯十二年(1639年),刘光震补任广东雷州府知府,在当地开凿河渠灌溉农田,又守城抵禦流寇;改任山东兖州府知府,任内去除繁重冗馀的税收,恢复孟氏农田,不迎合宦官。后来升任云南洱海副使。隆武时,擢太常少卿,因母亲年老辞官。福京失守,涕泣而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赵石(一八七四—一九三三),字石农,号古泥,别署泥道人,常熟人。著名篆刻家,深受吴昌硕器重,兼擅书法,又能诗、画。有《泥道人诗草》及《拜缶庐印存》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鸿,字子云,号军持,别署雪泥斋、樗斋、履错堂、小员峤室。1967年6月生,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华东工学院机械制造系。曾从事机械工程师、企业管理咨询师、职业经理人等工作。 中学开始自学诗词创作。出版有《雪泥词》(澳门学人)、《履错集》(黄山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