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道度
图法
官纪
周索
期度
往轨
玉度
纲宪
捡押
轨宪
捡括
彟矩
纲网
度揆
刑范
《漢語大詞典》:道度
(1).经过。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秦始皇 ﹞东游之 会稽 ,道度 牛渚 ,奏 东安 。 东安 今 富春 、 丹阳 、 溧阳 、 鄣故 、 餘杭軻亭 南,东奏 槿头 ,道度 诸暨 大越 。”
(2).规律;规矩。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举足则蹈道度,抗手则奉绳墨。”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缩,推兴亡之道度者,术人也。赴白刃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
(3).指法度。 唐 张说 《为留守奏庆山醴泉表》:“《潜潭巴》曰:‘君臣和德,道度协中,则醴泉出。’”
《漢語大詞典》:图法(圖法)
(1).图录和法典。吕氏春秋·先识:“ 夏 太史令 终古 ,出其图法,执而泣之。” 章炳麟 《秦政记》:“要以著之图法者,庆赏不遗匹夫,诛罚不避肺府,斯为直耳。”
(2).犹法度。 宋 曾巩 《母薛氏追封汉国太夫人制》:“言为壼彝,动应图法,能教其子。”
分類:法度法典
《國語辭典》:官纪(官紀)  拼音:guān jì
官吏的纪律。《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神龙中,官纪荡然,有司大集选者,既无阙员,则置员外官二千人。」也称为「官方」。
分類:任官法度
《漢語大詞典》:周索
(1). 周 代的法度。左传·定公四年:“ 聃季 授土, 陶叔 授民……皆啟以 商 政,疆以 周 索。” 杜预 注:“疆理土地以 周 法。索,法也。”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第一道》:“若驱彼齐人,强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无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
(2).泛指 中国 的法度。 清 赵翼 《于阗玉歌》:“岂知今日入版图, 周 索新恢过 身毒 。”
分類:中国法度
《漢語大詞典》:期度
法度;限度。《参同契》卷上:“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汉书·霍光传:“ 显 及诸女,昼夜出入 长信宫 殿中,亡期度。”宋书·谢灵运传:“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復期度。”
预计期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一:“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
《漢語大詞典》:往轨(往軌)
喻指往古的法度。 汉 刘向 《九叹·思古》:“还余车於南 郢 兮,復往轨於初古。”
分類:往古法度
《漢語大詞典》:玉度
(1).典则;法度。 明 袁帙 《别知》诗:“敦人纲以周慎兮,秉玉度其温如。”
(2).娴雅优美的仪态、风度。《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诞发兰仪,光启玉度。” 吕延济 注:“兰,芳草;玉,重宝,皆喻容仪淑美也。” 南朝 梁简文帝 《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副极仪天,金鏘玉度。”
《漢語大詞典》:纲宪(綱憲)
法纪;法度。旧唐书·王播传:“岁中,迁工部郎中,知臺杂,刺举纲宪,为人所称。”
分類:法纪法度
《漢語大詞典》:捡押(撿押)
(1).规矩;法度。 汉 扬雄 《〈法言〉序》:“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捡押。” 李轨 注:“捡押犹隐括也,言君子举动则当蹈规矩。”按,汉书·扬雄传下作“检押”。 汉 马融 《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州郡之士,出自贫苦,长於捡押,虽专赏罚,不敢越溢,此其所长也。”
(2).约束,监管。后汉书·五行志三“谓蝗属也” 刘昭 注引《东观书》:“ 成王 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 殷 氏六族分 伯禽 ,七族分 康叔 , 怀 姓九宗分 唐叔 ,捡押其姦宄。”按,东观汉记·杜林传作“检柙”。
《漢語大詞典》:轨宪(軌憲)
法度。晋书·孙盛传:“时 盛 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班白,而庭训愈峻。”魏书·太祖道武帝纪:“宜光崇圣烈,示轨宪於万世。”新唐书·汉王元昌传:“数触轨宪, 太宗 手詔诲督。”
分類:法度
《漢語大詞典》:捡括(撿括)
(1).法度。 汉 蔡邕 《荐边文礼》:“经典交至,捡括并合。”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驱之於直道之上,歛之乎捡括之中。”捡,一本作“ 检 ”。
(2).稽查。北史·恩幸传·仇洛齐:“人多私附,户口杂乱,不可捡括。”
(3).搜括。 明 文徵明 《题沈氏所藏石田临小米大姚江图》诗:“千里珍奇归捡括,故家旧物那容守!”捡,一本作“ 检 ”。
《漢語大詞典》:彟矩
见“彠矩”
尺度;法度。
分類:尺度法度
《漢語大詞典》:纲网(綱網)
纲维;法度。 南朝 梁 任昉 《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分類:纲维法度
《漢語大詞典》:度揆
法度。 宋 蔡襄 《亲祀南郊诗》:“乾纲不息,章明度揆。”
分類:法度
《漢語大詞典》:刑范(刑範)
(1).铸造器物的模子。刑,通“ 型 ”,模型。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 杨倞 注:“刑范,铸剑规模之器也。”
(2).法度。逸周书·酆保:“ 商 为无道,弃德刑范。” 朱右曾 校释:“刑范,皆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