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诋欺(詆欺)
毁谤丑化。汉书·王尊传:“劾奏 尊 ‘妄詆欺非谤赦前事,猥歷奏大臣,无正法,饰成小过,以涂污宰相’。”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於法,故有吹毛求疵,詆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 元 吴莱 《敖箴》:“哀今之人,欲一以敖,詆欺穷陋,矜説华好,狂歟黠歟。”
分類:毁谤丑化
《國語辭典》:欺诳(欺誑)  拼音:qī kuáng
诈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以吉凶祸福或未报应为欺诳也。」《西游记》第六回:「欺诳今遭刑宪苦,英雄气概等时休。」也作「欺哄」。
《漢語大詞典》:欺蔽
欺骗蒙蔽。汉书·晁错传:“﹝人主﹞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朝廷清明,无有欺蔽。”明史·唐枢传:“欺蔽者肆其谗,諂諛者溷其説。”
《國語辭典》:欺诬(欺誣)  拼音:qī wú
欺瞒诈骗。《荀子。性恶》:「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汉。王符《潜夫论。忠贵》:「迷罔百姓,欺诬天地。」
分類:欺罔
《骈字类编》:雪欺
唐 李绅 重别西湖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國語辭典》:诈欺(詐欺)  拼音:zhà qī
欺骗。如:「你难道不知道,乱开空头支票是一种诈欺的行为?」
《國語辭典》:欺凌  拼音:qī líng
欺压侮辱。《三国演义》第五九回:「马超倚仗武勇,常有欺凌公主之心。」也作「欺陵」。
《韵府拾遗 支韵》:有欺
陆倕石阙铭假天阙于牛头托远图于博望有欺耳目无补宪章
《國語辭典》:欺负(欺負)  拼音:qī fù
1.欺骗、背叛。《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唐。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书:「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
2.欺凌侮辱。《西游记》第三一回:「你这泼猴,其实惫懒!怎么上门子欺负人家!」《红楼梦》第五五回:「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
《漢語大詞典》:隐欺(隱欺)
隐瞒欺骗。 唐 白居易 《得乙以庶男冒婚丁女事发离之丁理馈贺衣服请以所下聘财折之不伏判》:“乙则隐欺,在法而聘财宜没;丁非罔冒,原情而馈礼可追。”
《国语辞典》:不敢欺  拼音:bù gǎn qī
不敢欺骗。《土风录。卷一一。不敢欺》:「市肆贸易动云:『不敢欺。』」
《骈字类编》:上欺
宋史蔡卞传拜尚书左丞专托绍述之说上欺天子下胁同列凡中伤善类皆密疏建白然后请帝亲札付外行之父又胡宏传奸谀敢挟绍述之义逞其私下诬君 上欺祖宗诬谤宣仁废迁隆祐
《漢語大詞典》:面欺
当面欺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 高帝 将兵四十餘万众,困於 平城 ,今 噲 奈何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面欺!”汉书·张汤传:“上以 汤 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 汤 。” 颜师古 注:“对面欺诬也。”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他怎敢面欺着当今驾,他当日为寻春色到儿家。”
分類:当面
《漢語大詞典》:欺伪
欺骗虚伪。 清 黄宗羲 《葬制或问》:“孝子之居丧,必诚必信。诚信贯于幽明,故来格来享;欺伪杂於其间,精诚隔絶。”
分類:欺骗虚伪
《骈字类编》:平欺
元 宋无 寄翰苑所知 学过三都赋,神超七步诗。阴何须大赏,鲍谢只平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