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凌 → 淩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挫折
(1).失利,失败。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东观汉记·耿弇传:“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宋 杨万里 《张魏公传》:“ 元祐 至 隆兴 初,首荐论事切直、挫折不挠者数十人。” 邹韬奋 《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2).折断,摧折,损伤。 明 康海 《香罗带·离思》套曲:“便做挫折金鍼,也解不得我愁肠千万结。”《杨家将》第三十回:“被吾打破三阵,已挫折其鋭气矣!” 茅盾 《子夜》十七:“在公债方面,他们尚未挫折锐气。”
(3).屈服。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徐大理 有功 ,每见 武后 将杀人,必据法廷争……终不挫折。”
(4).凌辱。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古者大臣……有大罪北面跪而自裁,上不使人挫折而刑之。”《西游记》第五五回:“却怎么今日把你这般挫折?”红楼梦第八十回:“ 秋菱 正因 金桂 近日每每的挫折他,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
《漢語大詞典》:侵辱
凌辱。史记·酷吏列传:“ 高后 时,酷吏独有 侯封 ,刻轢宗室,侵辱功臣。”后汉书·度尚传:“如忍以苟免,永受侵辱之耻,生为恶吏,死为敝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中夜,主人挝门甚急。意其子死,恐被侵辱,惊起,踰垣疾遁。”
分類:凌辱
《漢語大詞典》:挫辱
凌辱;受凌辱。韩非子·亡徵:“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后汉书·杜林传:“夫人情挫辱,则义节之风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德清树妖》:“ 德清 民家为祟扰,邀 宋 至其居,治不效,更为鬼挫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无已,同往哀之,恐担挫辱不浅也。” 章炳麟 《秦献记》:“ 鞅 挫辱太子,而上不肆行。”
分類:凌辱
《漢語大詞典》:裁辱
犹凌辱。宋书·袁粲传:“ 愍孙 劝 颜师伯 酒, 师伯 不饮, 愍孙 因相裁辱。”
分類:凌辱
《漢語大詞典》:凌亏(凌虧)
犹凌辱。 清 李渔 《风筝误·释疑》:“我记得初报状元的那一晚,曾做箇恶梦,梦中的人就是这副嘴脸。记在恶梦里,受伊行无限凌亏。”
分類:凌辱
《漢語大詞典》:卑侮
轻慢;凌辱。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卑侮王室,败乱法纪。”后汉书·马援传:“ 援 后虽贵,常待以旧恩而卑侮之, 勃 愈身自亲,及 援 遇谗,唯 勃 能终焉。”
分類:轻慢凌辱
《漢語大詞典》:外侮
(1).来自外国、外族的侵犯和凌辱。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宋史·孔文仲传:“ 虞 、 夏 、 商 、 周 之盛,未尝无外侮。” 郑观应 《盛世危言·通使》:“保吾民,御外侮,维和局,伸国权,使臣之所繫不綦重歟。” 吴玉章 《论辛亥革命》:“如果当时 清 政府在抵御外侮方面是坚决的,那末,拥护它的人也许要多一些。”
(2).谓对外侵犯、欺凌。汉书·五行志上:“内怠政事,外侮四邻。”
(3).来自外界的侵犯、欺凌。 晋 潘岳 《离合》诗:“嫣然以憙,焉惧外侮。”
《漢語大詞典》:殉节(殉節)
(1).为保全志节而牺牲生命。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
(2).指女子因抗拒凌辱或屈从封建礼教而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六女:“ 南海县 樵夫 陈茂 ,逢虎毙命,妻 张顺娘 觅遗骸,筑坟,殉节。”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
《漢語大詞典》:欺凌
欺压凌辱。 唐 孙鲂 《柳》诗:“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宋 林逋 《百舌》诗:“欺凌红杏从头宿,讽刺黄鸝趁背飞。”红楼梦第一○二回:“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
《漢語大詞典》:辱国(辱國)
受凌辱的国家。荀子·富国:“其於礼义节奏也,芒軔僈楛,是辱国已。”
分類:凌辱国家
《漢語大詞典》:凌辱(淩辱)
欺侮,侮辱。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纵有被凌辱殴打者,亦以 元稹 为戒,但吞声而已。” 宋 苏辙 《论禁宫酒札子》:“小人无知,以捕酒为名,恣行凌辱,何所不至。”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禁子牢头都得了 赵上舍 银子,将 玉姐 百般凌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后来果然被恶人钉死十字架上,流其宝血,受尽千般凌辱,万种凄凉。” 柯岩 《她爱祖国的明天·风雨征途》:“其实,公安局当时还不如收下她呢。收下她至少少受些现在最好不再提及的各种凌辱。”
淩辱:侵犯,欺侮。 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既傲很以无礼,好凌辱乎胜己者,悍人也。”
《漢語大詞典》:溺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骑士曰:‘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后遂以“溺冠”为凌辱儒生的典故。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上》:“彼其傲慢凌侮,每每如是,人皆知之矣。溺冠骑项,靡所不至。” 清 唐孙华 《记里中事》诗之二:“书牘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
分類:凌辱儒生
《漢語大詞典》:凌物(淩物)
谓傲视、凌辱他人。 宋 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柳开 少好任气,大言凌物。”
《漢語大詞典》:凌贱(凌賤)
凌辱糟蹋。《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娶令妹来,专为要照管这几个儿女,岂是没人打駡,娶来凌贱不成!”《天雨花》第四回:“今宵把我凌贱了,留此残生不是人。”
分類:凌辱糟蹋
《漢語大詞典》:嚣凌(囂凌)
亦作“ 嚣陵 ”。
(1).嚣张凌辱;嚣张气盛。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太真绝裾》:“便戮力王朝,怎许把督帅嚣凌。” 清 林则徐 《批余保纯等呈洋商劝外商节略并义律说帖禀》:“乃全然抹煞正意,专闢旁门,喧夺嚣陵,尚得谓其遵奉告示乎?”
(2).喧嚷争竞。 清 方文 《卜居枞川》诗:“城中嚣陵不可往,江上鄙僿聊以居。” 清 赵执信 《海鸥小谱·柳梢青序》:“ 真珠 貌及中人,齿亦不卑,然恬雅无嚣陵习,故人多称之。”
(3).浮华不实。 明 陈子龙 《欣睹旌直之典疏》:“末世嚣凌,人多情伪。”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二:“如果南亩西畴,人无餘力,于耜举趾,日无暇时,则心志自多淳朴,风俗自鲜嚣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