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词汇
朴略
朴鄙
质野
《漢語大詞典》:朴略(樸略)
质朴鄙野。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 前蜀 贯休 《经旷禅师院》诗:“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建都:“ 秦 汉 之时, 关中 风气会聚,田野开闢,人物殷盛; 吴 楚 方脱蛮夷之号,风气朴略。”
质朴鄙野;质朴简约。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伏羲 鳞身, 女蜗 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 张载 注:“朴,质也。略,野略也。”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质而不华,则朴略而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 党进 ﹞忽仰面瞻圣容,厉声曰:‘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
《國語辭典》:朴鄙(樸鄙)  拼音:pú bǐ
朴质鄙陋。《庄子。渔父》:「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宋。欧阳修〈谢知制诰表〉:「志欲去于雕华,文反成于朴鄙。」也作「朴野」。
《漢語大詞典》:质野(質野)
语本《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后用“质野”形容质朴鄙俗。晋书·纪瞻传:“故忠弊质野,敬失多仪。”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江外土人,质野不驯,见人輒避。” 姚华 《论文后编》:“质野之作,典籍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