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捣包(捣包)  拼音:dǎo bāo
营私舞弊。《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千捣包,万捣包,骂个不住。」
分类:营私舞弊
《国语辞典》:捣倒小厮(捣倒小厮)  拼音:dǎo dǎo xiǎo sī
捣倒,倒立走路。捣倒小厮指表演杂耍的人。《金瓶梅》第一九回:「今日夏大人费心,庄子上叫了四个唱的,四个捣倒小厮。」
《国语辞典》:捣枕搥床(捣枕搥床)  拼音: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形容烦躁、无奈、愤懑或悲痛的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睡不著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搥床。」也作「倒枕搥床」。
《国语辞典》:调皮捣蛋(调皮捣蛋)  拼音:tiáo pí dǎo dàn
顽皮淘气,喜欢胡闹。如:「这个小男孩一向调皮捣蛋,只有父亲在身旁的时候才会守规矩。」
《国语辞典》:捶床捣枕(捶床捣枕)  拼音:chuí chuáng dǎo zhěn
形容烦躁愤懑,难以入睡。也作「捶床拍枕」。
《漢語大詞典》:估捣(估搗)
计议;拨弄。 康濯 《东方红》第十四章:“他们三个人并且还显得有点紧张地小声说了一阵话,不知是估捣的什么机密事儿。”
分類:计议拨弄
《漢語大詞典》:焚巢捣穴(焚巢搗穴)
见“ 焚巢盪穴 ”。
《漢語大詞典》:焚巢荡穴(焚巢盪穴)
比喻彻底摧毁。 明 唐顺之 《牌》:“各处劲兵前来,焚巢盪穴,不留一人,乃已。”亦作“ 焚巢捣穴 ”。 清 李渔 《比目鱼·办贼》:“用了第二计,可以焚巢捣穴,削草除根,不留一个餘贼。”
分類:彻底摧毁
《漢語大詞典》:急杵捣心(急杵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清 钱谦益 《答王于一秀才论文》:“见 徐巨源 与 陈伯璣 书,论僕晚年之文字,顓好駡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
《國語辭典》:鼓捣(鼓搗)  拼音:gǔ dao
拨弄、摆布。《红楼梦》第六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
《國語辭典》:朝天捣乱(朝天搗亂)  拼音:cháo tiān dǎo luàn
恣意胡闹。《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唐二乱子到省不久,并不晓得那个差使好,那个差使不好。人家见他朝天捣乱,也没有人肯拿真话告诉他。」
分類:瞎闹
《國語辭典》:白兔捣药(白兔擣藥)  拼音:bái tù dǎo yào
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晋。傅玄 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唐。李白〈把酒问月〉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分類:白兔仙药
《漢語大詞典》:捣把(搗把)
倒把。谓利用物价涨落买入卖出,牟取暴利。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四:“‘那是有人在那里捣把之故’, 赵委员 俨然正容说。”
《國語辭典》:捣叉子(搗叉子)  拼音:dǎo chā zi
叉子,意同岔子。捣叉子指挑衅惹事。《西游记》第三六回:「这大圣正在前边发狠,捣叉子乱说。」
分類:找岔子
《漢語大詞典》:捣锉(搗銼,擣剉)
谓铡碎捣烂。 宋 周密齐东野语·绢纸:“ 蔡伦 以布擣剉作纸,故字从巾。”
《國語辭典》:捣大(搗大)  拼音:dǎo dà
誇口,说大话。《斩鬼传》第二回:「原来此人好捣大,今日要来捣骗只些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