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所知  拼音:suǒ zhī
1.知道的事理。《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2.相知的人。《仪礼。既夕礼》:「兄弟赗奠可也,所知则赗而不奠。」
《漢語大詞典》:所知障
佛教语。又称智障。谓以法执为主的烦恼障碍。为二障(另一为烦恼障)之一。成唯识论卷九:“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参见“ 法执 ”。
《國語辭典》:法执(法執)  拼音:fǎ zhí
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颂品第十之二》:「悟心无境界,则离于法执。」也称为「法我执」。
《國語辭典》:一无所知(一無所知)  拼音:yī wú suǒ zhī
什么也不知道。《红楼梦》第六回:「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
《国语辞典》:毫无所知(毫无所知)  拼音:háo wú suǒ zhī
一点也不知道。如:「我对这件事的经过毫无所知。」
分类: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茫无所知(茫無所知)
一点也不知道。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冰心 《〈1959-1961儿童文学选〉序》:“他们的绝大多数是解放后诞生的,对于解放前劳动人民所受的剥削压迫……或者是印象极浅,或者是茫无所知。”
分類: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