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覆润(覆潤)
(1).覆庇滋润。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岂如道树,覆润弘浹,靡密垂光,芬芳委叠,时动百华,乍开千叶。”
(2).喻指恩泽。 南朝 梁 沈约 《贺齐明帝登祚章》:“况臣早蒙覆润,夙荷恩灵。”
《漢語大詞典》:宸曜
喻指帝王的恩泽。 北周 王褒 《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若乃仰叶宸曜,上属台阶,赐之以葬器,明之以车服,除名盛业,太傅 燕国公 其有焉。”
分類:帝王恩泽
《漢語大詞典》:荡汰(蕩汰)
(1).冲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夏若仰垄,匪直盪汰不生,兼与草薉俱出。”
(2).喻蒙受(恩泽)。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即日被曹宣命,元统内外五刑以下,浩泽盪汰,臣亦预焉。”
涤除。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陶冶庶类,匠成翘秀;荡汰积埃,革邪反正。”
《国语辞典》:馀膏剩馥(馀膏剩馥)  拼音:yú gāo shèng fù
比喻祖先遗留下来的恩泽。《宣和画谱。卷七。人物三。宋。李景道》:「景道喜丹青,而无贵公子气,盖亦馀膏剩馥所沾丐而然。」也作「残膏剩馥」。
《國語辭典》:春雨  拼音:chūn yǔ
春日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宋。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國語辭典》:云雨(雲雨)  拼音:yún yǔ
1.比喻恩泽。《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
2.比喻男女欢合。《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向前将月仙搂抱在仓中,逼著定要云雨。」《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也作「巫山」。
《國語辭典》:承恩  拼音:chéng ēn
1.承受君主的恩德。唐。杜甫〈丹青引〉:「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西游记》第一○回:「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
2.泛指承受长辈、长官的恩德。如:「子女承恩,何以报亲?」
《國語辭典》:恩波  拼音:ēn bō
恩泽。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束帛仍赐衣,恩波涨沧流。」
分類:帝王恩泽
《國語辭典》:下流  拼音:xià liú
1.下游。《陈书。卷八。周文育传》:「芊韶上流则欧阳頠、萧勃,下流则傅泰、余孝顷,文育据其中间,筑城飨士,贼徒大骇。」
2.向下流注。《书经。禹贡》「冀州既载」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当从下为始。」
3.上位者的恩泽扩及百姓。《淮南子。主术》:「君德不下流于民,而欲用之,如鞭蹄马矣。」《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此二臣者,皆极虑尽忠,闵主泽不下流而万民骚动。」
4.品格污下。《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出门三十多年,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红楼梦》第二○回:「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
5.卑微的地位。汉。王充《论衡。逢遇》:「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汉。蔡邕 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國語辭典》:仁风(仁風)  拼音:rén fēng
比喻德惠。因德惠普施有如风吹万物。《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袁宏传》:「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晋统天,仁风遐扬。」
《漢語大詞典》:误恩(誤恩)
谓误施恩泽。多用作谦词。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然则推至公之谊,宜始於臣。惟特寝於误恩,可曲全於拙分。” 宋 王安石 《辞仆射表》:“伏望圣慈,俯照愚款,断从公论,追寝误恩。”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又别赐钱五十万以遗其祖母。翼日,对宰相言及之,且曰:‘已与五十緡矣。’ 吕蒙正 曰:‘前所赐盖五百緡。’帝曰:‘此误也,然不可追。’…… 虚己 亦纯孝篤谨,家极贫。虽一时误恩,人以为殆天赐也。”
《國語辭典》:湛露  拼音:zhàn lù
1.浓重的露水。《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文选。潘岳。藉田赋》:「若湛露之晞朝阳,似众星之拱北辰。」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湛露,天子燕诸侯也。」首章二句为:「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3.比喻君恩深厚。《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明。梅鼎祚《玉合记》第四○出:「光天所覆,咸沾湛露之仁。」
《漢語大詞典》:宠渥(寵渥)
皇帝的宠爱与恩泽。《周书·儒林传·沈重》:“祗承宠渥,不忘恋本,深足嘉尚。” 唐 刘禹锡 《谢男师损等官表》:“宠渥非常,授任不次。” 明 姚牧良 《精忠记·辞母》:“沐天恩,承宠渥,食天禄,万载名标。”
《國語辭典》:沾濡  拼音:zhān rú
滋润浸湿。比喻恩泽普及。《文选。扬雄。长杨赋》:「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也作「沾濡」。
《漢語大詞典》:圣泽(聖澤)
帝王的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 南朝 梁 沈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徒欲尽能竭虑,知无不为,下被民和,上宣圣泽,而自以力弱途远,终惭短効。”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宋 朱熹 《白鹿洞赋》:“德隆业茂,圣泽流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若非圣泽深无限,鸿雁那从北地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宜风气蒸蒸日上也。”
分類:帝王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