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往行
(1).指先贤的德行。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孔颖达 疏:“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积己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
(2).过去的行为。晏子春秋·问下二六:“事亲孝,无悔往行。”
《漢語大詞典》:前言往行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斯乃前言往行,足以垂法将来者也。” 宋 陆友仁 研北杂志卷四:“余生好游,足跡所至,喜从长老问前言往行,必谨识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
《漢語大詞典》:酹酒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正月孟春:“元日至月晦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酹酒之制,应昉自古祼礼。周礼·大行人:享上公再祼而酢,侯伯壹祼而酢,子男壹祼不酢。古凡享大宾,皆先摄瓚,酌鬱鬯之酒,灌地而后送爵,故今饮席效之。”
《國語辭典》:駪駪  拼音:shēn shēn
众多而疾行的样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漢語大詞典》:查关(查關)
海关人员检查过往行人和货物。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第二天午后,茶房匆匆跑来了,在房外用手招我说:‘查关!开箱子去。’……他一动手,我立刻觉得 香港 和 广州 的查关的不同。”
《國語辭典》:商亭  拼音:shāng tíng
大陆地区指出售商品的小亭子。如:「这座商亭古意盎然,吸引许多游客驻足拍照。」
《國語辭典》:来踪去迹(來蹤去跡)  拼音:lái zōng qù jī
1.人来去所留下的踪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幸得女子来踪去迹,甚是秘密。又且身子轻捷,朝隐而入,暮隐而出。」《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文武卫门都瞧了,来踪去迹也看了,尸也验了。」也作「来踪去影」。
2.事情的前因后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见说了来踪去迹,方知一向与他同住的,乃是兴娘之魂。」也作「来龙去脉」。
《漢語大詞典》:交通哨
指挥交通的哨所,多设在交通要道,负责检查过往行人和车辆。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车到交通哨前,哨兵敏捷地扬着白旗,车飞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