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弹坐(彈坐)
弹劾并坐之以罪。北史·韩显宗传:“今州郡贡察,徒有秀、孝之名而无秀、孝之实,而朝廷但检其门望,不復弹坐。”
分類:弹劾并坐
《漢語大詞典》:告劾
(1).揭发罪状;弹劾过失。史记·酷吏列传:“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擅罪人,无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
(2).指被人告发弹劾。汉书·昭帝纪:“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辽东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告者,为人所告也;劾者,为人所劾也。”
《漢語大詞典》:纠案(糾案)
亦作“ 纠按 ”。 弹劾审察。后汉书·侯霸传:“﹝ 侯霸 ﹞再迁为执法刺姦,纠案埶位者,无所疑惮。”后汉书·蔡茂传:“时 阴氏 宾客在郡界多犯吏禁, 茂 輒纠案,无所迴避。”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
分類:弹劾审察
《漢語大詞典》:严参(嚴參)
严厉弹劾。《清会典事例·刑部·盗贼捕限二》:“掯不发解者,该督抚立即严参。” 三馀书社主人 《保路运动·四川血》:“倘地方官有隐匿不报者,一经查出发觉,立予严参不贷。”
分類:严厉弹劾
《漢語大詞典》:参罚(參罰)
见“ 参伐 ”。
弹劾处罚。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抚字枉心劳,催科计未高。自来书下考,参罚岂能逃。”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今日急务,当以收拾人心为本。欲收拾人心,当先宽有司之参罚。”
分類:弹劾处罚
《漢語大詞典》:参伐(參伐)
亦作“ 参罚 ”。 参、伐皆星名。伐星属于参宿。古人谓主斩伐之事。史记·秦始皇本纪:“盖得圣人之威, 河 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 政 驱除,距之称 始皇 。” 张守节 正义:“狼、狐主弓矢星。《天官书》云,参、伐主斩艾事。”汉书·天文志:“《太初》在参罚。”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天帝布治房、心,决政参、伐。”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狼、弧动箭鏃,参、伐扬旂麾。”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无锡光复志·檄南京文》:“凉风动而参、伐明,正大树开花之候。”
分類:星名参宿
《漢語大詞典》:弹抨(彈抨)
弹劾、抨击。新唐书·阳峤传:“ 杨再思 素与 嶠 善,知其意不乐弹抨事。”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叶李纪梦诗》:“谓予夙是 文昌 相,漏泄轻举遭弹抨。”
分類:弹劾抨击
《漢語大詞典》:检劾(檢劾)
检举弹劾。新唐书·刘晏传:“﹝ 刘晏 ﹞尝言:‘士有爵禄,则名重於利;吏无荣进,则利重於名。’故检劾出纳,一委士人,吏惟奉行文书而已。”
分類:检举弹劾
《漢語大詞典》:文劾
根据律令弹劾。管子·君臣:“文劾不以私论,而以事为正。” 尹知章 注:“文劾,据文而举劾。”
分類:律令弹劾
《漢語大詞典》:收劾
拘捕弹劾。南史·陆杲传:“时 山阴 令 虞肩 在任赃污数百万, 杲 奏收劾之。”
分類:拘捕弹劾
《漢語大詞典》:收举(收舉)
(1).收养。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俗説: 元服 父字 伯楚 ,为光禄勋,於服中生此子。时年长矣,不孝莫大於无后,故收举之。”
(2).收系弹劾。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阳球 出为 高唐 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 李贤 注:“收繫举劾之也。”后汉书·第五种传:“中常侍 单超 兄子 匡 为 济阴 太守,负埶贪放, 种 欲收举,未知所使。”
(3).荐举任用。北齐书·高季式传:“( 高永乐 )子 长命 ,本自贱出,年二十餘始被收举。”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若加礼收举,必 苏氏 之令子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
《漢語大詞典》:绳察(繩察)
弹劾督察。新唐书·韩思复传:“迁御史大夫,性恬淡,不喜为绳察。”
分類:弹劾督察
《漢語大詞典》:被参(被參)
封建时代官员受到弹劾。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又听得钦差问道:‘有位被参的 安太老爷 ,想来是在监里呢?’”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待説斟酌个可以与可以无与罢,倒像为了 淮安 被参的前情,近於‘使骄且吝’。”
《漢語大詞典》:参谪(參謫)
弹劾贬谪。镜花缘第六回:“ 百花仙子 道:‘小仙身获重谴,今被参謫,固罪所应得。’”
分類:弹劾贬谪
《漢語大詞典》:参驳(參駁)
(1).杂乱不一。宋书·傅隆传:“国典未一於四海,家法参驳於縉绅。”
(2).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科道争为主考:“一应科场之事,在外听御史纠劾,在内听礼部礼科参驳,毋得阿狥,著为定例。”明史·张慎言传:“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
《漢語大詞典》:参办(參辦)
弹劾惩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臬台﹞当堂画了供,便收了府监。抚台一面拜折参办。”
分類:弹劾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