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钩车(鉤車)
亦作“钩车”。
(1).古 夏后氏 祀天时所乘之车。车前栏弯曲如钩,故称。礼记·明堂位:“鉤车, 夏后氏 之路也。” 郑玄 注:“鉤,有曲舆者也。” 孔颖达 疏:“鉤,曲也。舆则车牀。曲舆,谓曲前阑也。”
(2).古兵车之一种。上设钩梯,用于侦察。太平御览卷三三四引司马法·天子之义:“戎车: 夏 曰钩车,先正也; 殷 曰寅车,先疾也; 周 曰元戎,先良也。”注:“钩,设准望远近,计车量地以立垒。” 汉 陈琳《武军赋》:“鉤车轇轕,九牛转牵。”南史·臧质传:“ 魏 以鉤车鉤垣楼……明日又以衝车攻城。”
《漢語大詞典》:湾澳(灣澳)
弯曲的水边。
分類:弯曲水边
《漢語大詞典》:船首
船的两侧向内弯曲到船头处为止的部位。例如:船首灯。
《漢語大詞典》:辚輑(轔輑)
亦作“ 轔囷 ”。亦作“ 轔菌 ”。 弯曲下垂貌。文选·张衡〈西京赋〉:“白象行孕,垂鼻轔輑。” 刘良 注:“轔輑,象鼻下垂貌。”輑,一本作“ 囷 ”。 唐 白居易 《三谣·蟠木谣》:“蟠木蟠木,有似我身:不中乎器,无用於人。下拥肿而上轔菌,桷不桷兮轮不轮。”
分類:弯曲下垂
《国语辞典》:隆鼻  拼音:lóng bí
1.高鼻。《淮南子。地形》:「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也称为「隆准」。
2.一种将鼻梁增高,以改善先天或后天所引起的鼻梁扁平或弯曲现象的外科手术。
《漢語大詞典》:偃折
弯曲下垂。 清 顾炎武 《宋六陵》诗:“偃折冬青枝,哀哀叫杜宇。”
分類:弯曲下垂
《漢語大詞典》:樛葛
(1).弯曲的树枝和葛藤。 南朝 宋 谢灵运 《悲哉行》:“松蔦欢蔓延,樛葛欣虆縈。”
(2).纠缠,盘结。 王闿运 《嘲哈蜜瓜赋》:“藤蔓牵引,鉤带樛葛。”
(3).引申为缠夹不清。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四·宋志叙首误:“宋书志叙首,文多樛葛。如史记《货殖传》, 班 氏因之;史记《河渠书》, 班 改名《沟洫志》。此何乃言 班 氏易《货殖》《平準》之称,革《河渠》《沟洫》之名乎?”
《國語辭典》:臂弯(臂彎)  拼音:bì wān
臂膀弯折处。如:「能安稳的睡在父母臂弯里,是一件幸福的事。」
《國語辭典》:庑殿(廡殿)  拼音:wǔ diàn
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沿中轴形成前后左右四面斜坡,为屋顶建筑式样中的最高等级,仅宫殿及寺庙得以使用。
《漢語大詞典》:长蛇阵(長蛇陣)
布军的阵势延伸弯曲如蛇,故名。《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当中还有什么长蛇阵变螺螄阵,螺螄阵变八卦阵。” 杨至成 《艰苦转战》:“同志们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好像一个长蛇阵。”
《漢語大詞典》:河澳
河边弯曲的地面。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二 别 阻 汉 坻,双 崤 望 河 澳。”
《漢語大詞典》:钩楯(鉤楯)
(1).即钩盾。后汉书·桓帝纪:“闰月甲午, 南宫 长秋 和欢殿 后鉤楯、掖庭、朔平署火。”参见“ 鉤盾 ”。
(2).弯曲如钩的栏杆。 唐 黄滔 《馆娃宫赋》:“基扃鬱律,鉤楯参差。”
分類:弯曲栏杆
《漢語大詞典》:钩盾(鉤盾)
亦作“钩盾”。 古代职官和官署名。 汉 少府属官有钩盾令,职掌园苑游观之事, 晋 亦有之; 隋 唐 曰钩盾署,属司农寺,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以供祭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中书謁者、黄门、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 颜师古 注:“鉤盾主近苑囿。”文选·张衡〈东京赋〉:“奇树珍果,鉤盾所职。” 薛综 注:“鉤盾,今官,主小苑。” 清 赵翼 《米贵》诗:“祗应钩盾田犹旷,可惜高空种不成。”
《漢語大詞典》:曲枉
弯曲不直。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夫幅者所以正曲枉也,不可不彊。”
分類:弯曲不直
《漢語大詞典》:背偻(背僂)
背部弯曲;驼背。孔丛子·居卫:“ 禹汤 文 武 及 周公 ,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视,或秃骭背僂亦圣。”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武王 望阳, 周公 背僂。”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论衡言 周公 背僂,即今之背弯也。”
《漢語大詞典》:枉径(枉徑)
弯曲的小路。后汉书·崔駰传:“先人有则而我弗亏,行有枉径而我弗随。” 李贤 注:“枉,曲也;径,道也。”
分類:弯曲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