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执结
折对
对证
追证
招证
对茬儿
《國語辭典》:执结(執結)  拼音:zhí jié
具结,开立的负责文字。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若共胡敬德草草的鞭斗枪,分明立了执结并文状。」《西游记》第七四回:「拿住一个,问他个详细,教他写个执结,开个花名。」
《國語辭典》:折对(折對)  拼音:zhé duì
对质、辩白。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寻得这卖药的人来,和小人折对,死也无词。」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三折:「尊神,你使些神通,拿将他来折对咱。」也作「质对」。
分類:对质对证
《國語辭典》:对證(對證)  拼音:duì zhèng
1.为證明事实而互相比对言词。《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恐打死,无可对證,令狱卒揪去静处,权且将息。」《红楼梦》第八一回:「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證。」
2.證据。《红楼梦》第六九回:「如此没有对證,只好由他去混说。」
《漢語大詞典》:追证(追證)
(1).审讯对证。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今后两学士人,因事到官,合行理对;或因干连,合行追证。”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因极言检覈、决狱……追证十弊,从之。”
(2).回忆证实。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十年不近海,追证于童年之乐,以为如今又是晨夕与海相处,我的思想,至少是活泼飞扬的。”
《漢語大詞典》:招证(招證)
招供对证。《元典章·刑部四·戏杀》:“为争私和物折钞店舍,事发到官,捕到一干人,招证完备。”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 铁旛竿 白正 ,你今对吾神招证明白。”
分類:招供对证
《漢語大詞典》:对茬儿
〈方〉吻合;相符:这事情很不~,应该对证一下ㄧ他们两人说的话根本对不上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