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禽滑釐  拼音:qín gǔ lí
人名。(西元前470~前400)战国魏人,墨子弟子。尝问小国所以禦强敌大之道于墨子,曾率墨者三百人,助宋守城,以禦楚侵。
《国语辞典》:太子党(太子党)  拼音:tài zǐ dǎng
指大陆地区政府中最高领导阶层子弟。
《國語辭典》:公子哥儿(公子哥兒)  拼音:gōng zǐ gē ér
不知人情世故的富贵人家子弟。《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及至来到那悦来老店访著了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一个是江宁候补知县,名字叫做沙得龙,是位公子哥儿,大家替他起了个号,叫做傻瓜。」
《漢語大詞典》:公族大夫
掌管公族及卿大夫子弟的官职。左传·昭公五年:“ 韩襄 为公族大夫, 韩须 受命而使矣。”国语·晋语七:“ 欒伯 请公族大夫。” 韦昭 注:“公族大夫,掌公族与卿之子弟。” 汉 刘向 列女传·晋赵衰妻:“及 盾 为正卿,思 赵姬 之让恩,请以 姬 之中子 屏括 为公族大夫。”
《漢語大詞典》:膏腴子弟
富贵人家的子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於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卖糖小孩在我面前的地位,正如我在膏腴子弟面前的地位一样。”
《漢語大詞典》:膏粱纨裤(膏粱紈袴)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怀帝:“ 晋 武分诸王使典兵, 晋 不竞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 清 钮琇 觚賸·汉东君:“今三 吴 之间,簪缨云集,膏粱紈袴,形同木偶。”红楼梦第五六回:“真真膏粱紈袴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國語辭典》:膏粱子弟  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
富贵人家的子弟,只知饱食,不理世务。《三国演义》第九二回:「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也作「膏粱之子」。
《國語辭典》:方便主子  拼音:fāng biàn zhǔ zi
花花公子。《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这是武城县有名的方便主子,那还有第二家不成?」
《漢語大詞典》:谎乔厮(謊喬廝)
骗子;浮浪子弟。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他两个是 汴梁城 里谎乔廝。”
《漢語大詞典》:谎厮(謊廝)
见“ 谎廝 ”。
骗子;浮浪子弟。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有那等谎廝上门来。” 元 商衟 《一枝花·远寄》套曲:“是他惯追陪济楚高人,见不得村沙谎厮。”
《漢語大詞典》:谎汉子(謊漢子)
骗子;浮浪子弟。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怕有那无廉耻谎汉子胡来缠。”亦省称“ 谎汉 ”、“ 谎子 ”。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有那谎汉每便道,这个是 岳孔目 的浑家,我久以后,好歹要娶了他。”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泰安 神州 谎子极多,哨子极广,怎生得一个护臂,跟随将我去方可。”《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只见一个人谎子打扮的,在街上摆来,被他劈面撞见。”
《國語辭典》:花花公子  拼音:huā huā gōng zǐ
1.行为不庄重,不务正业,只会享乐的富贵人家子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也还仗他那点书毒,才不学那吃喝嫖赌,成一个『花花公子』,所以就近于狂獧一路。」
2.英文刊名《Playboy》,是一份男性成人杂志。西元一九五三年在美国创刊。除登载女性裸体图片外,尚有介绍时装、饮食、体育、消费等文章,此外并有名人专访及时事新闻报导。
《漢語大詞典》:箕引裘随(箕引裘隨)
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升其堂,则箕引而裘随;周其廡,则壎唱而箎和;临其阶,则珠联而玉缀: 提镇公 之后嗣何多贤哉!”参见“ 箕裘 ”。
《國語辭典》:箕裘  拼音:jī qiú
箕,扬米去糠的器具或畚箕等竹器。裘,皮衣。箕裘原指由易而难、有次序的学习方式。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用来指父亲的技艺或事业。《晋书。卷八二。陈寿等传。史臣曰》:「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父亲治箕裘,学隐论。」
分類:良弓冶金
《國語辭典》:故家子弟  拼音:gù jiā zǐ dì
世代仕宦,有社会地位的子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我也是个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
《國語辭典》:官卷  拼音:guān juàn
清朝官职较高的子弟应乡试,其试卷另编官号,且另有定额录取,故称其试卷为「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