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宿垢
所积的污垢。晋书·礼志下:“ 汉 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於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
分類:污垢
《漢語大詞典》:埃垢
灰尘污垢。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莫不扫埃垢於嗜慾,扩规模於廉耻。” 清 吴振兰 《和孟东野〈审交〉》诗:“名义如日星,斯人等埃垢。”
《漢語大詞典》:秽垢(穢垢)
污浊。比喻过失、缺点。《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
《漢語大詞典》:垢敝
亦作“ 垢獘 ”。亦作“ 垢弊 ”。 又脏又破。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冠履垢獘,衣或繿缕,而或不耻焉。”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忽有一人衣服垢弊,行过于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能豪饮。 徐 见其衣服垢敝,颇偃蹇,不甚为礼。”
《漢語大詞典》:垢纷(垢紛)
犹垢氛。 唐 皇甫冉 《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诗:“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鉢去人群。”
《高级汉语词典》:痕垢
污垢
《漢語大詞典》:中垢
隐暗,污秽。《诗·大雅·桑柔》:“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毛 传:“中垢,言闇冥也。” 朱熹 集传:“中,隐暗也;垢,污秽也。”一说,蒙受耻辱。 王引之 经义述闻·诗经下:“中,得也。垢当读为詬。詬,耻辱也。不顺之人,行不顺之事以得耻辱,故曰:‘征以中垢。’”
《漢語大詞典》:解垢
诡诈之辞。庄子·胠箧:“知诈渐毒、頡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於辩矣。” 成玄英 疏:“解垢,诈伪也。” 陆德明 释文:“解垢,诡曲之辞。” 章炳麟 《訄书·订文》:“然则自大上以至今日,解垢益甚,为文以益緐,亦埶自然也。”
分類:诡诈
《漢語大詞典》:垢辱
犹耻辱。 晋 夏侯湛 《抵疑》:“消磨灰烂,垢辱招秽。” 宋 叶适 《夫人徐氏墓志铭》:“为亢而昧进,再取垢辱,而以浅疑人,然后知 必明 之贤远矣。” 明 方孝孺 《南斋记》:“方其垢辱交至以危其身,欲如先生南斋之乐,岂可得乎?” 清 黄宗羲 《竽之丘公墓碑》:“公嘘枯吹生,垢辱之民,復得明目。”
分類:耻辱
《漢語大詞典》:垢累
玷污连累。 宋 苏轼 《答湖守刁景纯书》之二:“ 吴兴 自 晋 以来,贤守风流相望,而不肖独以罪去,垢累溪山。”
分類:玷污连累
《漢語大詞典》:汗垢
混和污垢的汗。 汉 王褒 《责髯奴文》:“汗垢流离,污秽泥土。”
分類:混和污垢
《漢語大詞典》:垢染
犹污染。《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垢染之秽,纤瑕不巧,尘濛之小,许难沾智。”
分類:污染
《漢語大詞典》:疵垢
(1).瑕斑和污垢。亦单指污垢。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紫蟾蜍砚:“紫蟾蜍, 端溪 石也。无眼正紫色,腹有古篆‘玉溪生山房’五字,藏於 吴兴 陶定 安世 家,云是 李义山 遗砚,其腹疵垢,真数百年物也。”
(2).引申为错误,邪恶。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今兹德音,悔过之意不得不深,引咎之辞不得不尽,洗刷疵垢,宣畅鬱堙,使人人各得所欲,则何有不从者乎!”
《骈字类编》:外垢
宋 苏轼 僧惠勤初罢僧职 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
《漢語大詞典》:垢弊
见“ 垢敝 ”。
《漢語大詞典》:垢敝
亦作“ 垢獘 ”。亦作“ 垢弊 ”。 又脏又破。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冠履垢獘,衣或繿缕,而或不耻焉。”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忽有一人衣服垢弊,行过于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能豪饮。 徐 见其衣服垢敝,颇偃蹇,不甚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