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马尔他共和国(马尔他共和国)  拼音:mǎ ěr tā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Malta
国名。为地中海中的共和国,由马耳他岛、戈佐岛及科密诺岛所组成。面积三百一十六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十一万。首都为瓦勒他(Valleta),人民信奉天主教,主要语言为马尔他语及英语,另义大语亦被广泛使用。于西元一九六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独立,并订当天为国庆日。币制为Euro。简称为「马尔他」。
《国语辞典》:西西里岛(西西里岛)  拼音:xī xī lǐ dǎo
Sicily Island
岛名。位于义大利半岛西南,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二万五千平方公里,东端以墨西拿海峡与义大利半岛相望,西南与北非的突尼西亚相距约一百六十公里。岛上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埃特纳火山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地势北高南低,河川短促。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乾燥,秋冬温和多雨,降水期集中。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为主,农产有小麦、柑橘等。首府巴勒摩是最大都市和海港。
《国语辞典》:西洛可风(西洛可风)  拼音:xī luò kě fēng
起自撒哈拉沙漠,吹过南地中海或北非,凡向东吹的南风或西南风,称为「西洛可风」。这种风乾燥而燠热,多挟带沙尘,常见于七、八月。
《国语辞典》:席特拉湾(席特拉湾)  拼音:xí tè lā wān
Sidra Bay
海湾名。位于北非利比亚地中海沿岸。海岸一带接近沙漠,可见涸谷及绿洲。附近有油田开发,马尔撒、斯尔特为输出港。盛产海绵。
《国语辞典》:贝鲁特(贝鲁特)  拼音:bèi lǔ tè
Beirut
城市名。黎巴嫩首都,西濒地中海,东倚黎巴嫩山。商业兴盛,有公路通往巴格达及大马士革,为地中海东岸最繁荣的商港。又为欧、亚国际航空路线所经,成为观光胜地。但近年因境内基督教徒与回教徒相持不下,彼此攻杀,使得市区饱受战火摧残。
《国语辞典》:土伦(土伦)  拼音:tǔ lún
Toulon
港口名。在法国东南部。濒地中海,是法国重要的海军根据地。该地气候属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暖,是有名的避寒胜地。
《国语辞典》:爱琴海(爱琴海)  拼音:ài qín hǎi
Aegean Sea
海洋名。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希腊半岛与小亚细亚之间。长六百一十公里,宽三百公里,面积二十一万四千平方公里。其间大小岛屿星罗棋布,为克里特和希腊早期文明的摇篮。也称为「多岛海」。
《国语辞典》:菊苣  拼音:jú jù
植物名。菊科菊苣属。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一公尺,具乳汁。叶生茸毛,叶缘有不规则的细齿状缺刻,嫩叶可以食用。春夏间开花,头状花序呈穗状排列,具同形之舌状小花,淡蓝色。也称为「苦苣」。
《国语辞典》:巴力斯坦  拼音:bā lì sī tǎn
Palestine
地名。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参见「巴勒斯坦」条。
《国语辞典》:厄尔巴岛(厄尔巴岛)  拼音:è ěr bā dǎo
Elba Isand
岛名。位于地中海北部,介于义大利半岛与科西嘉岛之间,属于义大利,法国拿破崙一世曾被流放于此。
《国语辞典》:马尔他(马尔他)  拼音:mǎ ěr tā
Malta
国名。为地中海中的共和国。参见「马尔他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科西嘉  拼音:kē xī jiā
Corsica
岛名。位于地中海西部,面积三千三百五十二平方公里,为地中海第四大岛。属法国领土。岛上多山,经济以农业及畜牧业为主。拿破崙一世出生于此岛。
《國語辭典》:巴勒斯坦  拼音:bā lè sī tǎn
Palestine
地名。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邻近有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国,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人口以阿拉伯人、犹太人为主,气候属地中海型,出产铜、铁、石油、钾盐等矿藏。西元一九四七年联合国决议巴勒斯坦分别建立犹太国家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宣布独立,邻近阿拉伯人发动战事,欲摧毁刚成立的以色列,本是战祸连绵,纷乱不息,自从一九九四年五月十日以、巴双方签订巴勒斯坦局部自治协定,承认巴勒斯坦人的自治权利,此地区和平终现曙光。也译作「巴力斯坦」。
《國語辭典》:阿尔及利亚(阿爾及利亞)  拼音:ā ěr jí lì yà
Algeria
国名。位于非洲西北部。参见「阿尔及利亚人民民主共和国」条。
《漢語大詞典》:地中海气候
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月平均气温在21~27°c之间。冬季温和多雨,月平均气温在5~10°c之间。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出现在欧洲、非洲、亚洲地中海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