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4,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卑飞
自卑
喧卑
听卑
卑微
卑辞
甚卑
卑高
卑下
卑枝
卑弱
卑污
卑卑
卑近
居卑
《漢語大詞典》:卑飞(卑飛)
低飞。孙子·势“鷙鸟之疾,至於毁折者,节也” 唐 李靖 注:“鷙鸟如击,卑飞歛翼,皆言待之而后发也。”后用以比喻仕进不利,屈身微职。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宋 范仲淹 《送黄灏员外》诗:“卑飞尘土味甚薄,达宦风波忧更深。”
《國語辭典》:自卑  拼音:zì bēi
1.自行卑躬屈节。《礼记。曲礼上》:「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偻身自卑。」
2.从低处起。《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明史。卷八六。河渠志四》:「然三河之入江口,皆自卑而高,其水亦更迭盈缩。」
3.心理上自觉比不上别人,而看轻自己。如:「失败不自卑,成功不自满。」唐。杜甫〈雨〉诗:「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自治第四〉:「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复旧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势而自卑。」
《漢語大詞典》:喧卑
(1).喧闹低下。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
(2).借指人世间。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
(3).指杂乱低下的地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逢:“观 逢 恃才怠傲,耻在喧卑,而喋喋唇齿,亦犹恶醉而强酒也。”
《分类字锦》:听卑(听卑)
史记宋世家子韦曰天高听卑
分类:
《國語辭典》:卑微  拼音:bēi wéi
1.低下卑贱。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奉至尊者,然后知百里之卑微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你职位卑微,难掌大权。」
2.微弱、衰败。《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德卑微,战国既彊,卫以小弱,角独后亡。」《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是后尹氏世卿而专恣,诸侯背畔而不朝,周室卑微。」
《漢語大詞典》:卑辞(卑辭)
亦作“ 卑词 ”。 言辞谦恭。《公羊传·僖公二六年》:“乞师者何?卑辞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钦士:“不惮屈已,不耻卑辞,而以致贤为首务,得士为重寳。”旧唐书·代宗纪:“ 国清 卑辞遍拜将士,方免祸,一夕而定。”《东周列国志》第十回:“ 楚 初合诸侯,以兵临我,其锋方鋭,未可轻敌。不如卑辞以请成。”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 史济行 ﹞卑词征求我的文稿,我总给他一个置之不理。”
《韵府拾遗 支韵》:甚卑
史记晋世家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国语辞典》:卑高  拼音:bēi gāo
卑贱与高贵,用来形容极端悬殊的地位或情况。《易经。系辞上》:「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晋。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一:「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國語辭典》:卑下  拼音:bēi xià
1.低洼、低矮。《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注》:「县土卑下,泽多陂地。」
2.低贱的身分或地位。《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
3.轻视、看不起。《淮南子。人间》:「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分类字锦》:卑枝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分类:叠韵
《漢語大詞典》:卑弱
(1).卑微柔弱。《淮南子·要略训》:“ 齐桓公 之时,天子卑弱,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国。”汉书·艺文志:“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 王湜 跋《肘后备检》,立论甚通。其説云:‘…… 桓 灵 卑弱,得阳九之数九。’”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兄所喜者亦嚮日之 卓吾 耳,不知嚮日之 卓吾 甚是卑弱,若果以嚮日之 卓吾 为可喜,则必以今日之 卓吾 为可悲矣。”
(2).指格调低下纤弱。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今其赋气质卑弱,辞语儇浅,去古人远甚,殆近世村夫子所为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今 仁裕 所著《玉堂閒话》等,又间载其诗,虽卑弱,颇自清旨。”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六:“假使卑弱肤庸,漫衍拘牵,则虽不背于道,而使天下后世厌绝其文,视如饘餲之食,鱼肉之馁败,也未免太可惜了。”
(3).衰微。《东周列国志》第四回:“自此王室日益卑弱,诸侯各自擅权,互相侵伐,天下纷纷多事矣。” 清 周亮工 《与倪师留书》:“ 汉 隶至 唐 已卑弱,至 宋 元 而 汉 隶絶矣。”
《國語辭典》:卑污(卑汙)  拼音:bēi wū
1.卑鄙、龌龊。《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已,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见了委员司事,卑污苟贱的,称他老爷师爷。」
2.地位卑下。唐。柳宗元〈惩咎赋〉:「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
《國語辭典》:卑卑  拼音:bēi bēi
1.自勉的样子。《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太史公曰》:「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南朝宋。裴骃。集解:「自勉励之意也。」
2.平庸、微不足道。唐。鲍溶〈子规〉诗:「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漢語大詞典》:卑近
(1).浅近。 宋 曾巩 《筠州学记》:“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许用晦 工为七言, 项斯 亦师 张水部 ,自以字清意远匠物为工,然格律卑近,渐类晚 唐 矣。” 明 宋濂 《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幸勿安於卑近,惑於旁歧,恪然以三师之道自期,则异日律学之再兴者,又安知不在于上人乎?”
(2).低贱。 宋 叶适 《宋武翼郎邵君墓志铭》:“其职任虽卑近,而倖门弊穴,更为深远而难治。”
分類:低贱浅近
《漢語大詞典》:居卑
处于卑微地位。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每居卑而推功,虽处泰而滋恭者,谦人也。”
分類:卑微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