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亚迹(亞迹)
谓追踪前人而几可比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曹参 ﹞协策 淮阴 ,亚迹 萧公 。”南史·宋南平穆王铄传:“﹝ 鑠 ﹞少好学,有文才,未弱冠,《拟古》三十餘首,时人以为亚迹 陆机 。”
《国语辞典》:装老(装老)  拼音:zhuāng lǎo
1.装殓亲人于棺中的婉词。从前人讳言亲死而说老,故称。《醒世姻缘传》第九○回:「叫人将打就的杉木寿器抬到外边,用水布擦洗乾净;做就的装老衣服,吊上绳晒了一晒,里外衣带俱验看坚固。」
2.假装老成。如:「新上任的主管,由于年纪较轻,只好在下属面前装老。」
《漢語大詞典》:遐训(遐訓)
前人的训诫。 唐 崔行功 《赠太师鲁国孔宣碑》:“ 墨 检前踪, 庄 放遗辙。於昭遐训,允归圣烈。”
分類:前人训诫
《國語辭典》:新纪录(新紀錄)  拼音:xīn jì lù
新创造的、超越前人的纪录。如:「本届奥运会,选手们迭创新纪录,表现杰出。」
《國語辭典》:扫帚星(掃帚星)  拼音:sào zhou xīng
1.彗星的别名。参见「彗星」条。
2.比喻带来霉运的人。如:「他走到那,坏运就跟到那,因此别人都叫他扫帚星。」
《漢語大詞典》:诗丐(詩丐)
喻指作诗无自己的新意,只会套袭前人诗作的人。 清 郑燮 《贺新郎·述诗》词:“ 唐 家 李 杜 双峰并,笑纷纷诗奴诗丐,诗魔诗鴆。”
《漢語大詞典》:遗着(遺著)
前人遗留下来的著作。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石唯庵残稿:“余与 序伯 编辑亡友 印印川 鸥天阁 遗著。” 茅盾 《子夜》五:“他接连把 孙总理 遗著《建国方略》《实业建设》的文字背诵了好几段。” 巴金 《新生·三月二十三日》:“就因为这个缘故,我今天早晨把 杜大心 底遗著《生之忏悔》找出来读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遗辉(遺輝)
前人留下的恩泽。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仰慕遗辉,寤辟忧殷。”
《漢語大詞典》:遗债(遺債)
积欠;前人遗留的债务。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其寡者或贫无立锥,復多遗债。”
《漢語大詞典》:前箓(前籙)
指前人之作。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笼 张 赵 於往图,架 卓 鲁 於前籙。”
分類:前人
《國語辭典》:接力棒  拼音:jiē lì bàng
1.参加接力赛的运动员手中所持,象徵任务交接的短棒。
2.指前人所留下的任务。如:「经营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表现。」
《漢語大詞典》:集字诗(集字詩)
摘取前人诗赋中的字词而凑成的诗篇。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东坡 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又裂为集字诗,破碎甚矣。”
《漢語大詞典》:余馂(餘餕)
(1).吃剩馀的食品。 宋 王令 《寄满执中子权》诗:“贪丰不辞多,爱美忘餘餕。”
(2).比喻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 宋 苏轼 《祭蔡景繁文》:“子之为文,秀整明润。工於造语,耻就餘餕。”
《國語辭典》:殷鉴不远(殷鑑不遠)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比喻可供借镜的事例近在眼前。如:「前次由于大意输了比赛,殷鉴不远,这次大家可要小心点。」
《國語辭典》:殷鉴不远(殷鑒不遠)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殷人灭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孙引以为戒,今则周人灭殷,殷之亡周人更应引以为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夏后之世。」后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昔齐桓公任易牙而乱,孝怀委黄皓而灭,此皆覆车于前,殷鉴不远。」
《國語辭典》:殷鉴(殷鑑)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应以夏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比喻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当可作为野心国家的殷鉴。」
《國語辭典》:殷鉴(殷鑒)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代的子孙应以夏代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比喻为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后之君子,宜在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漢語大詞典》:以索续组(以索續組)
用粗绳去连接丝带。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贤君见抑,而贼臣是党,求诸旧例,理独有违。但此是絶笔获麟之后,弟子追书其事。岂由以索续组,不类将圣之能者乎?何其乖剌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