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4—1755 【介绍】: 清满洲镶蓝旗人,字休如,号虚亭,西林觉罗氏,鄂尔泰长子。雍正十一年进士。充军机处章京。乾隆间历编修、兵部侍郎、河南巡抚、两江总督。授参赞大臣,从征伊犁。会阿睦尔撒纳叛,力战不支,自尽,谥刚烈。工诗,有《鄂虚亭诗草》。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八
鄂容安,字休如,号虚亭,满洲旗人。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袭三等襄勤伯,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少傅。殉难,谥刚烈。有《鄂虚亭诗草》。
维基
鄂容安(1714年—1755年),西林觉罗氏,字休如,镶蓝旗满洲人,清朝大臣、将领,大学士鄂尔泰长子,封爵三等襄勤伯,官至太子少傅、两江总督,卒谥刚烈。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八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帝命充任军机章京。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行走。五年(1740年),升授詹事府詹事。父亲鄂尔泰坚决辞退,乾隆帝表示:「鄂容安与张若霭(张廷玉子),是雍正帝命在军机处行走,原本希望培养成材。朕因此擢升任用,鄂尔泰勿以自己意念而辞让。」随后又命鄂容安在上书房行走。七年(1742年)十二月,因左副都御史仲永檀承认鄂善受贿案密奏留中之事曾与鄂容安商议,鄂容安及仲永檀皆革职、下内务府慎刑司监狱,由庄亲王,履亲王,和亲王,平郡王,大学士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来保、哈达哈审讯。鄂容安、仲永檀承认在仲永檀未奏前共同谋划,奏后又互相照会,诸王、大臣以泄漏机密事务律论罪,乾隆帝指责鄂容安、仲永檀是结党营私,用律不合,命令王大臣会同三法司覆审。王大臣奏请对鄂容安、仲永檀刑讯,乾隆帝谕:鄂容安、仲永檀不必刑讯;仲永檀受特恩擢升,却依附师门,参劾官员时预先与鄂容安商酌,暗结党派为后援、排挤异己,罪责重大;鄂容安同样罪无可逭,但应当较仲永檀稍微减轻,命王大臣定拟具奏。之后鄂容安被定罪应流放,乾隆帝予以宽免。八年(1743年),乾隆帝命鄂容安仍在上书房行走,并授国子监祭酒。十年(1745年),父鄂尔泰卒,鄂容安承袭三等伯爵。十二年(1747年),授兵部侍郎。十三年(1748年),外放为河南巡抚,赏戴花翎。十五年(1750年)加封号「襄勤」。十六年(1751年),调任山东巡抚。十七年(1752年),调任江西巡抚。十八年(1753年)正月,升授两江总督。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少傅,随后因第一次准噶尔之役,攻打达瓦齐,乾隆帝以鄂容安年轻力盛、勇壮晓畅,召授参赞大臣。二十年(1755年),鄂容安随同西路军定西将军永常出征。同年,达瓦齐被平定后,阿睦尔撒纳在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觐见途中反叛,鄂容安与班第力战不支,突围失败,自刭身亡。乾隆亲往清河迎灵,赐谥号刚烈,作《双烈诗》。后被列入紫光阁,位列紫光阁五十功臣之一。著有《鄂刚烈诗》1卷。
李福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3—1854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仲谦,又字心畬。道光二年举人,考补教习。咸丰初为从化知县。为天地会所杀。谥刚烈。
《国语辞典》:性如烈火  拼音:xìng rú liè huǒ
性情刚烈如猛火。《三国演义》第六三回:「更兼张飞性如烈火,专要鞭挞士卒;如不与战,必怒,怒则必以暴厉之气,待其军士。」
分类:性情刚烈
《国语辞典》:膂烈  拼音:lǚ liè
强硬、刚烈。《西游记》第二五回:「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
分类:强硬刚烈
《漢語大詞典》:骠骏(驃駿)
刚烈骏逸。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团长 高陵 在红墙边遛马。他看着黑马骠骏的身子,在阳光照耀的红墙上投下很大的黑影,他心里就浮起了一种英雄感。”
分類:刚烈
《漢語大詞典》:骠壮(驃壯)
刚烈健壮。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我前些日子还看见 阿潮 ,他骠壮得像一只小‘雄马’呢!” 碧野 《静静的河湾》:“他坐着‘六根棍’驾御着一匹骠壮的大黑马。”
分類:刚烈健壮
《漢語大詞典》:沈烈
沉毅刚烈;深沉激烈。后汉书·和帝殇帝纪赞:“ 孝和 沉烈,率由前则。” 清 程金凤 《龚自珍〈己亥杂诗〉后记》:“若其声情沉烈,惻悱遒上,如万玉哀鸣,世鲜知之。”
《漢語大詞典》:七贞九烈(七貞九烈)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宁死不失身。《孽海花》第二一回:“当初讨我时候,就没有指望我甚么三从四德七贞九烈。”
《漢語大詞典》:亢悍
刚烈强悍。 清 唐甄 潜书·格君:“伐其竞躁之心,消其亢悍之气,而治理可徐进也。”
分類:刚烈强悍
《國語辭典》:九烈三贞(九烈三貞)  拼音:jiǔ liè sān zhēn
九、三,形容极多。九烈三贞乃旧时用来盛赞女子不再改嫁,或宁愿殉节而亡的坚贞节操。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说甚么九烈三贞孟姜女,他可也不比其馀。」《孤本元明杂剧。女姑姑。第二折》:「这妮子好大胆也,全不学九烈三贞、三从四德。」也作「三贞九烈」。
《漢語大詞典》:烈性子
性格刚烈。亦指性格刚烈的人。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六段:“烈性子的人叫:‘往哪撤呢?死就死在这,活就活在这,我不走了!’” 康濯 《春种秋实·腊梅花》:“我老二,是个烈性子。”
分類:性格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