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繻
验证帛符。繻, 汉 代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 唐 孙樵 《潼关甲铭》:“吾曹将摆坚荷锻,投死地之不战,又安得与客合繻而东,合繻而西哉?” 唐 元稹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朝俄顷分途因以奉赠》:“栈阁纔倾盖,关门已合繻。贯鱼行邐迤,交马语踟蹰。”
《漢語大詞典》:守障
犹守隘。把守城寨关隘。 南朝 梁简文帝 《贺洛阳平启》:“每兴燔燧之警,常劳守障之民。”
《国语辞典》:武胜关(武胜关)  拼音:wǔ shèng guān
位于河南省信阳县南,湖北省应山县东北山上的关隘。形势雄峻,平汉铁路凿隧道经此。
《漢語大詞典》:隘门(隘門)
古关隘名。亦称 隘口 ,今称 龙门 。在 山西省 灵丘县 东南 隘门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滱水 自县南流入峡,谓之 隘门 ,设隘於峡,以讥禁行旅。”
《漢語大詞典》:关崄(關嶮)
关隘险阻。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今自京至边,并无关嶮。”
分類:关隘险阻
《漢語大詞典》:九限
多重关隘。战国策·赵策二:“王遂胡服,率骑入 胡 ,出于 遗遗 之门,踰九限之固,絶五径之险,至 榆中 ,辟地千里。”
《漢語大詞典》:鱼笱门(魚笱門)
门如鱼笱。比喻险要关隘。
《漢語大詞典》:斩关夺隘(斬關奪隘)
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刘伯承 《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许光达 等《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武装斗争》:“﹝红三军﹞一路上克服了……严重困难,跋山涉水、斩关夺隘,粉碎了敌人的前堵后追,消灭许多敌人。”
《漢語大詞典》:鸦鹘关(鴉鶻關)
关隘名。在今 辽宁省 辽阳县 。明史·杨镐传:“至七月, 大清 兵由 鸦鶻关 克 清河 ,副将 邹储贤 战死。”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八·辽东行都司》:“ 鸦鶻关 ,在司东南三百三十里,其东有 喜昌口 ,乃中外分界处。” 王浩沅 《清宫十三朝》第九回:“忽一日,右翼先回,报告 鸦鶻关 、 清河城 二处,三日功夫,业已攻克。”
《国语辞典》:泥封函谷  拼音:ní fēng hán gǔ
形容关隘把守严密,戒备森严。语本《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国语辞典》:一将守关,万夫莫开(一将守关,万夫莫开)  拼音:yī jiàng shǒu guān,wàn fū mò kāi
一个将领守住关隘,万人皆无法破关而入。《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曹真兵出阳平关,赵子龙拒住各处险道,果然『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
《漢語大詞典》:寝关曝纩(寢關曝纊)
人睡在关隘之上,蚕茧晒在日光之下。比喻不得安宁。《淮南子·缪称训》:“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纊,不得须臾寧。” 高诱 注:“寝,谓卧关上之不安。纊,茧也;曝茧,蛹动摇不休,死乃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