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4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能令公喜
潘令
钻天令
翘关老令公
陶令琴
休官令尹
沈尹
思君令人老
陶令东皋
陶令田园计
陶令五男
荀令
荀令(又作:荀令衣香)
争询裴令貌
庾令尘
典故
能令公喜

相关人物
王珣
 
郗超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宠礼〉~723~
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典故 
潘怀县
 
怀县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
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

例句

潘令新诗忽寄来,分明绣段对花开。 施肩吾 酬张明府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卢纶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典故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
引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北京留守王宣徽洛中园宅尤胜,中堂七间起高楼,更为华侈;司马公在陋巷,所居才能庇风雨,又作地室,尝读书于其中。洛人戏云:「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彼亦不知颜子之乐也。
典故
翘关老令公


《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武举〉~70~
其外,又有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郭子仪列传〉~4599~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长七尺二寸。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天宝八载,木刺山始筑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诏即军为使。俄苦地偏不可耕,徙筑永清,号天德军,又以使兼九原太守。……德宗嗣位,诏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前二千户,给粮千五百人,刍马二百匹,尽罢所领使及帅。
典故
彭泽横琴
 
意在无弦
 
没弦琴
 
渊明琴中趣
 
无弦
   
琴中得趣,弦上何劳声
 
琴无弦
 
空抚余徽
   
陶琴不要弦
 
陶琴无弦
 
陶翁琴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四十九〈史传部一〉
陶潜,字渊明。……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简释

无弦琴:喻自寻乐趣,或喻意趣高雅,或表示弦外情味。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例句

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司空图 书怀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李白 戏赠郑溧阳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王昌龄 赵十四兄见访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

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冲淡偶作次韵二首

典故
三仕三已
 
休官令尹
 
无喜愠

相关人物
令尹子文
 
孔子


《论语注疏·公冶长》~44~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典故
沈尹

相关人物
樊姬
 
沈令尹


《韩诗外传》卷二
楚庄王听朝罢晏。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罢之晏也?得无饥倦乎?」庄王曰:「今日听忠贤之言,不知饥倦也。」樊姬曰:「王之所谓忠贤者,诸侯之客欤?中国之士欤?」庄王曰:「则沈令尹也!」樊姬掩口而笑。庄王曰:「姬之所笑,何也?」姬曰:「妾得于王,尚汤沐,执巾栉,振席,十有一年矣;然妾未尝不遣人之梁郑之间,求美女而进之于王也;与妾同列者、十人,贤于妾者、二人,妾岂不欲擅王之宠哉!不敢私愿蔽众美,欲王之多见则娱。今沈令尹相楚数年矣,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又焉得为忠贤乎!」庄王旦朝,以樊姬之言告沈令尹,令尹避席而进孙叔敖。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

例句

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张说 登九里台是樊姬墓

典故
思君令人老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3~
〈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唐·李善注引《古乐府歌》曰:「离家日趍远,衣带日趍缓。」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6~
〈古诗十九首〉其八:「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典故
陶令东皋

相关人物
陶潜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归去来兮〉~988~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典故
陶令田园计

相关人物
陶潜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陶潜〉~246~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典故
陶令五男

相关人物
陶潜


《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陶渊明集》卷七《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夫天地赋命。有生必有终。

例句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典故
荀令

相关人物
荀彧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30~
建安元年,太祖击破黄巾。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彧劝太祖曰:「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禦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例句

荀令歌钟北里亭,翠娥红粉敞云屏。 杨巨源 观妓人入道二首

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 武元衡 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存焉暇日与诸公同玩座中兼故府宾妓兴嗟久之因赋此诗用广其义

荀令见君应问我,为言秋草闭门多。 白居易 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

典故
荀令
 
荀令衣香
 
相关人物
荀彧


《艺文类聚》卷七十〈服饰部下·香炉〉~222~
刘季和性爱香,尝上厕还,过香炉上。主簿张坦曰:「人名公作俗人,不虚也。」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为我如何令君,而恶我爱好也。」
典故
争询裴令貌
 
裔夷争问年貌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裴度列传〉~4433~
度始自书生以辞策中科选,数年之间,翔泳清切。逢时艰否,而能奋命决策,横身讨贼,为中兴宗臣。当元和、长庆间,乱臣贼子,蓄锐丧气,惮度之威棱。度状貌不踰中人,而风彩俊爽,占对雄辩,观听者为之耸然。时有奉使绝域者,四夷君长必问度之年龄几何,状貌孰似,天子用否?其威名播于憬俗,为华夷畏服也如此。时威望德业,侔于郭子仪,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凡命将相,无贤不肖,皆推度为首,其为士君子爱重也如此。虽江左王导、谢安坐镇雅俗,而吁谟方略,度又过之。有子五人,识、撰、让、谂、议。
典故
一箑西风
  
元规拥上流
 
吹尘扇难障
 
团扇隔元规
 
尘埃污西风
 
尘满西风扇
 
庾亮尘
 
庾令尘
 
扇尘轻障
 
拥扇西风
 
无扇可障尘
 
王导举扇
 
羽扇障西尘
 
举扇毋我污
 
西风不胜尘
 
西风尘土
 
西风扇
 
遮扇尘
 
风尘休障

相关人物
庾亮
 
王导


《世说新语》下卷下《轻诋》
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列传〉
于时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镇于外。南蛮校尉陶称间说亮当举兵内向,或劝导密为之防。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于是谗间遂息。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
《艺文类聚》卷六〈地部、州部、郡部·地部·尘〉
晋《郭子》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风起扬尘,王公以扇拂之曰:「元规尘污人。」

简释

元规尘:喻高官权贵气势凌人,又泛指尘污。唐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例句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 殷尧藩 襄口阻风

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韩偓 驿步

《漢語大詞典》:潘令
指 晋 潘岳 。 岳 曾为 河阳 令,故称。 唐 卢纶 《送申屠正字》诗:“坦腹定逢 潘令 醉,上楼应伴 庾公 閒。” 宋 刘克庄 《摸鱼儿·海棠》词:“霜点鬢, 潘令 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金 完颜璹 《临江仙》词:“ 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分類:潘岳河阳
《漢語大詞典》:钻天令(鑽天令)
谓升为高官。语本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四:“ 北京 留守 王宣徽 洛中 园宅尤胜,中堂七间,上起高楼,更为华侈。 司马公 在陋巷,所居才能芘风雨;又作地室,常读书於其中。 洛 人戏云:‘ 王 家钻天, 司马 家入地。’”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壬寅生日》词:“不慕飞仙,不贪成佛,不要钻天令。年年今日,白头母子家庆。”
分類:高官
《國語辭典》:无弦琴(無弦琴)  拼音:wú xián qín
没有琴弦的琴。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指闲适自得其乐或意趣高雅脱俗。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诗二首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漢語大詞典》:无声琴(無聲琴)
即无弦琴。语本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 唐 杜甫 《过津口》诗:“瓮餘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漢語大詞典》:陶令琴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陶琴
见“ 陶令琴 ”。
《漢語大詞典》:陶令琴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靖节琴(靖節琴)
指无弦琴。典出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不解音声,而畜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輒抚弄以寄其意。” 宋 曾巩 《静化堂》诗:“客来但饮 平阳 酒,衙退常携 靖节 琴。”
《漢語大詞典》:荀香
即 荀令 香。 宋 李莱老 《青玉案》词:“ 荀 香犹在, 庾 愁何许,云冷 西湖 赋。”
《漢語大詞典》:元规尘(元規塵)
东晋 庾亮 ,字 元规 ,以国舅身,历仕三朝,一时权倾朝野,人多趋附。 王导 忿忿不平,遇西风尘起,辄举扇拂之曰:“ 元规 尘污人。”见《晋书·王导传》《世说新语·轻诋》。后用以喻逼人的气焰。 唐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蹈海寧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 元规 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