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临死不怯
临危不挠
临危制变
临崖勒马
《國語辭典》:临死不怯(臨死不怯)  拼音:lín sǐ bù què
面对死亡却不懦弱。意谓人胆壮志坚。宋。洪迈《东坚乙志。卷三。韩蕲王诛盗》:「为言此人临死不怯,似亦可用。」也作「临死不恐」。
《國語辭典》:临危不挠(臨危不撓)  拼音:lín wéi bù náo
遇到危难时能坚定意志,不屈不挠。《周书。卷四六。孝义传。李棠等传。史臣曰》:「李堂、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漢語大詞典》:临危制变(臨危制變)
面临危难时紧急应变。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司马懿 临危制变,擒 渊 可计日待也。” 北齐 刘昼 新论·明权:“循理守常曰道,临危制变曰权。”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至 鄴 ,自为文祭 魏太祖 ,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餘,万乘之才不足。’”
《國語辭典》:临崖勒马(臨崖勒馬)  拼音:lín yá lè mǎ
濒临悬崖而能及时勒住奔马。引申为人们警悟险境,及时回头。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这厮不识咱运机,将人来紧追袭,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野叟曝言》第五六回:「亏得老襟丈临崖勒马,不然,以祖父世传之产业,而换几根筹马,岂不伤心?」也作「悬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