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10,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琴丝
机丝
情丝
新丝
丝萝
弹丝
棼丝
绿丝
丝牵
丝缕
网丝
风丝
丝绳
丝垂
吐丝
《漢語大詞典》:琴丝(琴絲)
琴弦。亦指琴声。 宋 杨亿 《初秋属疾》诗:“密雪才高閒赋笔,流波意远托琴丝。” 宋 姜夔 《齐天乐》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元 倪瓒 《己酉八月雨霁赋五言呈德常》诗:“积雨琴丝缓,沿阶蘚碧滋。”
分類:琴弦琴声
《漢語大詞典》:机丝(機絲)
织机上的丝。《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七》:“昼夜理机丝,知欲早成匹。”丝,一本作“ 缚 ”。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诗:“篱落见娉婷,机丝弄哑轧。”
分類:织机机上
《漢語大詞典》:情丝(情絲)
喻指男女间相爱悦的感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倩人寄扇,擦损桃花,到今日情丝割断,芳草天涯。”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惊梦》首句云:‘裊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男女相爱,本是人情之正,被情丝繫缚,也是有的。” 潘漠华 《忘情》诗:“我的洁白的心儿,就给一缕悲哀的情丝,缠在伊墓头青草上了!”
《漢語大詞典》:新丝(新絲)
(1).当年的蚕丝。 唐 聂夷中 《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糶新穀。”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五四:“禁里春浓蝶自飞,御蚕眠处弄新丝。”
(2).比喻初生的白发。 唐 白居易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诗:“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鬢生。”
《國語辭典》:丝萝(絲蘿)  拼音:sī luó
兔丝和女萝。语本《文选。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与君为新妇,兔丝附女萝。」常用以比喻缔结连理。《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师生有情意,再缔丝萝;朋友各分张,难言兰臭。」
《漢語大詞典》:弹丝(彈絲)
弹奏弦乐器。 隋 江总 《宴乐修堂应令》诗:“弹丝命琴瑟,吹竹动笙簧。” 唐 元稹 《春六十韵》:“启齿成编贝,弹丝动削葱。” 明 刘基 《北岭将军庙碑》:“吹竹兮弹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阮亭 善为角徵之声,吹竹弹丝,易入人耳。”
《漢語大詞典》:棼丝(棼絲)
乱丝。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於棼丝,引用駑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 宋 陆游 《寓叹》诗:“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何其芳 《忆昔》诗:“善治棼丝除谬论,宛如今日著新篇。”
《漢語大詞典》:绿丝(緑絲)
(1).绿色丝缕。 唐 独孤及 《官渡柳歌》:“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緑丝。” 唐 白居易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緑丝文布素轻褣,珍重京华手自封。”
(2).指柳丝。 唐 徐彦伯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诗:“香萼媚红滋,垂条縈緑丝。” 前蜀 韦庄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之一:“满街杨柳緑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骈字类编》:丝牵(丝牵)
唐 花蕊夫人徐氏 宫词 其三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漢語大詞典》:丝缕(絲縷)
(1).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西京杂记卷一:“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南史·张绪传:“ 刘悛之 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
(2).指不断的情思。 鲁迅 《〈呐喊〉自序》:“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高级汉语词典》:网丝
蜘蛛网
《漢語大詞典》:风丝(風絲)
指微风。 唐 雍陶 《天津桥望春》诗:“ 津桥 春水浸红霜,烟柳风丝拂岸斜。”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咏春雨》词:“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著春寒瘦不支。” 杨朔 《平常的人》:“ 朝鲜 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像春天。”
分類:微风
《漢語大詞典》:丝绳(絲繩)
(1).丝编之绳。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絶。”宋史·舆服志三:“﹝冕﹞以金饰版侧,以白玉珠为旒,贯之以五采丝绳。”
(2).指钓丝。红楼梦第八一回:“ 探春 把丝绳抛下,没十来句话的工夫,就有一个杨叶窜儿,吞着钩子,把漂儿坠下去。”
分類:丝绳钓丝
《骈字类编》:丝垂(丝垂)
唐 李咸用 春日题陈正字林亭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韵府拾遗 支韵》:吐丝(吐丝)
荀子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
分类: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