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89,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暮春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出世无非造孽身1,人情反覆总无真。
时翻画谱消愁境2,长闭柴门避俗尘3。
冷淡合凭梅作伴4,清幽喜与月为邻。
韶光迅速真如电,才接春来又送春。
注:(1) 造孽:犹作孽,谓遭罪受苦。 (2) 画谱:见第30首注。 (3) 俗尘:世俗的人际关系。唐李颀《题璇公山池》:“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玄度得相寻。” (4) 合:恰好。

秋夕书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万籁无声更漏徐1,有怀尘俗感难除2。
人情反复知交少,世路崎岖问答疏。
红遍枫林霜落后,白摇芦渚雁来初3。
因循4太息时光晚5,故我依然闭户居。
注:(1) 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2) 有怀:犹有感。元萨都剌《秋日病起池上》:“有怀谁与言,独立心自省。” (3) 芦渚:长满芦苇的洲渚。 (4) 因循:疏懒;怠惰。见第234首注。 (5) 太息:长叹,深深地叹息。

冬日遣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太息光阴付子虚1,埋名兰室索然居2。
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
除恨欲挥三尺剑3,感时懒读五车书4。
尽删万种牢愁事5,心似冰壶6总澹如7。
注:(1) 子虚:空虚。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因称虚无为“子虚”。 (2) 兰室:芳香高雅的居室。多指妇女的居室。唐沈佺期《拟古别离》:“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 (3) 三尺剑:见第276首注。 (4) 五车书:谓藏书甚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清高昌寒食生《乘龙佳话下第》:“问世休矜三尺剑,骄人还是五车书。” (5) 牢愁:忧愁。牢,忧郁貌。《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三》:“牢,读为懰。懰为忧也。”宋刘克庄《次韵实之春日五和》之二:“牢愁余发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清姚世钧《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复消牢愁。” (6) 冰壶:盛冰的玉壶。比喻心地洁净无瑕。 (7) 澹如:恬淡。《新唐书杨绾传》:“(杨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1)(己酉冬)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轻舟飞渡楚江隈2,霜染枫林夹岸陪。
帆影遥从窗外过,涛声时向枕边来。
盘桓画槛安如屋,旋转蒸轮响似雷。
最爱月明高处望,滔滔银浪万花开。
张氏藏本注:作于宣统元年即1909年。 注:(1) 己酉:1909年,此时作者已40岁。 (2) 江隈:指江水曲折处。《说文阜部》:“隈,水曲隩也。”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之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暑往寒来疾似梭,闲中岁月易蹉跎。
兰生幽谷人知少2,骥伏空槽我慨多3。
佳句离情传纸笔,素怀英气壮山河。
从来豪杰成名晚,归向芸窗再琢磨4。
注:(1) 考罢归里:大兄应试失利,诗人写这首诗安慰他。 (2) 幽谷:幽深的山谷。宋苏辙《种兰》:“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 骥伏: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4) 芸窗:指书斋。芸,是一种香草,置书页内,其气味可以驱蠹虫,故称。唐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寒夜不寐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雪舞寒催岁暮天,梅花与我两忘眠。
枕边苦觅鸳鸯句1,囊内愁无子母钱2。
竹牖敲残风入幕3,油灯剔尽夜如年。
纱窗渐白浑疑晓,忘却银光正满天4。
注:(1) 鸳鸯句:比喻对偶句,指诗句。唐齐己《风骚旨格》:“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廌图。” (2) 子母钱:利钱和本钱。这里泛指钱。 (3) 竹牖:竹窗。全句是说风吹动窗户,使窗门发出撞击声。 (4) 银光:指雪光。

暮春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连日轻寒上袷衣1,开残婪尾惜芳菲2。
荷池波动知风过,竹牖帘开待燕归。
佳句偶从花下得,好春多向雨中违3。
小园何事关心甚?只恐红稀绿转肥4。
注:(1) 袷衣:夹衣。《文选潘岳〈秋兴赋}》:“藉莞蒻,御袷衣。”李善注:“袷(jiá音铗),衣无絮也。”唐皮日休《夏首病愈因招鲁望》:“晓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 (2) 婪尾:芍药的别名,又称婪尾春,暮春开花。宋陶谷《清异录花》:“胡峤诗‘瓶里数枝婪尾春',时人罔喻其意。桑维翰曰:唐末文人有谓芍药为婪尾春者。婪尾酒乃最后之杯,芍药殿春,亦得是名。”宋楼钥《戏来戎蔡簇成芍药》:“回首向来婪尾春,横风吹尽已成尘。” (3) 违:错过;归去。 (4) 红稀绿转肥:见154首“绿肥红瘦”注。

叠《山居》原韵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长诵金刚般若经1,逍遥物外养虚灵2。
居因近竹心无俗,性喜培花手不停。
细草作裀流作枕3,远山为户石为屏。
松林反照天然画4,一路樵歌醉后听。
注:(1) 金刚般若经:简称金刚经,佛经名。般若,意译为智慧。金刚,则谓般若之体,恬淡清静,不变不移,譬如金刚之坚实。 (2) 虚灵:空灵。即清虚恬静的心境。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心之虚灵,无有限量。如六合之外,思之则至,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万世之未来,皆在目前。” (3) 裀:指褥垫、毯子之类。裀,通“茵”。明沈受先《三元记饯行》:“长途芳草绿如裀,好把王孙归路分。” (4) 反照:映照。

春日闲居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删除名利意何如1,常爱清幽学隐居。
隔院桃花红入砚,压檐竹叶绿侵庐。
忘机静对枝头鸟2,有味堪亲架上书。
薄暮偶来溪畔立3,风吹萍散数游鱼4。
注:(1) 删除:这里是忘却的意思。 (2) 忘机:见第187首注。 (3)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唐韩愈《感春》之五:“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4) 数:动词,读上声。

感时二首 其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鹰瞵鹗视万千端1,敌忾无方泪不干2。
破闷对花常酌酒,遣愁依月独凭栏。
桃源仙境难重觅,棘地3铜驼未忍看4。
际此苍茫身世感,且挥琴韵强心宽。
注:(1) 鹰瞵鹗视:形容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觊觎的目光。瞵(lín音林),瞪眼注视。鹗(è音鄂),鸟名。性凶猛,捕鱼为食,俗称鱼鹰。清王韬《〈普法战纪}后序》:“至于今日,欧洲列国辙迹几遍天下,鹗视鹰瞵,龙骧虎踞,诸国无不拱手交让,莫敢撄其锋。” (2) 敌忾:即“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 (3) 棘地:形容艰难的境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诚当棘地之秋,宁啻杞天之虑?” (4) 铜驼:见第303首注。

其二
七言律诗
戎马关山易惹愁,安眠无虑让沙鸥1。
偷闲且种兰三径,赏景惟窥月一楼。
世事风潮何日净,尘寰俗务几时休2。
不如匿迹烟波里,泛宅浮家在钓舟3。
注:(1) 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清黄景仁《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十余里》诗:“如云帆影去复来,似雪沙鸥聚还散。”全句是说,悠闲的心情比不上沙鸥。 (2) 尘寰:尘世。 (3) 泛宅浮家:谓以船为家。宋胡仔《满江红》词:“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康有为《大同书》癸部第二章:“一屋之小,享乐无穷,泛宅浮家,于焉娱志。”

书感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炉香经卷1伴清幽,长闭柴门避酢酬2。
识得繁华原梦幻,看来身世等云浮。
无聊敲句寻生趣,着意看花遣宿愁3。
最爱闲庭风吹柳,一弯眉月挂楼头。
注:(1) 经卷:经书。这里泛指书卷。 (2) 酢酬:宾主相互敬酒。这里指酒席的应酬。酬:敬酒。酢(zuò音作):以酒回敬主人。 (3) 宿愁:旧愁。

幽居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删除1名利莫相牵,静坐深闺学参禅2。
翠竹敲窗风入幕,绿蕉当户雨馀天。
调疴3累用将军药4,沽酒愁无子母钱5。
聊取七弦弹一曲6,泠泠古调欲成仙7。
注:(1) 删除名利:这里指忘却名利。 (2) 参禅:指佛教禅宗打坐静思,参究禅理。 (3) 调疴:养病。 (4) 将军药:药性很猛的方子。 (5) 子母钱:见第321首注。 (6) 七弦:古琴名,即七弦琴。晋陶潜《自祭文》:“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7)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悠扬。宋娄干曜《潺潺阁》:“一派泠泠绕槛清,尘襟洗涤自凉生。”
附张静岑和诗
诗情不让俗情牵,静里生涯欲悟禅。 散步最宜芳草地,遣怀恰好夕阳天。 茶烹寒夜无须酒,榆落闲阶自有钱(1) 。 一部南华香一炷(2) ,虽云非佛也为仙。
注:(1) 榆:这里指榆荚,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北周庾信《燕歌行》:“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榆钱自然不是真钱,这里寓有安贫乐道之意。 (2) 南华:《南华真经》的省称,即《庄子》的别名。

檀板歌场忆昔年2,鸾飘凤泊总凄然3。
从来花月多增感4,但作鸳鸯即是仙。
万种牢愁传彩笔5,数行别意写云笺。
珠联璧合成虚愿,炼石终难补恨天6。
注:(1) 绮怀诗:言风月情怀的诗作。清乾隆年间的黄景仁有绮怀诗十六首最为著名,光绪年间的题铸锗生(笔名)?亦撰有《绮怀集》,但上述二人的身世与诗中所言皆不合,非是。本诗所说的作者当与费墨娟同年代,是她所熟悉的人。 (2) 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3) 鸾飘凤泊:比喻夫妻或情侣聚少离多,各自飘泊无定所。清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词:“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 (4) 花月:犹言风月,指男女间情爱之事。 (5) 牢愁:忧愁。见第318首注。 (6) 炼石:即谓“炼石补天”。语本《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岛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里用以比喻挽回不利局面。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苦相投,花值繁霜候,真是愁上添愁,又无个炼石奇谋。”

半生漂泊感飞蓬1,无定行踪只任风。
回首已非芳草绿,惊心又见石榴红2。
巫峰3泪滴都为雨4,银汉5魂销6欲化虹7。
读罢佳人才子句,和成一曲未能工。
注:(1) 飞蓬: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明刘基《旅兴》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2) 石榴红:石榴开出的红色花朵。石榴夏季开花,春天已去,故而惊心。 (3) 巫峰:指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唐李白《古风》之五八:“我行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4) 为雨:这里暗指“巫山云雨”。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5) 银汉:天河,银河。这里暗指牛郎织女事。 (6) 魂销:即销魂。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7) 虹:桥的代称。北周庾信《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这里指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

咏白梅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袅袅西风月色昏,横斜疏影映柴门。
霜为肌肤冰为骨,雪作襟怀玉作魂。
雅淡岂同庸富贵1,孤高懒与众寒温2。
桃红柳绿休夸艳,独让琼瑶自一村3。
注:(1) 岂同庸富贵:怎么可能像庸人那样贪图富贵呢? (2) 寒温:犹寒暄,即嘘寒问暖。宋苏轼《岐亭五首》之二:“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这句是说,因为孤高,懒得与众人说长道短。 (3) 琼瑶:“瑶林琼树”的略语。宋李之仪《蓦山溪》词:“如在广寒宫,惊满目瑶林琼树。”

咏绿珠(1)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须眉志气女儿身,一死聊酬石季伦2。
矢志不从欺世贼,舍身甘作坠楼人。
落花3含泪飘金谷4,芳魄凝眸望玉津5。
莫道流光千岁过,至今青史有馀春6。
注:(1) 绿珠:晋石崇之爱妾。相传为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梁氏女,美而艳,善吹笛。后石崇被免官,新贵孙秀欲夺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而死。 (2) 石季伦:石崇,字季伦。祖籍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生于青州。晋元康初年,石崇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在荆州劫掠客商,遂致巨富,生活奢豪。 (3) 落花:唐杜牧《金谷园》:“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4) 金谷:即金谷园,石崇在河南洛阳金谷涧的别馆。他和当时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每次饮宴,必命绿珠歌舞,后绿珠亦在金谷园坠楼而死。 (5) 玉津:银河。宋俞纯父《流花亭》:“莫惜离歌醉,曾闻上玉津。”这句是说绿珠死后灵魂依然眷恋着石崇,希望也能像牛女一样与石崇相会。 (6) 馀春:这里指馀香。

送大姊还家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何堪分袂夕阳斜1,雉水金湖2别路赊3。
检点归航心似箭,安排行李泪如麻。
寂寥篱下孩儿菊4,冷落5庭前姊妹花6。
愿得东风解人意,片帆留住不还家。
注:(1) 分袂:离别。唐李山甫《别杨秀才》:“如何又分袂,难话别离情。” (2) 雉水金湖:指兴国(今阳新)和大冶。雉水:河名,今名富水,其下游贯穿阳新县全境,阳新汉代名下雉县,这里指费家。金湖:湖名,费墨娟夫家张克诚村在大冶县金湖的西边。 (3) 赊:遥远。唐吕岩《七言》:“常忧白日光阴促,每恨青天道路赊。” (4) 孩儿菊:菊的一种。宋范成大《菊谱》:“紫菊,一名孩儿菊,花如紫茸,丛茁细碎,微有菊香,或云即泽兰也。”宋史正志《菊谱》:“孩儿菊,紫萼白心,茸茸然叶上有光,与他菊异。”这里泛指菊花。 (5) 冷落:冷清,不热闹。唐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6) 姊妹花:花名,又叫七姊妹花或十姊妹花。见第10首注。

冬日即事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彤云密布压前檐,寒气侵人晚更添。
亚字栏边风瑟瑟1,梅花窗外雨纤纤2。
漫3因避客常扃户4,每为留香不卷帘5。
兀坐黄昏谁与语6?短檠7相对读华严8。
注:(1) 亚字栏:“亚”形栏杆。 (2) 梅花窗:雕有梅花图案的窗户。 (3) 漫:在这里解作“权且、姑且”。 (4) 扃户:关门。扃(jiōnɡ),本指门闩,引申为关闭。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5) 留香:留住熏香的香气。 (6) 兀坐:独自端坐。唐戴叔伦《晖上人独坐亭》:“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 (7) 短檠:见第201首注。 (8) 华严:佛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简称。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以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有三种译本。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敢书细字注鱼虫,要传华严八千偈。”

一叶轻帆带薄凉,闲游却爱水之乡。
绿杨阴里闻僧话,红蓼2滩边泊客航3。
久慕清幽才到此,方知淡雅果非常。
凭栏远眺浑忘返,梵磬声中已夕阳4。
注:(1) 青龙阁:此阁建在大冶城郊金湖中的小岛上,现时已与陆地相连。百年前,金湖范围很大,乘船可直达张克诚村。 (2) 红蓼:蓼(liǎo音潦),植物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水蓼、红蓼、刺蓼等。味辛,又名辛菜,可作调味用。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3) 客航:客船。宋贺铸《送张商老西上》:“雾气敛陂泽,鼓声催客航。” (4) 梵磬:佛寺击磬声。宋姚勉《赠煜上人》:“佛灯行道影,梵磬诵经声。”


共389,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