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普度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8—1295 【介绍】: 宋元间僧。吴江人,俗姓徐,号高峰。出家净慈寺,住持天目山之狮子院。
全宋诗
释原妙(一二三八~一二九五),号高峰,俗姓徐,吴江(今属江苏)人。年十五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为师。十六岁薙发,十七岁受具,十八岁习天台教,二十岁更衣入净慈,立限学禅。二十二岁请益断桥妙伦。继扣雪岩祖钦,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悟。三年,由国清过雪窦,谒西江谋、希声叟、寓旦过。及祖钦挂牌于道场,开法于天宁,皆随侍。度宗咸淳二年(一二二六),入临安龙须寺,苦行九年。十年,迁湖州双髻庵。帝炳祥兴二年(一二七九),至天目西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入张公洞扁死关,不越户十五年。成宗元贞元年卒,年五十八。为南岳下二十一世,雪岩祖钦禅师法嗣。有《高峰原妙禅师语录》二卷、《高峰原妙禅师禅要》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释原妙诗,以辑自《语录》、《禅要》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依次分编为二卷。
槜李诗系·卷三十
原妙字高峰姓徐氏吴江人出家崇德密印寺(后析桐乡)得法于雪岩钦禅师立死关于西天目之狮子岩设三关语以验学者世寿五十八有语录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八
禅师讳原妙。出苏州吴江徐氏。为雪岩钦禅师入室之真子也。弘法于天目之狮子岩。因以高峰自号。关居三十载。横拈倒施。而令行吴越。南宋嘉熙戊戌年三月。而公生。公生性迟重寡言。笑行如瘦鹤。望之似懦弱。然其神气精悍夺人。幼喜趺坐。凡见髡流。必合爪劳问成礼。淳祐壬子。从秀水密印寺法住沙门得度。年十五。备知大僧事。及戒得满分。于其律度。开遮进止。不期而咸合焉。寻习教观于天台。其文句义。学弗可难也。公每忖达磨一宗。不立文字。为教外别传。能了当人大事。为之立地成佛。岂徒然哉。即出杭州。参访宗门知识。入湖南净慈净慈。为武林禅窟。伦断桥居焉。公参僧堂。立死限三载。拟求妙悟。竟无所发。时雪岩钦禅师寓北涧。断桥指公往谒。公谒雪岩。雪岩不许通谒。公益心切。乃告香通诚。雪岩许见。未作礼即连棒打出。公垂涕回惶。复入雪岩。便问。阿谁拖你死尸来。又以拳打出之。于是疑团猛结。无所攀仰。乃拟避喧求静。咬嚼话头。于径山禅堂及月。忽忆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匊战胸次。目不交睫者六昼夜。忽睹演五祖真赞云。百年三万六千朝。反覆元来是者汉。从前话头一并打。失其年二十有四矣。雪岩已赴南明。公即走觐。才入雪岩。便问。谁拖你死尸来。公便喝。雪岩拈棒。公把住曰。今日打原妙不得也。曰。为甚打不得。公拂袖而出。次日雪岩召公问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对曰。狗舐热油铛。曰。那里学者虚头来。对曰。正要和尚疑著。雪岩休去。公以为妙契玄旨。自此随问即答。久之雪岩谓公曰。日间浩浩作得主么。对曰。作得主。曰。睡梦中作得主么。对曰。作得主。曰。正睡著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甚么处。公不能对。雪岩曰。从今日去。也不要你学佛学法。也不要你穷古穷今。但只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才睡。觉来却抖擞精神。我者一觉主人公在那里。安身立命。公遂别入龙须。经五载。因邻僧推枕堕地作声。大彻乃曰。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咸淳甲戌年。住湖之双髻峰。禅者登峰益众。公即入西天目山之狮子岩。岩绝跻攀。其来决择之者。又满百许人。公乃别居岩西石洞。石洞之险。非梯莫升。大书死关二字为额。尽屏给侍。日用一食。以瓮为铛。断缘撤梯。岩中弟子罕见其面。或垂语以验方来。不契即拒关。其垂语曰。大彻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大修行人。本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杲日当空。无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却。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因甚踏不著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元世祖丁亥年。雪岩遣白拂嘱公。偈曰。上大今已无人。雪岩可知礼也。虚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始升座开导。其语恳切。中古尊宿。未之有也。丛林谓之禅经。抱道老成之士并归焉。一日民间讹谣。官选童男女。本小师问曰。忽有人来问和尚。讨童男女时如何。公曰。我但度竹篦子与他。本大彻于言下。或问。诸弟子优劣。公曰。若初院主等一知半解。不道全无如义。首座固是铁根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维那却是上林新篁。它日成材。未可量也。元贞乙未季冬朔日。命鼓告众曰。西峰三十年。妄谈般若。罪犯弥天。今日(或云末后)有一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领去也。大众还有知落处者么。良久云。毫厘有差。天地县隔。复曰。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跏趺泊然而寂。七日容色益明润。舍利结于爪𩬊。越三七日。塔全身于死关。坐四十三夏。历世五十有八。仁宗戊午。谥普明广济禅师。 赞曰。古以滹沱机用。如涂毒鼓。闻者皆立死。或先后于近远稍异。迨密庵后。几不横死矣。幸雪岩得无准药授之师。师复涂而击之。以立死中峰辈至今。闻其馀响。犹自胥丧。吁何伟也。非师玄要戈甲。吴越正令。曷克臻此。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原妙,字高峰,吴江人。
出家净慈,参断桥伦,伦示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穷究未契,立死限三年,胁不至席,口体俱忘。
或提单遗巾,发箧置鐍,终岁矻矻,若无见闻。
时雪岩钦寓南屏北涧,夙夜孳孳以剖决此心,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一旦冰消,豁然迥露,无依无欲,得大解脱境界。
扣之灵隐石田,天童痴绝,径山无准,莫不印證。
原妙闻之,欣然怀香往谒。
方问讯,即推出闭门,再往稍得就近,钦忽骂曰:“阿谁与你拖个死尸来?
”声未绝,继之以掌,如是者三。
而原妙叩礼逾虔。
一日,忽睹五祖演像赞云:“百年三万六千朝,返覆原来是此身。
”蓦然骛破死尸之疑。
明日诣钦,又问阿谁话头,举杖方下,原妙喝住曰:“今日郤不得如此。
”拂袖便出。
自此机锋不让,遂辞入天目,立死关于师子严三十馀载,影不出山。
弘悟普度,名冠元世,所著有《高峰语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2—1581 【介绍】: 明僧。金台锦衣卫人,字月心,号笑岩,俗姓吴。嗣龙泉,住圆通寺。有《笑岩集》。
皇明名僧辑略
上堂 举世尊升座。
文殊白槌话。
师乃曰。
不忆黄面老子当时也知有这个时节。
争柰未遇知音。
往往义学云。
世尊升座。
文殊白槌。
乃是作家相见。
师资倡和。
盖不知文殊多口相席。
打令赃诬一上。
大煞放过。
山僧今日也不敩伊做处。
亦不独为。
贵欲求个知音出来。
与伊把臂共行。
宁不为之好事。
遂拈拄杖云。
有么有么。
时有僧出作礼。
劈脊便打云。
多口作么。
僧云。
某甲一言也未发。
何为多口。
师复打云。
再犯不容。
翌日上堂云。
昨举世尊升座公案未圆。
未能解得诸人惑。
未能令诸人与世尊把臂共行。
何谓。
若是知音作者。
才恁么。
便解不恁么。
然后没交涉。
直教两头撒开。
中间放下。
自然活卓卓底随处作主。
如水投水。
似空合空。
佛祖不能知。
鬼神莫能测。
设到此地。
要与世尊握腕。
犹间一线道在。
如欲豁通这一线道。
须是更听山僧重宣一偈云。
佛身等空座称身。
何曾升也何曾下。
文殊睹影生狂华。
引得儿孙成话𣠽下座。
拈古 举佛果勤佛鉴勤佛眼远同侍五祖至夜深。
祖云各下一转语看。
佛鉴云。
彩凤舞丹霄。
佛眼云。
铁蛇横古路。
佛果云。
看脚下。
祖云。
灭吾宗者。
克勤是也。
徵三人之语。
还有优劣也无。
若道无优劣。
五祖何以恁么道。
若道有优劣。
什么处是优劣处。
开示 诸佛与众生唯是一心。
更无别法。
悟者心能转物。
物物皆归自心。
即是诸佛。
迷者背心向物。
妄随物转。
即是众生。
是故诸佛与众生唯是一心。
更无别法。
且我释迦文佛未成正觉时。
于雪山六年苦行。
静虑功极。
至午夜举头见明星出。
豁然大悟。
彼当时悟个甚么。
悟者惺也。
只是惺得自己本有之心。
不从人得。
本来现成。
本来常住。
随即普观大地一切众生。
个个具有如来常住真心成佛种性。
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證得。
遂运慈悲普度一切。
便有四十九年所说言教。
非真实也。
皆不得已。
见诸众生疑多信少。
不能直下大信自心。
生起万差。
不免应病与药。
引众权而归一实。
又恐一切众生随语生解。
认著言说堕于教网。
后复升座不发一言。
唯拈起青莲花一枝。
默顾四众。
欲人人当下直明本心觌面亲会。
不意大众依然蹉过。
独有迦叶动容微笑会合本机。
便付法立为第一祖。
展转相传。
至于第二十八祖达磨尊者。
观见此土众生有大乘根器。
遂航海西来。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不用能巧。
唯一直心当下自契。
大众。
即此便是从上以来。
佛佛祖祖。
共一切众生直悟一心见性成佛底样子也。
行实 师云。
予金台世族也。
父吴门。
母丁氏。
弱冠出家。
礼大寂能和尚为师。
后遍参知识。
修进开悟行道因缘。
备载全集。
恐繁不录。
袾宏曰。
予游京师。
参遍融笑岩二师。
次年二师俱示寂。
融师一味实心实行。
无著述传世。
岩师隐柳巷。
罕接见人。
有笑岩集四卷。
今撮其少分云。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德宝。字月心。金台锦衣卫族。父吴公。母丁氏。举师于正德壬申年。既冠。偶过讲肆。闻法师讲华严大疏。至十地品初地菩萨舍国城妻子头目髓脑处。发愤叹曰。千古犹今。同一幻梦。富贵功名。纵得奚益。遂投广慧院能长老出家。既祝发具戒。知有向上事。不自便休。必期真悟。即腰包行脚。一时老宿。号称明眼者。罔不蒙参而户谒。指点功夫。揩磨见地。造诣日益深密。后因宝峰指。见关于岭和尚。入室次。连下语数十转。皆不契。师心路俱绝。一日因洗菜水边。忽一茎堕水。随水圆转。捉之不著。忽有省。喜甚。提篮归。见岭立檐下。问师是甚么。曰一篮菜。岭曰。何不别道一句。师曰。请和尚别问来。岭复诘以灵云桃花。赵州柏子。皆随问而答。复问玄沙不肯话。师随声便喝。拂袖而出。次早入室。问讯侍立。顷岭顾视傍僧曰。汝等欲解作活计。这上座。便是活样子也。师即震喝而出。后复同爽庵。参襄西大觉圆和尚。觉门庭孤峻。自办粥饭。始许挂搭。亲炙四五月。语言无滞。觉曰。若以今时诸方。子当绝类为不可测人。今则不然。老僧将你烂熟底一则因缘问你。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便大悟佛旨。且既不涉有无。良久亦是閒名。正恁么时。外道大悟个甚么。师儗答。觉急以手掩师口曰。止止。犹更挂齿在。师豁然顿省。乃曰。可谓东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自是名震海内。海内禅子。皆奔走座下矣。师随缘开化。靡定所居。有语录四卷。曰笑岩集。笑岩。师别号也。邓定宇曰。笑岩上堂。棒喝纵横矣。卒无一人承当。即笑岩不失利安在。为时雨而化。无亦婆子心切欤。晚年屏居京师柳巷。几至结舌亡锋。而具真实。为生死心者。亦不惜为一见。如师者。固末世之光明幢也。以万历辛巳正月示寂。阅世七十。僧腊四十有九。塔全身于城西之北门。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四
笑岩禅师。名德宝。字月心。生于正德壬申腊之望日。其父吴氏。乃金台世袭锦衣也。师以父卒。锐自立。不乐嗣职。爱游佛地。因听华严。恍如破梦。乃卸世籍。为大比丘。历参南北知识三十馀人。然访隐者于西山。质单丁于破院。又莫计也。卒得道于龙泉聪禅师。出世。高座牛首圆通诸处。当是时。义学纷纭。禅宗落寞。而少室一枝。流入评唱。断桥一派。几及平沉。虽南方刹竿相望。率皆半生半灭。佛祖慧命。殆且素矣。师力弘法柄。随方建立。可行则行。否则默之。然铲邪劈胶。间不容发。即据室匡徒之辈。雕龙吐凤之俦。始与师抗。次与师游。终乃俛首。入煅死尽偷心。至于盘根固执三隅不反者。师不少假词色。图为孽生种草也。有庐阜五禅客。请曰。窃闻。和尚阐化多年。而得人未见其广。况今禅社萧然。异知殊见。茅塞宇内矣。师掌珠不展。其晚近何繇得入。伏冀。曲以垂慈。入草求人。以为何如。昔船子不得夹山。而药山宗风。不几扫土乎。师曰。诸公之言。不无可采。但无上佛祖心印。力荷者。毕世一人足矣。下迄曹溪。时英竞发。不得已。而印可亦不繇不如是而然也。山僧秖是任分。未敢越理穿凿。待彼自化。虽无人。未为多罪也。故师法幢所树不定何所。有龙象八人。常随师游。时号八杰。师尝于楚汉两间寓夏。新秋二日。衲子随侍。于金沙滩头地坐。四顾无人。忽有庞眉沙门。逼前庄立。朗声问曰。仁者。可识从上相承密论密义否。师。从容答曰。善来仁者。密则非论。论则非义。沙门乃以锡横肩。翘一足曰。是甚么义。师于地书更字酬之。又以锡画地。阔两胫立画上。复以锡横按。亚身而视曰。者是甚么义。师书嘉字酬之。又卓锡于地。两手叉腰翘一足。切齿怒目。作降魔势曰。是甚么义。师书之字酬之。又分手指天地。周行一匝曰。是甚么义。师书尤字酬之。又复进前一步。作女人拜。分手指两衲子曰。是甚么义。师书蚕字酬之。又绕师三匝作礼。立于师右。师书[佛/(佛*佛)/魔]字示之曰。会么。沙门拟对。师止曰。设到此地。复书[佛/(佛*佛)/魔]字曰。更须知有者个始得。沙门欢喜合爪。面师叹曰。咦。真摩诃衍萨婆若上士。振锡而去。二衲子惊喜曰。彼是何沙门。所为复是何义。师良久曰。还识么。俱对曰。不识。师曰。此乃应真圣贤。所呈金刚王变相三昧。及三昧王三昧。用来勘吾。然彼亦将有新證耳。又过潼关。礼熊耳祖塔。寺僧叱曰。憨拜空塔奚为。师指曰。空塔乎。曰。然。师曰。祖师聻。曰。携履西逝久矣。师曰。苍天苍天。师尝倒握拂柄。以示僧曰。会么。曰。某已识和尚做处也。师曰。你道荆州黄四娘。礼佛求个甚么。又僧问。打破镜。未审。作么生相见。师曰。惭愧杀人。僧顿领旨(即昙芝上座)。于是。江湖闻而慕之者虽切。然搆之者益稀矣。万历丁丑。燕京缁素建精舍。挽师归隐。师既谢游辙。门无杂宾。乃整齐先觉经纶。提掇古德纲目。或徵或赞。或判或颂。高巘晓霜。千江秋月也。又五年。悬衣大寂。阅世七十一。坐夏四十八。塔于京城西直门外高浪桥之北郊。署师正宗南行者。幻有传禅师也。代师阐化北之东台者。瑞峰和尚也。其卧隐于优昙苑者。幻也。老宿也。识者谓。济宗鼎峙。则师不负于龙泉矣。师前后所参尊宿。约出天奇之门。独于襄西得谒大觉圆。圆为海舟慈公之四叶。其腊高貌硕。词如截铁。因历举古公案。以诘师。师对无滞响。圆曰。若以诸方子当绝类。为不可测人。老僧却不然。再将烂熟底一则机缘问你。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大悟。且既不涉有无。良久亦是閒名。正恁么时。外道悟去。悟个甚么。师拟对。圆急掩师口曰。止。止。师顿契其机。即以偈献圆。圆大喜曰。奇哉。斯乃从上果地人语也。师住后。常道圆公之为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慧进。
字栖岩。
号止翁。
山西霍州灵石人。
姓宋氏。
生于元至正乙未年。
幼稚谙习佛语。
甫九岁。
遭兵失恃怙。
编荆孝养祖父母。
祖父母复没于草莽。
志慕出家。
礼邑元大云寺渐公。
落发执经。
繇洪武新恩得度。
入汴依古峰。
究通华严宗旨。
傍达唯识百法诸论。
意解心融。
众所钦服。
遂得法主之称。
太宗皇帝知之。
遣中官驰驿。
召至南京。
备问楞严大义。
应对称旨。
赐紫衣。
命住天界寺。
选俊秀僧徒从学。
更命于灵谷率高僧。
篹修三藏法数。
及随驾之北京。
居海印寺。
被诏。
领袖天下僧众。
于大明门外。
普度大斋。
越月。
演说三聚净戒。
利益幽显。
其斛顶幡竿。
并放异光。
赐玺书金襕衣。
升左觉义。
总督海内文学儒士高僧。
于海印经馆。
较大藏经。
因奏。
刊行藏教。
以辅治化。
当述诸序。
昭示遐远。
上从之。
亲制经序十三篇。
佛菩萨赞跋十二篇。
召至香殿赐坐。
赐梵相释迦。
刻丝观音。
水晶数珠。
七佛之偈。
谕曰。
依是修行。
升左阐教。
而先后遭遇。
凡十七载。
洪熙改元仁宗皇帝淘汰教职。
唯师独膺嘉奖。
敕曰。
佛氏以能仁为教。
化导愚类。
以阴翊皇度。
利安庶品。
总教事者。
必在得人。
不以轻授。
尔左阐教慧进。
究明宗旨。
严洁戒行。
简授兹任。
修习弥勤。
朕用尔嘉锡之敕命。
尔其益懋精进。
振乃宗风。
以称朕命。
钦哉。
宣德纪元宣宗皇帝。
待以国老。
赐毗卢冠织金磨衲。
诏于内翰。
因多官并僧众。
对写金字华严般若宝积涅槃四大部经。
尚膳供馔饮竣事。
灌顶净觉大国。
师奏请隆善开。
讲楞严会解。
听受缁素万馀指。
年弥高德弥邵。
耳。
目清明。
颜貌奇古。
性直而俭。
道旧荣国恭靖姚公国师。
译主光公。
讲经隐峰琮公。
独芳莲公。
月庭朗公。
高弟。
左阐教兼大兴隆住山广通。
万佛住山广辩。
鸡鸣住山广载。
戒坛宗师广严。
学徒。
左善世广议。
右觉义广铭。
承旨讲经道深。
馀不尽举。
而其世寿八十有二。
僧腊七十有三。
于正统元年闰六月。
示寂于庆寿丈室。
讣闻。
上遣礼部谕祭。
茶毗于阜城。
舍利灵骨。
立塔于浑河之西。
敕赐万佛山之原。
以褒异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6—1246 【介绍】: 宋僧。解州解县人,俗姓蔡,号万松老人。出家于邢州净土寺。嗣雪岩,构万松寺以居,潜志自修。通孔老百家之学,三阅藏教,恒业《华严经》。有《祖灯录》、《鸣道集》、《辨宗说》等。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行秀。
号万松。
河内人。
族蔡氏。
自幼不凡。
超然有出世志。
屡白父母求出家。
父母初难之。
然知终不可以世相夺。
因携送邢州净土寺。
礼赟允公为师落䰂焉。
具戒后。
决力参究。
即担囊抵燕。
栖憩潭柘。
过庆寿。
叩胜默老人。
老人曰。
学此道。
如锻金。
滓秽不尽。
精真不显。
观君眉宇间大有物在。
此物非一番寒彻。
不能放下。
子后自见。
不在老僧多言也。
师益厉精猛。
至寝食俱忘。
后至磁州。
参云岩满公。
遂于言下大悟。
曰得恁么近。
始知胜默为人处婆心切落草深也。
依雪岩二年。
尽其底蕴。
付僧伽黎。
勉以流通大法。
自是两河三晋之人。
皆饮师名。
法门隐然。
倚以为重。
明昌中。
章宗请入内庭说法。
亲奉锦绮大衣。
腋而升座。
自后妃以下。
皆从师受法。
罗拜位下。
各施珍爱。
普度会。
数日之内。
祥瑞叠见。
道猷远闻。
承安改元。
特诏住仰山栖隐寺。
寺先为世宗所建。
奉玄冥顗公为开山。
顗公。
故金国大禅老。
给田度僧。
虽极一时之盛。
然未大弘法音。
师登座一宣。
万指倾听。
以洞上孤冷不振之宗。
一旦得师而起之。
扶颓继绝。
功不在青华严下也。
次迁宝集万寿。
又移席报恩。
连住钜刹。
道化不少衰。
晚年退居从容庵。
幽林多暇。
评唱宏智百颂。
又著请益录。
踵碧岩之后尘。
开宝镜之重垢。
甚有补于宗门。
学者至今传习。
师天资敏利。
于百家之学。
无不淹通。
三阅大藏。
首尾熟贯。
虽座主老于翻检者。
不敢以汗漫欺。
李屏山居士。
著论弘宗。
人称。
使摩诘枣柏再出无以加。
然以日叩函丈。
受师启发者居多。
则师于法门树立宏矣。
后无疾而终。
年八十一。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行秀,字万松,姓蔡氏,河内解人也。
父真,才气俊爽,好善多能,雅信因果。
皇统初,宦游洛水,喜永年风物之盛,因而家焉。
秀年十五,即求出家,父母不能夺其志,礼邢州净赟,业五大部,试于有司,在选者二百人。
与老僧靖恩皆为众所属望,恩自以为不如,不能出其右。
秀闻而让之,试之日,独献律赋而归。
考官孙椿年读其文,乃大叹服,请冠其发而妻之以子。
秀拒之曰:“与其挂名吏曹,曷若取牃祠部。
”明年受具足戒,遂游燕,历潭柘、庆寿诸刹,晚归西刘村寺。
西刘村者,今广济寺也。
秀初出家时,参万寿胜默光禅师,半载无所入。
复于元沙未彻语有疑,行脚至磁州大明,请益雪岩满禅师,力参二十七日,于满言豁然大悟,满以衣偈付之。
旋还中都,居万寿。
金章宗景其道行,请入内廷,敷座说法,宫嫔罗拜。
普度会,香花阒咽,万众云屯。
复奉诏命住大都仰山,更移锡报恩、洪济。
元太祖庚寅,乃奉敕主万寿。
已而退居从容庵,幽室独处,冥然入定,心相俱清。
生平励行苦志,勤修弗倦,数典名蓝,发扬洞旨,宗风茀茀,动人神髓。
至是疲于津粱,盖将终焉。
至元元年丙午后四月四日示疾,七日,书偈别众,悠然坦化。
世寿八十有一,僧腊六十,建塔于西刘村寺前。
今乾石桥北砖塔是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常润。
字大千。
号幻休。
江西进贤黄氏子。
幼失二亲。
从父出游。
遂入佛牛山出家。
学摄心。
浮泛不得力。
誓遍参。
南询万松林公于径山。
折而入都。
听松秀二法师讲楞严。
至圆明了知处。
忽有省。
复谒大方莲公。
最后入少林。
参宗主小山书公。
言机相合。
如函盖。
究进之力。
日益精勇。
一日举洞山过水颂请益。
公诘之曰。
既不是。
渠毕竟是何人。
师于言下霍然。
以偈答曰。
若要识此人。
有个真消息。
无相满虚空。
有形没踪迹。
曾为佛祖师。
尝作乾坤则。
龟毛拂上清风生。
兔角杖头明月出。
公嘱令加护。
未几辞去。
公授之偈。
以少室相累。
师谢未遑。
及公归寂。
大众迎师于都门。
三辞不获已。
乃赴。
座下士百七人。
闻所未闻。
得未曾有。
咸谓宝镜重光。
先堂头付托得人矣。
尝游五台。
讲法华于寿明寺。
众见白光绕座。
偶行路次一精舍。
众沙门。
罗拜称祖师。
云。
昨梦伽蓝神扫门。
旦日祖师过此。
今师适来。
师笑曰。
祖师过去久矣。
师居堂头位。
且久卓然。
有古人之风。
大司马汪公道昆谓。
师魁然修硕。
容止庄严。
其向应如洪钟。
普度如广筏。
其砥波流如山立。
其随机而显化。
如珠走盘。
至其禀独觉。
觉群迷日孳孳然。
以道自任。
(云云)。
信非虚语也。
以万历乙酉岁四月示寂。
大宗伯陆公树声。
文其石以颂德。
释何清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何清。
云南人。
持明精进。
往见法王。
法王与授戒法密书。
大著灵德。
正统中。
奉诏从征麓川。
结坛行法有功。
天顺六年。
诏入对。
未几而化上遣礼部主事曾卓谕祭。
皇明通纪云。
命西僧尚师哈立麻于灵谷寺。
启建法坛。
荐祀皇考皇妣。
尚师率天下僧伽。
举扬普度大斋科。
十有四日。
庆云天花。
甘雨甘露。
舍利祥光。
青鸟白鹤。
连日毕集。
一夕桧柏。
生金色花。
遍于都城。
金仙罗汉。
化现云表。
白象青狮。
庄严妙相。
天灯导引。
幡盖旋绕。
种种不绝。
又闻梵呗空乐。
自天而降。
群臣上表称贺。
学士胡广等。
献圣孝瑞应歌颂。
自是上潜心释典。
作为佛曲。
使宫中歌舞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5—1342 【介绍】: 元僧。会稽人,字湛堂,号越溪。俗姓孙。四岁能诵经,世祖至元中出家,习法华诸经。英宗召至京师,校正《无量寿佛》等经,赐号佛海大师。历居杭之三天竺,预知终期,端坐而卒。有《金刚经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和《弥陀经句解》等。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
绍兴会稽孙氏子也。
父满母姜氏。
梦日轮从空而堕。
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师。
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
授以佛经即能成诵若宿习焉。
元至元丙子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
石门谓。
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教探律藏。
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
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
谒云梦泽法师于南竺普福。
泽一见深加器重。
历居清班要职。
因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
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
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
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书。
闻其国有事遂寝。
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丁未吴越大旱师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
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
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
至治辛酉驿召入京。
问道于明仁殿。
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
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
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
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
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
时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
事闻宠赉尤渥。
赐号佛海大师。
泰定甲子住上天竺。
九年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
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
自行无益世缘有限。
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
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
岁馀还越之佛果。
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昼夜。
屡感瑞应。
一日月旦众以常仪问讯。
师遽揖曰。
老僧向非急于退步。
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
今日则有明日恐无。
光阴其可把玩乎。
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
众为念佛。
止曰。
佛须自念。
明晨却送别。
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
阅世七十有八。
坐六十有四夏。
龛留七日颜貌如生。
全身窆于清泰塔院。
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
并行世。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会稽孙氏子也。
父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澄。
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授以佛经即能成诵。
元至元丙子,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
石门谓“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命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
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谒云梦泽于南竺普福。
泽一见深加器重,历居清要。
以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
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书,闻其国有事,遂寝。
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
丁未,吴越大旱,澄率众说法祷雨,上格苍穹,甘霖立应。
岁饥,民死无以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
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
至治辛酉,驿召入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
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
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
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
时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事闻,龙赉尤渥,赐号“佛海大师”。
泰定甲子,住上天竺,劬苦九载,不倦津梁。
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无益,世缘有限,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
”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岁馀,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书夜,屡感瑞应。
一日诘旦,众以常仪问讯,澄遽揖曰:“老僧向非急于退步,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今日则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
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
”众为念佛,止曰:“佛须自念。
”明晨却送别,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
阅世七十有八,坐六十有四夏。
龛留七日,颜貌如生,全身窆于清泰塔院。
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并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乌斯藏人。
僧人,藏人称为尚师。
永乐四年征至京,延见奉天殿,宠赍优渥。
五年,建普度大斋于灵谷寺七日,为帝、后荐福。
封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给印诰制如诸王。
又建斋五台山。
六年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