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法薰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方正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七
方正,东浙人,淳祐中为武翼郎,特差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兼本路马步军副总管、建康府驻劄。
见所撰《祭法薰禅师文》题署。
李镠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六四
李镠,尝为朝奉郎、宣州通判。
法薰禅师为方外友。
见《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211 【介绍】: 宋僧。广安人,俗姓王,字破庵。嗣华藏,历住卧龙、荐福、灵岩、穹窿、资福等寺,后为广寿慧云寺开山住持。六坐道场,皆王公巨卿所请,时甚荣之。
全宋诗
释祖先(一一三六~一二一一),号破庵,广安新明(今四川广安)人。俗姓王。幼丧父母,从罗汉院僧德祥出家。出峡依澧州德山涓禅师落发。遍参诸方,历谒沩山行、虎丘瞎堂远、净慈月堂昌、双林水庵、乌巨密庵等禅师。后归蜀,历住果之清居、梓之望川、夔门卧龙山咸平等寺。又出峡,历住常州荐福、真州灵岩、平江秀峰、临安广寿慧云、平江穹窿山福臻、湖州凤山资福等寺。宁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破庵祖先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宗性撰《行状》。 祖先诗,以辑自《语录》及他著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偈赞合为一卷。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祖先字破庵。
广安王氏子也。
幼岁出家力参祖道。
夜不安寝。
一衲随身。
闻密庵大弘临济之宗。
遂腰包参谒。
密庵知是大器深加锥拶。
一日密庵上堂示众。
忽有省。
后密庵住灵隐。
命师分座。
偶有道者问曰。
猢狲捉不住时奈何。
师曰。
用捉作什么。
如风吹水自然成文。
有讲楞严座主。
求示。
师说偈曰。
见犹离见非真见。
还尽八还无可还。
木落秋空山骨露。
不知谁识老瞿昙。
时有石田法薰参师。
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诘之。
对曰。
焦砖打破连底冻。
赤眼撞著火柴头。
师颔之。
后出世为嗣法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祖先,字破庵,广安王氏子也。
幼岁出家,力参祖道,夜不安寝,一衲随身。
闻密庵大宏临济之宗,遂往参谒,密庵深加勘发。
一日,密庵上堂示众,忽有省。
后密庵住灵隐,命之分座,偶有道者问曰:“猢狲捉不住奈何?
”先曰:“用捉作甚么?
如风吹水,自然成文。
”有讲《楞严》座主求示,先说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
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
”时有石田法薰往参,先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诘之,对曰:焦砖打破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
先颔之,后付以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5—1287 【介绍】: 宋僧。婺州人,号雪岩。嗣径山。历住潭州龙兴、湘西道林等寺。度宗咸淳五年主袁州仰山寺,名益彰。入元,年腊俱尊,元世祖优礼殷隆。
全宋诗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
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
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
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
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
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
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三卷。
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八一二三
祖钦(一二一五——一二八七),号雪岩,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一云漳州(今福建漳州)人。少出家,后师径山师范。出世历住潭州龙兴、湘西道林等寺。咸淳五年主袁州仰山,名益彰。入元,世祖优礼之。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见比丘明复编《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中华书局一九八八年版),参陈垣《释氏疑年录》卷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
预戒于本州广慈院。
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
又往太白投天目礼。
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
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
二十六年卒。
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
事见《语录》及《牧潜集》卷三《横川和尚塔记》,《续灯存稿》卷四、《增集续传灯录》卷四有传。
 释如珙诗,以辑自《语录》卷上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语录》卷下的诗编为第二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如珙。字子璞。永嘉林处士。娶宗正寺丞康公丕祖之女举三子。师其季也。生于宋嘉定壬午。处士。以师孩孤。狷洁不肉食。难养于俗。其季父。有为禅沙门者。名正则。年十五从其祝发。预戒后即行参访。初从石田于灵隐。及痴绝至。犹留从之。然终疑碍无入。闻天目礼禅师太白众盛。往投以疑。目察其可受。为举南山筀笋东海乌贼。师儗对。目随掌之。因忽有省。遂留给侍。国清断桥。明眼谨肯可求藏主得师。桥迁净慈。为第一座。桥尝言。第一座有行解。可师表宰相。乃以师领雁山灵岩禅寺。说法嗣天目。师疾宗唱之滥古响。瘖郁于可不可。白黑无所讳。为提拈赞示。必崖耸标立。务特起以映于古。不少牵避于俗好恶。其辩强自胜若此。然与人语嗫吻。促刺不敢出。视之巽愿人也。其蓄众慈以诚。不为衔勒威控之术。或面诤抗倔不逊旁听皆愤。师终无所罚。更收拭进。使之不以忤己为衔。人始嫌其不威。久而怀之。举迁能仁。丙子之乱。乃归放牧寮。辞病闭卧。不应外。至元二十年。忽有旨。授师育王广利禅寺。师愕眙。谓非己。疑拒累月乃受。盖有奏于上者。而不以告。其迁能仁亦然。自公选道废。位以求得。惟师皆自至。时论荣之。师既引宗据祖。屏遏今学。年渐岁炙。以取慕信。当教法衰残。诸老师物故。学者无所往。皆聚于师。故季年声实喧震。倾撼天下。然师未尝以望誉怙挟。慢略细故。虽瓦埏木植。羹𦵔辛咸。碎屑之间。即众所资仰。必尽其虑力。咸有迹可观述。凡六年乃退。前退之岁。为藏穴寺侧。曰此庵。将没造曰。吾旦日行矣。归坐。书所以诀众者而化。年六十八。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也。师朴。外少饰中凝不杂。能持坦坦。不变于怒喜怨爱。晚居能仁育王。道益光。师亦惧于无传。讲诱孜孜。未有厌位。却众嗜闲意。或迫而欲之则忻然。避脱弃比毛秕。不以进退顺通怀虿芥。弟子禀遗诫。窆全身于塔。师自预为塔铭及诀众语。与所说法。有录。高安释圆至。序而行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如珙,字横川,姓林氏,永嘉人也。生有特性,不尝肉食,叔父正则乃为之落发。初见石田于灵隐,时国清断桥延典藏錀。及迁净慈,命为首座。元至元十年,有旨授珙育王,懋畅宗风,行修精实,指示法门,深入玄妙。敩人行履,自明去来。一日忽自谓曰:“今年六十六,死日将至,火之乎,土之乎?”西堂唯庵贯云:“古鄮山中有一片地,荒草凄然,足安舍利。”因叠石为塔,而自铭焉,词曰:“天生一穴,藏我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结个葫芦挂赵州壁,永脱轮回起三世佛。”将殁,书诀而化。时至元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