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铨

相关人物:共 31 位
共 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慧观。
别号息庵。
胡忠简公铨之后也。
依青原虚白镜公为沙弥。
青原深山中乡。
先生陈宗舜。
时来寓静。
师事之甚谨。
日暮受教。
繇是博通文学。
既长。
剃落游方。
从名德启发。
沛然有所悟入。
拄杖之迹。
几遍寰中。
居蜀最久。
蜀献王供养之。
尝曰。
此真道人也。
府寮多老成名士。
皆下礼于师。
正统改元。
初至北京。
尊信者合力。
建一刹于城之东北隅。
居之。
参谒问道者。
履满户外。
一日杨东里。
造其室见函香施供相继踵。
因戏之之云。
如日中一食。
树下一宿何。
师徐曰。
学人假是致其诚。
吾不可却。
公何异焉。
及入视之。
萧然无长物。
忠简公
及杨忠襄。
杨文节。
胡刚简四公。
遗像在焉。
东里又云。
不犹滞于相乎。
师曰。
之数公。
名德相高。
皆山川之毓灵。
国家之元气。
且胡杨世好。
是四纸。
吾先人所宝。
吾敢忽诸。
东里叹曰。
师好贤重德如此。
岂寻尝离伦绝类。
自诡欺世。
以为高者之伦哉。
未几坐脱去。
善信塔而祀之以屋。
有语录一帙。
东里为书其首行之。
欧阳彝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3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元鼎。
与兄欧阳弇、欧阳弈、欧阳弁俱有文采,时称四杰。
孝宗隆兴间,胡铨措置海盗,彝为谋划要策。
文笔素豪,尤喜为诗,生平著述总六十卷,其中《愤世疾邪书》,尤为人传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175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季永,小字苏郎。
胡铨长子。
年六岁,随调新州,已能背诵《春秋》,诗人陈元忠目为《春秋》生。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侍父归庐陵,讲道家塾,学有家法。
孝宗隆兴初补右承务郎。
中类试,调监淮西江东总领所太平惠民局兼监行宫杂卖场。
全宋诗
胡泳(一一三八~一一七五),字季永,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铨长子。孝宗隆兴初补右承务郎。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调监淮西江东总领所太平惠民局兼行宫杂买场。淳熙二年卒,年三十八。事见《周文忠集》卷三二《承务郎胡君泳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三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邦钥,字伯固,缙云(今属浙江)人。
孝宗淳熙初朱熹提举江西常平,道经缙云,邦钥与兄邦衡同师事之。
后出为东南第四正将。
清道光《缙云县志》卷一一《陈邦衡传》附。
程宏靖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一五七
程宏靖,字士和,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东北)人。
程瑀子。
淳熙中为江西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
胡铨《程公(瑀)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及所撰《葬玉岩隐君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72 【介绍】: 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
徽宗政和八年进士。
为茶陵丞,有能政。
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
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
桧死,许自便。
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
乾道中除直敷文阁。
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
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全宋诗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
宣和末年退居乡里。
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圭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
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
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
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
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
八年,卒,年九十三。
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
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
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圭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
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全宋文·卷三四○六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
政和八年登进士第,调衡州茶陵丞。
宣和末弃官归,教授乡里。
绍兴中胡铨因上疏乞斩秦桧罢和议安置岭南,庭圭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官中事」之句,指桧也,坐是除名流辰州。
桧死,许自便。
孝宗召对便殿,除直敷文阁。
乾道八年以疾卒,年九十三。
著有《卢溪文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论语讲义》五卷、《语录》五卷、《杂志》五卷、《沧海遗珠》五卷、《方外书》十卷、《校字》一卷、《凤停山丛录》一卷。
见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胡铨《王公墓志铭》(《卢溪文集》附录),《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2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伯寓,号愚翁。徽宗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钦宗即位,拜左正言,极言时弊,请黜免徐处仁、吴敏、唐恪等。高宗即位,迁给事中,疏言皆切时务。进兵部尚书。因议论宋金关系不专主和,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旋称疾提举宫观。有《论语说》、《周礼仪》、《饱山集》等。
全宋诗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宇,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
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上舍试第一,累官校书郎。
钦宗时除左右正言。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点江东刑狱。
二年,拜给事中,再度出复。
四年,知抚州。
历知严州,宣州。
十二年,除兵部侍郎兼侍读。
十三年,拜兵部尚书,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一五○),称疾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
有《饱山集》六十卷,已佚。
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八胡铨《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县,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
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授承事郎、太学博士。
钦宗时除右正言,极言时病。
高宗即位,召为太府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
出知抚州,提举宫观。
复入兼侍读,除兵部尚书。
秦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
复提举宫观。
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
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
著有《论语说》、《论语集解》、《周礼义》、《尚书说》、《谏垣论疏》、《奏议》、《黄门忠告》、《经筵讲读》、《三朝对语》、《资善堂口义》、《饱山集》等。
胡铨《宋龙图阁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广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赠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
简称《程瑀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约1175 【介绍】: 宋福州长乐人,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
徽宗政和、宣和间,以词名。
钦宗靖康元年李纲任亲征行营使,为属官。
南渡后耻与秦桧同朝,弃官归。
高宗绍兴中因作送胡铨及寄李纲词,激怒桧,除名。
有《归来集》、《芦川居士词》。
全宋诗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
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为陈留县丞。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
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
高宗建炎中起为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
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
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
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
元干为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为《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
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为《芦川归来集》十卷。
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为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为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
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词学图录
张元干(1091-1170) 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福州人。辛派词人先驱。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全宋文·卷四○○五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福)人。
政和中以太学上舍释褐。
靖康初为李纲行营属官,抗击金兵。
南渡后官至将作少监。
耻与奸佞同朝,四十一岁遂致仕。
绍兴中,坐以词送胡铨,得罪除名。
绍兴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
见王兆鹏《张元干年谱》(南京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元干工诗词,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一卷(存)。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弥正,字似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长乐(今广东五华)人。徽宗宣和二年(一一二○)释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建昌军学教授。五年,除秘书省正字,充点检试卷官,兼史馆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六、八五、九○、九一)。七年除著作佐郎(同上书卷一一五)。官终朝奉大夫。事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八、《南宋馆阁录》卷七。
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李弥正,字似表,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弥逊弟。
宣和二年释褐。
绍兴二年与胡铨等校勘《神宗实录》。
五年为秘书省正字。
尝为建昌军学校教授,终朝奉大夫。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三、选举二○之四、选举二九之二四,《宋元学案》卷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胡矩,字仲方,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铨孙。孝宗淳熙间监庆元府比较务。十四年(一一八七),摄象山县(《宝庆四明志》卷二一)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兼检详诸房文字。宁宗开禧间知萍乡县(清同治《萍乡县志》卷八)。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为枢密副都承旨。八年,权工部尚书。十二年,出知福州。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拜兵部尚书。二年,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致仕。事见《宝庆四明志》卷一、《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七附传。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六四六○
胡矩,字仲方,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胡铨孙。
淳熙间兼庆元府比较务,摄象山县。
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淳熙十二年官工部尚书,改兵部,出知福州。
宝庆二年除焕章阁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见《宋史》卷四○、三七四、四一○、四一九、四三六,《宝庆四明志》卷一,《宋元四明志校勘记》,《宋诗纪事》卷六一,《福建金石志》石一○。
共 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