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焘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商,生平不详。
与李之纯、梁焘等人同时(《中州题咏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许昌人,字仲弓。
王陶子。
少从司马光学,超然无意仕进。
所为诗,静深婉丽。
哲宗元祐初,梁焘荐于朝,为藉田令。
后守信阳,谢归。
卒时遗命不为铭文,自志其大略纳之圹中。
全宋诗
王实,字仲弓,许昌(今属河南)人。
陶子。
未冠,从司马光学。
哲宗元祐初,因梁焘荐为藉田令。
徽宗崇宁初,知信阳,辞官归。
靖康南渡,卒于鄂之咸宁。
民国《许昌县志》卷一二有传。
全宋文·卷二五六二
王寔,字仲弓,颍昌府(治今河南许昌)人,陶子。
未冠,从司马光学,超然不以仕宦进取为意。
元祐初,梁焘荐于朝,为藉田令。
崇宁中守信阳,谢事挂冠。
靖康南渡,卒于鄂之咸宁。
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094 【介绍】: 宋建昌人,字温伯。
曾以字为名,别字圣求。
仁宗皇祐间进士。
神宗熙宁中,历编修中书条例、知制诰、御史中丞、翰林学士。
有文名,一时制作,独倚其力。
哲宗立,一夕草制二十二。
进翰林学士承旨,撰《神宗实录》。
梁焘所劾,出知亳州。
哲宗亲政,首陈绍述之说,拜尚书左丞。
全宋诗
邓润甫(一○二七~一○九四),字温伯,曾以字行,别字圣求,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江西诗徵》卷七),为上饶尉、武昌令。神宗熙宁中,除集贤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谏院、知制诰。擢御史中丞,迁翰林学士。落职知抚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杭州。四年,徙知成都府(《乾道临安志》卷三)。哲宗立,进翰林学士承旨,修撰《神宗实录》,为吏部尚书。出知亳州、蔡州,移知永兴军。元祐末,为兵部尚书。绍圣元年,拜尚书左丞,卒,年六十八。《东都事略》卷九六、《宋史》卷三四三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五七八
邓润甫(一〇二七——一〇九四),字温伯,尝避讳以字为名,别字圣求,后皆复之。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皇祐进士,历上饶尉、武昌令。熙宁中,为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中书户房事,除集贤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谏院、知制诰,擢御史中丞。迁翰林学士,为蔡确所陷,落职知抚州,移杭州、成都府,召复翰林学士。哲宗立,进翰林承旨,修撰《神宗实录》,为吏部尚书。出知亳州,复召为承旨,除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出知蔡州,移永兴军。元祐末,以兵部尚书召。绍圣初,拜尚书左丞,无何暴卒,年六十八,谥安惠。《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会稽人,字子敦。通经学,长于训诂。初为国子监直讲,同知礼院。神宗熙宁初,帝以其喜论兵,诏编《武经要略》,且问兵事,遂条十事以献。哲宗元祐中,擢给事中,拜河北都转运使。历刑、兵、吏三部侍郎兼侍读,为翰林学士。绍圣初,以龙图阁学士知定州,徙应天、河南府。坐事夺职知歙州。又以附会党人,斥饶州居住。卒年七十二。
全宋诗
顾临(一○二八~一○九九),字子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仁宗皇祐中举说书科,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同知礼院。神宗熙宁初,诏编《武经要略》。出权湖南转运判官,提举常平,罢归。改同判武学,开封府推官,请知颍州。入为吏部郎中、秘书少监,以直龙图阁为河东转运使。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擢给事中。出为河北都转运使,复以给事中召还。历刑、兵、吏三部侍郎兼侍读,为翰林学士。绍圣初,以龙图阁学士知定州,徙河南府。后夺职知歙州,又以附会党人,斥饶州居住。元符二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年七十二。《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三
顾临(一○二八——一○九九),字子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皇祐中举说书科,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同知礼院。
神宗朝历任湖南转运判官、开封府推官、知颍州,入为吏部郎中、秘书少监,以直龙图阁为河东转运使。
元祐二年,擢给事中,以天章阁待制出为河北都转运使。
历刑、兵、吏三部侍郎兼侍读,元祐七年授翰林学士。
绍圣初,以龙图阁学士知定州,徙应天、河南府。
为郭茂恂所劾,夺职知歙州,后斥饶州居住。
元符二年卒,年七十二。
尝与梁焘合撰《总戎集》十卷。
见《宋史》卷三四四本传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四、五○九。
宋登科记考
字子敦。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皇祐五年(1053年)登诸科。登诸科,授国子监直讲。历给事中,吏部侍郎。职至龙图阁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 【介绍】: 宋邵武人,字安中。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神宗时累迁御史中丞。
哲宗即位,除翰林学士,以承蔡确、章惇风旨,排击正人,为言官论罪,出知越州,历徙五州三府。
绍圣初,复召为御史中丞,上章言司马光变更新法为罪,极论吕大防、刘挚、梁焘垂帘时事,乞正典刑。
拜尚书右丞。
以论救邹浩,罢知亳州。
徽宗立,复拜尚书右丞,寻罢。
全宋诗
黄履,字安中,邵武(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调南京法曹。擢监察御史,改崇政殿说书兼知谏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同修国史。迁御史中丞。哲宗即位,为翰林学士。出知越州,历知舒、洪、苏、鄂、青州,江宁、应天、颍昌府。绍圣初,拜尚书右丞,罢知亳州。徽宗立,召为资政殿学士兼侍读。晚年提举太一宫,卒。《东都事略》卷九六、《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
黄履(一○三四——一一○一),字安中,邵武军邵武县(今福建邵武)人。嘉祐六年进士。熙宁中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擢崇政殿说书兼知谏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同修国史。元丰中迁翰林侍讲学士、礼部尚书;六年,为御史中丞。哲宗即位,徙翰林学士。论者指为蔡确、章惇党,贬龙图阁学士、知越州;再降天章阁待制,历知五州三府。绍圣初,召复龙图阁学士,为御史中丞,排击吕大防等元祐大臣。四年,拜尚书右丞。元符中,以为邹浩辩护罢知亳州。徽宗立,复召为尚书右丞。以病求去,加资政殿大学士。建中靖国元年十月卒,年六十八。《宋史》卷三二八有传,又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九、礼四一之四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高邮人,字君孚。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哲宗元祐初为监察御史,多所建明。尝比苏轼于王安石,谓其德业器识不足,不可使辅佐经纶,时论讥其失言。历侍御史、中书舍人,累官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绍圣间坐劾,累贬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卒年六十二。有《孙公谈圃》。
全宋诗
孙升(一○三八~一○九九),字君孚,高邮(今属江苏)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清雍正《高邮州志》卷七)。历盱眙主簿、泰州判官、真定府路安抚司勾当公事。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为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四),迁殿中侍御史,出知济州。踰年,提点京西刑狱。召为金部员外郎,复拜殿中侍御史,进侍御史,擢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以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哲宗绍圣初,削职,知房州、归州,累贬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元符二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六),年六十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有《春秋传》若干卷(宋杨时《龟山集》卷二五),已佚。居汀州时与刘延世语时事,延世录为《孙公谈圃》三卷。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九
孙升(一○三八——一○九九),字君孚,高邮军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治平二年第进士,签书泰州判官。
哲宗立,为监察御史。
朝廷废新法,颇与其力,迁殿中侍御史。
元祐二年五月,执政以其附会梁焘,出知济州。
踰年,提点京西刑狱,召为金部员外郎,复拜殿中侍御史,进侍御史。
元祐六年,由起居郎擢中书舍人,以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
绍圣初,被劾削职,知房州、归州,贬水部员外郎,又贬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卒。
徽宗时名入元祐党籍。
著有《孙公谈圃》三卷(存)及《春秋传》若干卷。
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参陆心源《元祐党人传》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1105 【介绍】: 宋广安军人,字处厚。
上舍及第。
调成都府教授。
擢监察御史。
哲宗绍圣初为谏议大夫。
与蔡京治章惇、蔡卞所构同文院谤狱,诬司马光、刘挚、梁焘等人将谋废立。
迁御史中丞。
审阅元祐诸臣陈说新法不便书牍,被祸者七八百人。
徽宗时,以宝文阁待制知潭州,寻放归田里。
蔡京为相,复任工部侍郎、兵部尚书。
崇宁二年,同知枢密院事。
平生数陷忠良,人目为奸佞。
全宋诗
安惇(一○四二~一一○四),字处厚,广安军(今四川广安)人。上舍及第,调成都府教授。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擢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八)。哲宗初政,罢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历夔州、湖北、江东三路。绍圣初召为国子司业,改右司员外郎。四年(一○九七),权吏部侍郎,迁右谏议大夫(同上书卷四八九、四九二)。元符元年(一○九八)为御史中丞(同上书卷四九七)。三年出知潭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寻放归故里。以郊赦复官,提举太平观。起知滁州,召为兵部尚书。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拜同知枢密院事。三年,卒(《宋大臣年表》),年六十三。事见《东都事略》卷九七,《宋史》卷四七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二
安惇(一○四二——一一○四),字处厚,广安军(治今四川广安)人。上舍及第,调成都府教授,擢监察御史。绍圣初,迁谏议大夫,诬司马光等大逆不道,再迁御史中丞。又鞫邹浩事,被祸者七八百人,天下怨疾。徽宗恶之,乃以宝文阁待制知潭州,寻放归田里。蔡京为相,复拜工部侍郎、兵部尚书。崇宁二年除同知枢密院事,次年卒,年六十三,赠特进。见《宋史》卷四七一,《东都事略》卷九七本传。
吴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晞远。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调潞州上党簿。
梁焘、张商英荐知虔化县,通判永州。
未几告老。
卒年七十四。
有《诗解》及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01 【介绍】: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
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
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
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
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
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
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
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
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
论诗推服黄庭坚,多苦吟之作,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
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
全宋诗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为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托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为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馀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为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著由门人魏衍编为《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为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为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词学图录
陈师道(1053-1102) 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今徐州)人。16岁师曾巩。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师道至南京送行,以擅离职守,被劾去职。不久复职,调颍州教授,时苏轼任颍州太守,希望收为弟子,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辞。师道于词颇自推许,自称"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书旧词后》)。门人魏衍为其编《后山集》,集中诗 6卷,文14卷。《诗话》、《谈丛》别自为书。有《后山长短句》。
全宋文·卷二六六四
陈师道(一○五二——一一○一),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十六,从曾巩受业,巩大器之。熙宁中,王氏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元丰中,曾巩典五朝史事,荐其为属,朝廷以白衣难之。元祐初,以苏轼等荐,起为徐州教授,未几除太学博士。言者谓在官尝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教授颍州,又论其进非科第,罢归,调彭泽令,不赴。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五十。师道高介有节,好学苦志,于诸经尤邃《》、《》。为文精深雅奥,又喜作诗,自云学黄庭坚。所著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见本集卷一五《御书记》,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后山诗注》卷首),《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阳武人,字和叔。登进士第。曾从程颢学。以荐为崇文院校书,因非议新法,被贬七年。后复官,历著作佐郎、职方员外郎。哲宗绍圣初,累官御史中丞,助章惇、蔡卞,诬谤宣仁太后,排斥元祐诸人。蔡京入相,为泾原经略安抚使,所谋皆迂诞,夺职。久之,复显谟阁待制。卒年七十。
全宋诗
邢恕,字和叔,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人。早年从二程学,举进士,补永安主簿。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崇文院校书,忤王安石,出知延陵县;十年,复为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元丰二年(一○七九),为馆阁校勘(同上书卷二九八)。谄事蔡确,累迁职方员外郎。哲宗即位,除起居舍人。元祐四年(一○八九),蔡确败,贬永州监仓(《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哲宗亲政,知青州,召为刑部侍郎,累迁御史中丞。元符中出知汝州。徽宗即位,贬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居均州。崇宁三年(一一○四)蔡京当国,起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以谋略乖方,徙知太原等州府,未几夺职。卒年七十。《东都事略》卷九九、《宋史》卷四七一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一八二一
邢恕,字和叔,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西)人。
从程颢学,登进士第,补永安主簿,以吕公著荐,得崇文院校书。
因语新法不便,出知延陵县,浮湛七年,复为校书。
历馆阁校勘、史馆检讨、著作佐郎,进职方员外郎,趋附宰相蔡确,交结章惇、黄履,人目之为四凶。
哲宗立,迁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黜知随州,改汝襄、河阳,责监永州酒。
绍圣初,擢宝文阁待制、知青州,累迁至御史中丞,诬宣仁后有废立谋,历诋梁焘、刘挚,将陷诸人于族罪。
与章惇相互攻讦,终为惇所陷,出知汝州。
徽宗时蔡京当国,起为鄜延经略安抚使,改泾原,擢至龙图阁学士,以处置迂诞,连徙并夺职。
久之,复显谟阁待制,卒,年七十。
天资反覆,为司马光客即背光,附章惇即背惇,至与蔡京等为腹心则之死弗替。
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有传。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