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迦牟尼佛

相关人物:共 119 位
共 1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诗,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为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于他书者辑为第三卷。
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俗姓李,邛州(治今四川邛崃)人。年十四受具戒,依太平演道得大悟,后历主崇宁万寿、龙门、褒禅等名刹,归隐于蒋山。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著有《圆融礼文》、《普门礼文》等。见李弥逊《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筠溪集》卷二四)。
僧宝正续传·卷第三
禅师讳清远。
生李氏。
蜀之临邛人。
出家。
十四具戒。
尝依毗尼师究其说。
因读法华经。
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持以问。
讲师莫能对。
乃曰。
义学名相。
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捐旧习。
南游江淮间。
遍历丛席。
闻舒州太平演道者为宗师第一流。
往造其室。
演一见深奇之。
谓可以弘持法忍。
壁立不少假。
冀其深造。
师栖迟七年。
未尝妄发一语。
一日因拨火。
忽有省。
即说偈曰。
深深拨有些子。
平生事只如此。
由是洞彻超诣。
机辩峻捷。
莫敢当锋。
衲子争归之。
师益静默自晦。
不自为得。
隐居四面山大中庵。
属天下新崇宁寺。
方择人以处。
舒守王涣之迎师住持。
未几引去。
会龙门虚席。
遂补焉。
示众曰。
学道之士。
有二种病。
一骑驴觅驴。
二骑却驴了不肯下。
且如骑却驴了更觅驴。
可杀是大病。
龙门向道不要觅。
灵利人。
当下识得。
除却觅底病。
狂心遂息。
既识得驴了。
骑却不肯下。
此一病最难医。
龙门向道不要骑。
你便是驴。
尽大地是个驴。
且作么生骑。
你若骑。
管取病不去。
若不骑。
十方世界廓落地。
此二病一时去。
心下无事。
名为道人。
所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
泉云。
平常心是道。
州从此顿息驰求。
识得祖病佛病。
无不透得。
后来遍到诸方。
莫有出其右者。
盖缘他识病。
又曰。
释迦老子在什么处。
自云。
作么。
复云。
达磨大师在什么处。
自云。
只在且作么生。
说个只在底道理。
也不妨难明。
若于斯明得。
始知正法常住。
禅僧家多分只道那举处便是。
你若身坏命终时。
若病说不得时。
又作么生。
须是證入始得。
不见。
僧问德山。
从上诸圣。
向甚么处去。
山云。
作么作么。
莫是作么便是诸圣么。
你诸人若不将言语会。
便落他声响流布。
纵饶不落声响言句。
便落他无言无说处。
此事实无。
你意解卜度。
若存一丝毫。
便成趣向于己疏也。
直饶你将玄机妙义去。
合他决定合不著。
若总不思量。
亦不可。
须是亲證始得。
明见无疑。
又曰。
有般宗师向人道。
莫作计较道理。
开口便没交涉。
与他不相应。
也去空劫已前认取。
都无言说。
又有一般宗师向人道。
痴汉你这一段因何不会。
先将自心做个窠臼。
然后将心去取證。
唤作钉桩了。
绕桩走便恁么。
流传将去。
便恁么承当去。
敲床竖拂用将去。
唤作将心用心。
一似坐个气毬相似。
有甚安乐处。
又似虾蟆努气相似。
你恁么见解。
面前一似黑雾罩定了也。
师居龙门十有二年。
道风大振。
四方学者皆曰。
吾必师龙门。
由是云集座下。
居无所容。
师应机酬酢。
未尝有勌色。
示曲折数篇。
学者聚而编之。
名曰心要。
其略曰。
不应于无际中立分限。
若立分限。
是无际空乃自随。
所以解空者无空想。
若人以言语名状心。
终不得心。
不以言语名状心。
亦不得心。
言语本是心名状之故。
不得也。
无言语本是心不名状之故不得也。
种种会当。
皆不与自心契。
上祖曰。
默契而已为若此。
又曰。
道若为达。
但无妄念耳。
若人知是妄念。
作意止之者。
见有妄念故也。
见有妄念作意观照。
令是正理亦见。
有妄念也。
知妄元是道。
乃无妄焉。
故达道乃无所得也。
又曰。
證者绝能所也。
非别有玄理。
在寻常日用处。
如见色时是證时。
闻声时是證时。
饮水食粥时是證时。
一一绝能所。
此非久习不假薰炼。
盖见成之事。
世人不识。
名曰流浪。
故云唯證乃知难可测。
又曰。
学道者明知有是事。
何故不得旨而长疑。
盖信未极。
疑未深也。
唯深与极。
若信与疑。
真是事也。
不解如此返照。
遂迷乱。
不知由绪。
困踬中途。
能自返省。
更无第二人也。
既曰此事。
又岂更知耶。
知是妄虑。
此事则不失也。
又曰。
道不止说与示而后显。
盖体自常露。
说示者方便道用耳。
省悟者亦暂时岐路也。
或因说而證。
或因示而入。
或自觉触以知归。
终无异事。
别得至心源而止也。
又曰。
人言悟了方修此。
属对治门。
虽禅门亦许以正知见治之。
若论当人。
即不须若是也。
又曰。
人不识问。
遂依来问而答。
不知乃自问耳。
欲答谁邪。
人不识答。
遂依言起见。
不知乃自答耳。
何有旨趣邪。
故曰。
总是你好看好看。
又曰。
从上来有二种方便。
有真实方便。
所谓说无有间。
有善巧方便。
所谓妙应群机。
若从真实方便。
得入不假思量。
性自神解。
求无有退。
妙用河沙也。
若从善巧方便得入。
得坐披衣。
向后自看始得。
未可将为究竟。
此二种方便。
皆一法也。
不可须臾有失。
学者思之。
又曰。
悟心见性。
当如雪峰玄沙。
履实践真。
当如南泉赵州。
今时学者。
但以古人方便为禅道。
不知与古人同参也。
十二时中。
学道无顷刻弃舍。
此人纵未得入。
念念已是修行也。
寻常说修行。
不过三业六根清净禅门。
更不必如是。
何故禅定之门。
念念与智波罗蜜平等。
一切处自无过患也。
久久心地通明之日。
从前并得满足。
名一行三昧。
今时人全无定力。
复不开智眼。
所以机缘语句。
只成诤论。
生灭心行。
夫禅学不是小小。
未用超佛越祖得了要超。
亦不难也。
政和末。
道行闻于朝。
有旨移和州褒禅山。
岁馀以疾辞。
时圜悟禅师住蒋山。
与师友爱素善。
因往依之。
尝著三自省察。
丛林共高仰之。
复以近世问话者。
不知伸问致疑咨请之意。
后生相承。
多用祝赞语。
或奉在座官员。
或庄严修设檀信。
俱无衲子气味。
师深恶之。
诫曰。
夫问话者。
激扬玄极。
不在多进语。
三两转足矣。
贵得生人信。
不致流荡取笑俗子。
又曰。
诸方老宿临终必留偈辞世。
世可辞耶。
且将安之。
宣和二年冬至前一日。
饭食讫。
整衣趺坐。
合掌怡然而逝。
春秋五十四。
坐四十夏。
门人奉灵骨舍利。
葬龙门之灵光塔。
师风仪秀异。
操守严正。
性淡泊寡言。
笑动有规则。
学者瞻形仪而服膺。
其为教。
疏通广大。
剀切禅病中衲子之心。
至入室提纲。
则绝蹊径。
离文字。
亦不滞乎空荒漫诞之说。
其徒非大有契證。
不妄许可。
平居以道自任。
不从事于务。
尝曰。
长老端居丈室。
传道而已。
与士大夫游。
不为利屈。
道合则忻然造之。
不尔虽过门。
或不得见。
君子以是高之。
枢密邓公洵武。
奏锡命服佛眼之号。
左司陈公瓘见师法语。
叹曰。
诸佛心宗。
众生性海。
远公涵泳深矣。
与灵源禅师少友善。
其趣尚施设略相似焉。
有三会广语偈颂数万言。
行于世。
赞曰。
圜悟佛眼同出东山之门。
为临济十世孙。
圜悟固已名盖天下。
佛眼则精深醇粹。
克荷正传。
殆与圜悟连衡而并驱。
学者疑其旋设异乎圜悟。
或谓龙门尝与灵源处。
而渐习使然。
呜呼是何言之陋哉。
盖尝三复龙门之录。
观其指示心法。
辩如百丈黄檗。
作为偈句。
词如汾阳雪窦。
悟门超极。
不愧雪峰玄妙。
履践明验。
端如南泉赵州。
真一代之大宗师也。
彼以颊舌为禅而欺世每生者。
乌足与识龙门灵源相契者哉。
要其所以不为圜悟者。
譬如韩柳文章。
世之悦韩者固多。
然子厚非深识博雅之士。
则不能窥其缊奥。
此所以万世之下不凝并驱而为韩柳也。
由是而观。
二公之后。
抑可见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通朗,字明照。
姓杨氏,崇宁人。
母季氏,梦僧追虎入室,惊觉而娩,心异之。
幼时随母入法忍寺,见尊者挖心出佛像,指问何人。
母告曰:“心中有佛故。
”对曰:“儿心亦然。
”稍长,即思出尘,礼普照寺普荣披剃。
道光癸卯,赴昭觉,道公见而器之,付正法眼藏。
备历执事,调护水利,报效输将,弗殚艰险,几二十年,愿力甚钜。
其职西堂时,已建成都准提阁殿宇。
同治癸酉夏,继主昭觉,勤俭自持,清偿积逋,为数巨万。
甲戌以后,重葺天王殿、五岳宫,修治北路官道塔院,彩绘庄严,足人信仰。
戊寅翻刻《释迦》,以宣佛果。
一时名公巨乡皆为莲社。
制府丁公稚璜,尝相过从,若有夙契,偶至方丈,问曰:“此为丈室,和尚又在何处?
”朗曰:“制府今在何处?
”相视辗然,又问:“坐禅如何?
”朗曰:“随时而坐。
”曰:“坐时如何?
”曰:“前有龙眼桥,后有威凤山,中间方丈室。
”复以拂子一拂,云:“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丁公曰:“真善知识也。
”嗟叹者久之,为奏颁“龙象神通”题额赠之,以表异焉。
廉访如公,亦深于禅宗者,闻丁公言,造寺咨厥要旨,且问:“如何是究竟法?
”朗曰:“得安乐时即安乐。
”如公笑曰:“恁般安乐?
”朗曰:“廉访自能分晓。
”如公不禁怃然曰:“昨与丁公言,深得禅中三昧,殆不虚也。
”乃携手上经楼,问:“此楼创自何人?
”曰:“康熙时修自丈雪。
”曰:“可重建矣。
”朗曰:“早有斯志,但力未足耳。
”公举一茎草建梵刹竟之旨,朗曰:“释谛须实地。
”公首肯,助银三千两成之。
一日自云:“佛诞之后,即吾归期。
”时光绪乙酉四月十七日丑时,大众闻佛声西去,寿六十五,腊五十八,得戒弟子千馀人,得法者二十四人。
朗性刚直,操行坚决,智慧皆从阅𠪾中出,人目为“伏虎再来”云。
僧智江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8 【介绍】: 五代时僧。幽州三河人,俗姓单。家本富族。唐昭宗天复中往五台山梨园寺纳木叉法。精练《净名》、《上生》二典。后梁末帝龙德元年于商丘开元寺讲名数一支,精义入神。后居宋州广寿院。有《瑞应抄》。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幽州三河南管。
单氏子也。
家赡足伯仲皆游侠。
无所成就。
而江独服善好义。
深慕空学。
唐乾宁四年。
江甫十五岁。
即往盘山感化寺。
求薙落为沙弥。
天复三年。
受具于五台之梨园寺。
学通净名上生等经。
梁龙德初。
讲名数于商丘之开元寺。
著瑞应钞。
门人共传习之。
唐同光初。
乃居宋州之广寿院。
缔构堂宇。
轮奂可观。
复塑弥勒释迦二尊像。
十六罗汉像。
缋饬殊胜。
显德五年。
孟秋。
俄遘疾以卒。
享寿七十四。
方属纩时。
或睹天人填拥。
若迎导状。
议者以为江畴昔誓生兜率之验也。
吏部员外郎李铉著塔铭。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智江。
俗姓单。
幽州三河南管人也。
本富族游侠之子。
虽乘竹马厌回火宅之门。
乍玩沙堆好作浮图之制。
略闻竺乾之教。
必淡虑凝情。
若潇湘之逢故人也。
唐乾宁四载。
始年十五诣盘山感化寺。
遂成息慈。
息慈业备。
天复三祀往五台山梨园寺纳木叉法。
自此担簦请业择木依师。
净名上生二典精练涣然冰释。
心未属厌。
梁龙德元年于商丘开元寺请名数一支。
所谓精义入神散则繁衍。
因著瑞应钞八卷。
达者传之。
生徒影附缮写夥多。
后唐同光元年在微子之墟住院。
缔搆堂宇轮奂可观。
复塑慈氏释迦二尊十六罗汉像。
咸加绩彩克肖圣仪。
善务方办。
俄遘沈痾。
以周显德五年孟秋顺终。
享龄七十四。
当属纩时满院天人杂沓。
若迎导之状。
畴昔誓生睹史之昭应也。
吏部员外郎李铉著塔铭云。
系曰。
前人立义皆按教文。
岂得好恶随情是非任见。
已行前辙不覆。
后车胡不谨而循之。
通曰。
夫创著述者有四焉。
一前说极非于文茫昧。
一僻见谬解领悟自乖。
一乐繁嫌略。
一好直怪迂。
有一于此无不著述也。
江公瑞应钞未经披览。
闻诸道路言亦济时须。
苟不济用而变革古德义章。
则何异以旧防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也。
僧衒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并州人。
出家。
素以学行著美誉。
年九十六。
始遇道绰禅师讲观经。
及见安乐集。
而后知念佛之业。
诚不可废。
于是日夜自课礼弥陀佛一千拜。
称诵名号八百万口。
五年之间不稍怠。
将终谓弟子曰。
阿弥陀佛亲授我衣香气可念。
观音势至列住于前。
化佛满空。
从是而西皆净土也。
言讫而终。
时有启芳圆果二法师。
住蓝田悟真寺。
共于观音像前。
发愿求生净土。
乃以杨柳一枝。
插像手中曰。
苟于一夏必获如愿往生者。
此杨柳枝。
当见七日不萎。
果不萎者至七日。
于是念佛诵经如法。
已而芳梦身处大池内。
俄又飞入东面大宝帐中。
有僧语以但专念佛。
必生于此矣。
又梦观音垂足坐。
芳遂捧足顶戴。
旁为莲池。
阿弥陀佛适从西来。
芳因问佛。
阎浮众生。
依经念佛得生此否。
佛答勿疑。
定生我国。
且见娑婆世界。
纯是山川。
极乐世界。
坦然清净。
音乐宝帐。
自西而往无所间杂。
忽有一僧。
自名法藏。
御一大车以迎芳。
见其身坐百宝莲华上。
成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
与文殊菩萨。
赞叹妙法华经。
又见直西三道宝阶。
其第一道。
并是白衣。
其第二道则缁白半。
其第三纯缁也。
云皆往生之人。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僧衒。
并州人也。
本学该通解行相副。
年九十六遇道绰禅师著安乐集讲观经。
始回心念佛。
恐寿将终。
日夜礼佛一千拜。
念弥陀佛八百万遍。
于五年间一心无怠。
大渐告弟子曰。
阿弥陀佛来授我香衣。
观音势至行列在前。
化佛遍满虚空。
从此西去纯是净土。
言讫而终。
时有启芳法师圆果法师。
于蓝田县悟真寺一夏结契念阿弥陀佛。
共折一杨枝。
于观音手中誓曰。
若得生佛土者愿七日不萎。
至期鲜翠也。
又梦在大池内东面有大宝帐。
乃飞入其中。
见僧云。
但专念佛并生此也。
又见观音垂脚而坐。
启芳奉足顶戴见一池莲华。
弥陀佛从西而来。
芳问佛曰。
阎浮众生依经念佛得生此否。
佛言。
勿疑定生我国也。
且见极乐世界平坦如鉴。
娑婆世界纯是山川。
音乐宝帐直西而去。
有一僧名法藏。
御一大车来迎。
芳见自身坐百宝莲华成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与文殊赞法华经。
复见三道宝阶向西直往。
第一道阶上并是白衣。
第二阶有道俗相参。
第三阶唯有僧也。
云皆是念佛人往生矣。
芳果二师躬云己见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洪肇,字缙云。
姓高氏,蜀人也。
性质聪莹,思力敏卓。
髫龀之岁,芟染于凤凰寺,被甲律仪,下帷经阁。
年十六,参学南询,遍历讲席,受戒于憨山,听法于巢松、一雨、莲峰、二楞。
力修梵行,操持罔懈。
既而叹曰:“正法道要,唯在解脱。
拘滞文字,其能济乎?
”乃走少室,参学于无言。
方丈之室,侍立三载。
簟瓢之供,日常一食。
于是密参宗要,身心豁然,薝卜沁香,醐醍喻味。
乃摩顶受偈,依派传宗。
道法既明,有无俱彻。
辞杖履,飞锡吴门,会润州金山伽蓝乍谢,教钟中否,缙绅士子,佥契慈缘,稽首请赴。
卓锡之日,幡幢飞翔,白黑忭舞。
洪肇念本慈悲,心怀信义,权实安定,通观平等,斗尺无私,衣止一衲,檀施云委,悉充常住。
菩提之域,枳棘涤除,般若之杭,横流已济。
群情充洽,众志咸服,门徒赞诵,不绝于口。
以大彻堂为宝志肇兴水陆之地,而像法久湮,前修未缵,乃造水陆变像六十四轴,备其仪文,建水陆阁庋焉。
更于堂之前楹,创立准提阁,以奉香像。
建置周密,信施骈罗,精舍攸跻,度城斯感。
凡硕士令名,道枢鼎望,莫不响风参请,仰叩洪钟。
肇应受融明,机对敏给。
奉仪形者,荷师子之威;凛戒说者,悦甘露之泽。
云雷拯其万数,药草溉其根茎。
共喻法因,均承善诱,镫传雨润,虚往实归,户外之屦,烂其满矣。
肇密教内修,肃严外度,兴复三有,安喻四因,兼以创搆聿兴,勤劬过瘁,因仍成病,犹自振饰,乃太息曰:“吾性植虚恬,愿耽云壑,因缘大众,坠影尘劳。
虽日饭万人,创楹千舍,未足以益我性真。
曷若孤松片云,萧然静寄,无言自合,无相谁离哉。
”崇祯五年,岁在壬申七月七日子夜,拈偈辞众,正目端身,日建辰晷,趺坐示灭。
年四十有七,腊三十有九。
明年四月九日,同衣福城谨护法体,归藏灵龛,建塔京口宝盖山。
阳明潘一桂为作志铭,追书本行,勒之贞珉,词曰:“大德名化,为天人师
舟筏三昧,镫巨毗尸。
慈云覆身,福河灌顶。
识解脱机,破烦恼阱。
兴慈运悲,万物调景。
往而不著,行而不永。
器为外假,形为烟聚。
随世生灭,我无去住。
慧光无尽,法身不迁。
塔树勿剪,永对炉烟。”
释洪昉 朝代: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六
释洪昉。
本京兆人。
幼而出家遂證道果。
志在禅寂而亦以讲经为事。
门人常数百。
一日昉夜初独坐。
有四人来前曰。
鬼王阎罗今为小女疾止造斋请师临赴。
昉曰。
吾人汝鬼。
何以能至。
四人曰。
阇黎但行。
弟子能致之。
昉从之。
四人乘马。
人持绳床一足遂北行。
可数百里。
至一山。
山复有小朱门。
四人请昉闭目。
未食顷。
人曰。
开之已到王庭矣。
其宫阙室屋崇峻非常。
侍卫严饰颇侔人主。
鬼王具冠衣降阶迎礼。
王曰。
有小女久疾。
今幸而痊。
欲造少福修一斋。
是以请师临顾。
斋毕自令侍送无虑。
于是请入宫中。
其斋场严饰华丽。
僧且万人佛像至多。
一如人间事。
昉仰视空中不见白日。
如人间重阴状。
须臾王夫人后宫数百人皆出礼谒。
王女年十四五。
貌独病色。
昉为赞礼。
愿毕见诸人持千馀牙盘食到。
以次布于僧前坐。
昉于大床别置名馔甚香洁。
昉且欲食之。
鬼王白曰。
师若长住此当餐鬼食。
不敢留师。
请不食。
昉惧而止。
斋毕。
馀食犹数百盘。
昉见侍卫臣吏向千人皆有欲食之色。
昉请王赐之馀食。
王曰。
促持去赐之。
诸官拜谢相顾喜笑。
口开达于两耳。
王因跪曰。
师既惠顾无他供养。
有绢五百匹奉师。
请为受八关斋戒。
师曰。
鬼绢纸也。
吾不用之。
王曰。
自有人绢奉师。
因为受八关斋戒。
戒毕。
王又令前四人者依前送之。
昉忽开目已到所居。
天犹未曙。
门人但谓入禅不觉所适。
昉忽开目命火照床。
前五百缣在焉。
弟子问之。
乃言其故。
昉既禅行素高声价日盛。
顷到鬼所但神往耳。
而其形不动。
未几晨坐。
有二天人其质殊丽。
拜谒请曰。
南天王提头赖吒请师至天供养。
昉许之。
因敷天衣坐昉。
二人执衣举而腾空。
斯须已到南天。
王领侍从曲躬礼拜曰。
师道行高远。
诸天愿睹师讲诵。
是以辄请师。
因置高座坐昉。
其道场崇丽殆非人间过百千倍。
天人皆长大身有光明。
其殿堂树木皆是七宝尽有光彩夺人目睛。
昉初到天形质犹人也。
见天王之后身自长大与天人等。
设诸珍馔皆自然味。
甘美非常。
食毕王因请入宫。
更设供具谈话款至。
其侍卫天官兼鬼神甚众。
后忽言曰。
弟子欲至三十三天议事。
请师且少留。
又戒左右曰。
师欲游观所在听之。
但莫使到后园。
再三言而去。
去后昉念曰后园有何不利而不欲吾到之。
伺无人之际窃至后园。
其园甚大泉流池沼。
树木花药处处皆有。
非人间所识渐渐深入。
遥闻大呻叫声不可忍听。
遂到其傍见大铜柱。
径数百尺高千丈柱有穿孔左右傍达。
或以银铛锁其顶。
或穿其胸骨者。
至有数万。
头皆夜叉也。
锯牙钩爪身倍于天人。
见禅师至叩头言饥曰。
我以食人故为天王所锁。
今乞免我。
我若得脱但人间求他食。
必不敢食人为害。
为饥渴所逼。
发此言时口中火出。
问其锁早晚。
或云毗婆尸佛出世时。
动则数千万年。
亦有三五辈老者。
言诚志恳僧许解其缚。
而遽还。
斯须王至。
先问师颇游后园乎。
左右曰无。
王乃喜坐定。
昉曰。
适到后园。
见锁众生数万。
彼何过乎。
王怃然曰。
师果游后园。
然小慈是大慈之贼。
师不须问。
昉又固问。
王曰。
此诸恶鬼常害于人唯食人肉。
非诸天防护。
世人已为此鬼食尽。
此皆大恶鬼。
不可以理待。
故锁之。
昉曰。
适见三五辈。
老者颇诚言。
但人间求他食请免之。
若此曹不食之。
馀者亦可舍也。
王曰。
此鬼言。
何可信。
昉固请。
王目左右命解老者三五人来。
俄而解至。
叩头曰。
蒙恩释放。
年已老矣。
今得去必不敢扰人。
王曰。
以禅师故放汝到人间。
若更食人此度重来当令苦死。
皆曰。
不敢。
于是释去。
未久忽见王庭前有神至。
自称山岳川渎之神。
被甲面金色奔波。
言曰。
不知何处忽有四五夜叉到人间杀人食肉甚众不可制。
故白之。
王谓昉曰。
弟子言何如。
适语师小慈是大慈之贼。
此恶鬼言宁可保任。
语诸神曰。
促擒之。
俄而诸神执夜叉到。
王怒曰。
何违所请。
命斩其手足以铁锁贯胸。
曳去而锁之。
昉乃请还。
又令前二人送至寺。
寺已失昉二七日。
而在天犹如少顷。
昉于陕城中选空旷地造龙光寺。
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
寺极崇丽远近道俗归者如云。
则为释提桓因所请矣。
昉晨方漱。
有夜叉至其前。
左肩头施五色毯。
而言曰。
释迦天王请师讲大涅槃经。
昉默然还坐。
夜叉遂搩绳床置于左膊。
曰请师合目。
因举其左手而伸其右足曰。
请师开目。
视之已到善法堂。
禅师既至天堂天光眩目开不能得。
天帝曰。
师念弥勒。
昉遽念之。
于是目开不眩。
而人身卑小仰视天形不见其际。
天帝又曰。
禅师又念弥勒佛。
身形当大。
如言念之。
三念而身三长遂与天等。
天帝与诸天礼敬言曰。
弟子闻师善讲大涅槃经。
为日久矣。
今诸天钦仰敬设道场。
因请大师讲经听受。
昉曰。
讲经之事诚不为劳。
然昉病坊之中病者数百。
恃昉为命。
常行乞以给之。
今若留连讲经。
人间动涉年岁。
恐病人馁死。
今也固辞。
天帝曰。
道场已成斯愿已久。
因请大师勿为辞也。
昉不可忽空中有大天人身又数倍于天。
天帝敬起迎之。
大天人言曰。
大梵天王有敕。
天人既去。
天帝怃然曰。
本欲留师讲经。
今梵天有敕不许。
然师已至。
岂不能暂开经卷少讲宗旨令天人信受。
昉许之。
于是置食。
食器皆七宝饮食香美精妙倍常。
禅师食已。
身毛孔皆出异光。
毛孔之中尽能观见诸物。
方悟天身胜妙也。
既食设金高座敷以天衣。
昉遂登座。
其善法堂中诸天数百千万。
兼四天王各领徒众同会听法。
阶下左右则有龙王夜叉诸鬼神人非人等。
皆合掌而听。
昉因开涅槃经。
首讲一纸馀。
言辞典畅备宣宗旨。
天帝大称赞功德。
开经毕又令前夜叉送至本寺。
弟子已失昉二十七日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道孚。
字信庵。
江浦刘氏子。
善习表于儿戏。
利根发于童心。
七岁入学堂。
先生授以书。
不肯读。
读又不肯竟。
曰。
此书非我所喜。
先生亦非我师。
乃依灵谷庆叟。
为弟子。
落发衣缁。
昕夕礼观音。
发聪智。
通唯识涅槃诸大乘经论。
群言所涉。
一览无遗。
精旨妙义。
囊括而川注。
滔滔然莫能窥其涯涘。
复礼天童观翁。
时观公道望高天下。
宣庙在潜。
每承顾问。
宣德岁丙午。
召至京师。
馆于庆寿丈室。
师执侍惟谨。
上嘉之。
赐西服茜衣。
师牢让不服。
寻游江浙。
受满分戒。
入五台。
睹圣相摄身光中。
奇幻百出。
转念之顷。
倏忽不见。
叹曰。
古人所云。
一翳在眼。
空华乱坠。
因自号知幻子。
英庙闻师名。
召见大悦。
呼为凤头和尚。
盖以师头前锐起也。
寻授僧录讲经。
未几告退。
结茆于山中。
扁曰松樾。
屏息诸缘。
不妄交接。
唯苦心真寔之士。
得以相依。
餐服遐异。
悠然自适。
若将终身焉。
先是。
司礼阮公简。
得京西马鞍山废寺。
欲兴之。
思得大知识主宗风。
与议。
非师不可。
修词致恳。
至于再四。
不许。
后掘地获断碑。
阮持碑。
泣请曰。
碑虽不完。
犹可读。
惟师寓目焉。
师读之。
始知此寺乃辽普贤大师所建。
四众受戒之所。
师喟然曰。
释迦如来
三千馀年遗教。
几乎泯绝。
吾为佛弟子。
讵忍视其废而不兴耶。
乃幡然而起。
于是铲荒夷险。
郁起层搆。
散己赀以鸠工。
择干僧以董役。
匠成于心。
受规于手。
日不笠而雨不屐。
趋风望景者。
翼如而至。
百年癈刹。
复兴于顷刻。
廊庑龙象。
焕然一新。
始末具载大学士杨公士奇所撰碑记。
黔宁昭靖王。
复以宣武门府第。
施为梵刹。
赐额承恩。
为师往来憩息之处。
师善书。
笔法遒健。
尝于文华殿。
大书扁额。
上俛案视之。
称善。
赠之诗。
有高僧书法胜中书之句。
又尝施食于内庭。
开法于秘殿。
上皆亲御视闻。
无不击节叹赏。
当是时。
耆旧凋丧。
独师法闻四方。
学子趋参。
唯恐或后。
僧中之杰出者。
一人而已。
以是奇德妙行。
足以驾苦海之慈航。
跻迷途于觉岸也。
景泰丙子夏六月十日。
集众升堂。
说偈曰。
昔本不生。
今亦不灭。
云散长空。
碧天皓月。
遂端坐而逝。
计闻。
上震悼。
遣宫谕祭命。
公侯以下。
咸从吊临。
茶毗获舍利。
建塔于寺之南原。
世寿五十有五。
僧腊四十有九。
年度弟子数万。
得戒四众百亿。
门弟子千馀辈。
皆缚禅秉律。
阐化一方。
著述。
有定制戒本戒牒。
并偈颂诗章若干卷。
传于丛林。
胡忠安公荧。
称师学之博。
行之修。
功之盛。
能光大法门云。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道孚,字知幻,姓蒋氏,江浦人也。初依金陵灵谷寺,雅慕清絜,不和情俗。年三十薙染,受具,发愿参方。展程之日,即自誓曰:“此行不踏曹溪路,不敢回头见故乡。”卒践其言。明正统间,孚方北游。睿宗崇尚内典,尤重清修,闻声嘉赏,有诏赐紫,敕建戒台。每岁四月一日至十日,闳敷坛席,深契帝心。又以僧众既多,隆污莫辨,敕建净染二门于此山中,以验泾渭。其笃信者则受净戒,不笃信者则触染法。但众生愚昧,多著染法,因奏毁之,一归净流。孚仪表雄特,顶题隆起,帝见奇之,称为“凤头祖师”。孚应声曰:“亦鹅头耳,敢附凤耶?”帝叹其谦德,弥近蔼光。尝召入大内详询佛法,试以凡情,不动声色,由是钦崇戒德,益加敬仰,赐号“万寿祖师”。春秋八十有五,法腊五十有五,寂后建塔兹山,云封犹在。
释通贤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号浮石。
平湖赵氏子。
受密老人付嘱。
住报恩。
腊八示云。
自舍皇宫入雪山。
六年冷坐绝追攀。
谁知今夜蒲团上。
绀目无端发眚斑。
山僧恁么告报。
祇要诸人拈却炙脂帽子。
脱下鹘臭布衫。
便见古释迦不先。
今弥勒非后。
一切时中。
不倚一物。
净裸裸上无攀仰。
赤洒洒下绝己躬。
千圣不能知。
万灵安可测。
一切坐断。
不漏丝毫。
又新正解制示云。
才拴意马不多时。
顷刻隆冬又过之。
耳畔只闻锣鼓闹。
声声敲入𩬆成丝。
大众。
还有不随声色转变者么。
等閒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到恁么地。
可谓知归。
若有人问从甚处来。
切莫道报恩来。
因甚如此。
不将平实对。
正要使他疑。
故道泰不传天子令。
时清休唱太平歌。
复举世尊一日。
与阿难行次。
路见古塔。
世尊便作礼。
阿难云。
此何人塔。
世尊云。
过去诸佛塔。
阿难云。
是谁弟子。
世尊云。
是我弟子。
阿难云。
应当如是。
大众。
既是过去诸佛。
为何又是现在世尊弟子。
既是世尊弟子。
为何又作礼。
如是推求。
一一相反。
阿难为何又言。
应当如是。
能向这里。
明得透得。
一切有为法当体即无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通贤,字浮石,姓赵氏,当湖人也。生有奇秉,性厌薰惺。稍长志学,便怀出世,年十九潜越南海,礼绍宗薙染,因归省父母,以独子苦留。稍自蓄发,貌为慰解。后投武源普净庵乘白重相剃度,受沙弥戒于云栖莲,圆具于海宁湛然澄,随侍嘉禾东塔,闻同堂举七贤女尸陀林䛡有省。归葬二亲,复参證于云门,及闻金粟密道风崇峻,决志归依。明崇祯辛未,密迁天童,随入侍寮。未几,思出掩关武原,请辞,密语之曰:“汝三年关后,可随处开堂,厚自保重。”去经二载,密过嘉禾,破关执侍,一日集众,以拂子属贤曰:“付汝为众去。”自是,当湖青莲请贤开法。甲申冬,主席遁村报昌,顺治戊子,迁海门广慧。甲午,牧云谢事天童,延贤主持。丁酉,迁嘉禾栖真。己亥,迁宜兴善权。庚子,住虞山福城,退老西山支公之白马涧。丁未七月二十五日入灭,世寿七十有五,塔于径山之鹏搏峰下,著有语录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正。十六国时前秦洛阳清水人,或云济阴人,字文业。仕苻坚,由著作郎累迁武威太守。坚有过,辄以诗谏。官至秘书侍郎。坚死,遁迹商洛山,专精经律以终。
全晋文
正一名整,字文业,洛阳清水人,或曰济阴人。仕苻坚为著作郎,迁黄门侍郎、武威太守。坚败后为僧,更名道整,终于襄阳。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姓赵氏。
洛阳清水人。
或曰济阴人。
始名正。
字文业。
年十八。
为秦符坚著作郎。
至黄门郎。
武威太守。
其为人无须而瘠。
有妻妾而无儿息。
若阉宦然。
且学兼内外。
讥谏无所畏惮。
符坚末年。
以宠鲜卑荒怠。
因歌曰。
昔闻孟津河。
千里作一曲。
此水本自清。
是谁搅令浊。
坚恚曰。
是朕也。
已而又歌曰。
北园有一枣。
布叶垂重阴。
外虽饶棘刺。
内实有赤心。
坚笑曰。
非赵文业耶。
正愿出家。
坚难之。
坚崩。
乃遂所愿。
作偈曰。
佛生何太晚。
泥洹一何早。
归命释迦文。
今来投大道。
于是遁迹商洛山。
专精经律。
晋雍州刺史郤恢。
钦其为人。
要与俱游。
整爱其人从之。
遂终于襄阳。
寿六十馀。

人物简介

简介
[梵语Vimalakīrti]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
佛经中人名。
《维摩诘经》中说他和 释迦牟尼 同时,是 毗耶离城 中的一位大乘居士。
尝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和 文殊师利 等宣扬教义。
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共 1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