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勃

相关人物:共 20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龙门人,字子功。
王勃弟。
第进士,官监察御史里行。
薛奇章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见薛奇童。
唐诗汇评
薛奇章,一作薛奇童,生卒年不详,字灵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玄宗朝官至大理司直。官终慈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七首。

作品评论

诗薮
国秀集》有太子司仪薛奇童,似是人名。
然唐又有蒋奇童,岂亦人名耶?
诗话评薛五言律“禁苑春风起”云:“如此丽则,不谓奇章而何?
”则不得为名,审矣。
薛又有《云中行》七言古,在王勃、李峤间;《玉阶怨》五咨绝,得太白、昌龄调。
盖初、盛之超然者,时名字湮没不传,可为浩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2—683 【介绍】: 唐蒲州汾阴人。薛收子。太宗时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给事中,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拜东台侍郎。坐事贬简州刺史,配流巂州。上元初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永隆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武则天听政,乞致仕,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2—683 名振,以字行。
排行八。
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薛收子。
9岁袭爵汾阴男。
及长,好学善属文,甚得太宗爱重,累授太子舍人,预修《晋书》。
高宗朝,历给事中、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上元三年(676),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
政出武后,以疾辞官。
卒,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生平见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元超好荐才俊之士,推进文坛革新,杨炯称之为“朝右文宗”(《王勃集序》)。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录《薛元超集》3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元超。赠太常卿收子。九岁袭爵。尚巢刺王女和静县主。授太子舍人。高宗朝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帝疾剧。政出武后。阳瘖乞骸骨。加金紫光禄大夫。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令远,安阳(今属河南)人。
高宗时,曾与王勃、卢照邻同登玄武山,相互唱和。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八。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龙门人。
王通子。
官雍州司户参军。
生有六子:王勔、王勃、王勮、王助、王劼、王劝。
除王劼早夭外,皆有文名。
获罪,坐贬交趾令。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
福畤。高宗时雍州司功参军。坐子勃杀官奴曹达左迁交阯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5—718 【介绍】: 唐晋州临汾人,字荣期,本名馀庆。少举童子科。长师事王义方。高宗上元初,应八科举皆中,授武陟尉。尝乘县令赴州,开仓赈济灾民。武则天时,为左卫长史、弘文馆直学士。长安中,五迁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忤旨,下迁水部郎中。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守豪、蕲二州刺史,所至礼化大行。睿宗初,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累封平原郡公。有《三国春秋》、《明堂新礼》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8—721 原名馀庆,字荣期,排行四,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客居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
高宗上元三年(676)应八科举,授武陟尉。
永隆元年(680)应岳牧举,对策擢上第。
武后垂拱中,累补左卫胄曹参军,入阁供奉。
历司宾寺主簿、左卫长史兼弘文馆直学士、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左迁水部郎中,出为棣州刺史。
中宗时,为濠、蕲二州刺史。
睿宗即位,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封平原郡公。
玄宗开元九年(721),卜居尧山、沮水间,卒。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王勃、骆宾王交往。
著有《明堂新礼》3卷,又文集10卷等,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3首。
《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员半千字荣期,晋州临汾人。卒玄宗开元间(《旧唐书》谓卒开元二年,《新唐书》则谓卒开元九年),年九十四。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五
半千字荣期。齐州全节人。本名馀庆。少师事王义方。义方谓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上元初举八科皆中。授武陟尉。又应岳牧举。对策擢上第。垂拱中累补左卫冑曹入阁供奉。长安中五迁正谏大夫。除棣州刺史。中宗时为濠蕲二州刺史。睿宗立。徵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平原郡公。开元九年卒。年九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5—约689,一说约636—695后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升之,号幽忧子。
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
高宗乾封初,出为益州新都尉。
秩满,漫游蜀中。
后患风痹,居长安附近太白山中,因服丹药中毒,手足致残。
疾转笃,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作《释疾文》、《五悲文》等自伤。
后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
工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后人又称初唐四杰。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686,一说635—689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年弱冠,调邓王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高宗龙朔末(663),拜益州新都县尉。总章二年(669)底,二考秩满去官。《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皆谓因染风疾去官,不确。其染风疾当在咸亨三年(672)居洛阳时。上元元年(674)秋冬,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具茨山。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有《卢照邻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与骆宾王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之基本体式。代表作为《长安古意》。五言排律用力亦勤。其诗风格典重清峻。诗集以明张燮辑《幽忧子集》为最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卢照邻(约630—约680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贞观二十三年前后,为邓王(元祐)府典签,王爱重,比之相如。
高宗总章二年,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药饵为事。
调露年间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疾益笃,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
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卢照邻集》二十卷,又《幽忧子集》三卷,已佚。
今《幽忧子集》七卷乃明张燮所辑。
全唐诗》编诗二卷。
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初授邓王府典签。调新都尉。因风疾去官。沈痼挛废。不堪其苦。投颍水死。年四十。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若生之死,谓之何哉?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作《幽忧子》三卷,皆出词赋之上。
《艺苑卮言》
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
诗薮
卢、骆五言,骨干有馀,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
唐音癸签
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
《竹林答问》
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
《诗学渊源》
(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
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
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
七言长篇,颇似子山。
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
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
又有连用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26或627—684后 【介绍】: 唐婺州义乌人。
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四杰。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
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
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扬州反则天,宾王为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2—684,有生于619、640等说 排行四,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出身寒门,其父为青州博昌令,早卒。7岁能诗。高宗朝,初为道王府属,后历任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武功主簿、长安主簿,迁侍御史。为奉礼郎时,曾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塞外还,又曾宦游蜀中。调露元年(679)冬,因数上疏言事获罪下狱,次年秋下除临海(今属浙江)丞。睿宗文明中(684)随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作檄传之天下斥其罪。敬业兵败,宾王被诛(一说逃亡不知所之)。《本事诗·微异》言宋之问于灵隐寺吟诗,遇骆宾王隐迹为僧,为续“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等句,传播甚广,而不可信。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才情纵放,擅长七言歌行,《帝京篇》为代表作。其诗或自述仕途坎坷,或同情下层妇女爱情婚姻之不幸,或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题材较为广泛。笔调宏肆,风格雄放。《全唐诗》编其诗为3卷。其诗集以清咸丰年间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为最通行。
唐诗汇评
骆宾王(638?
—685?
),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弱冠为道王(元庆)府属。
高宗咸亨年间,从军塞上。
上元元年回京参选,历武功、长安主簿,擢侍御史,因上书言事,被诬下狱。
后任临海(今浙江天台)丞,怏怏失志,弃官去。
文明元年,从徐敬业讨武,兵败,被杀。
或谓“投江而死”,或谓“亡命不知所之”。
宾王兼擅诗文,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并称“四杰”。
有《骆宾王文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三卷。
清陈熙晋有《骆临海集笺注》十卷。
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七
宾王。婺州义乌人。初为道王府属。历武功主簿。调长安。武后时数上书言事。下除临安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兵。署为府属。军中书檄。皆其词也。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世称“王杨卢骆”,杨盈川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人号为“算博士”。
诗人玉屑
骆宾王为诗,格高指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
张逊业《骆宾王文集序》
宾王五言律诗,秀丽精绝,不可易及。然《帝京篇》尤一代绝唱也。
《艺苑卮言》
卢、骆、王、杨,号称“四杰”,词旨华靡,固沿陈隋之遗,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五言遂为律家正始。
子安稍近乐府,扬、卢尚宗汉魏,宾王长歌虽极浮靡,亦有微瑕,而缀锦贯珠,滔滔洪远,故是千秋绝艺。
诗薮
沈、宋前,排律殊寡,惟骆宾王篇什独盛。佳者:“二庭归望断”、“蓬转俱行役”、“彭山折坂外”、“蜀地开天府”,皆流丽雄浑,独步一时。
唐音癸签
义乌富有才情,兼深组织,正以太整且丰之故,得擅长什之誉,将无风骨有可窥乎!
三唐诗品
其源亦出阴、何,特能清远取神,苍然有骨,虽才非纯雅,面于胜处见优。存诗甚少,特见一斑,缘在初唐,仍称家数,
《诗学渊源》
(宾王)诗不减齐梁诸人,而古质不及卢升之。近体如《北眺》、《夏日》诸作,立意炼辞,实开盛唐之先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 【介绍】: 唐绛州龙门人。
王勃兄。
弱冠进士登第。
武周长寿中擢为凤阁舍人。
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
勮立召书吏五人,各令执笔,口占分写,一时皆毕,词采灿然,人皆叹服。
寻加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
綦连耀谋反,坐与其善,勮与兄弟勔、助皆坐诛。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7 郡望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之兄。
官至泾州刺史。
其弟王勮素与刘思礼善。
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思礼与綦连耀谋反。
事泄,勔兄弟二人并坐死。
中宗神龙初诏复官位。
生平散见新、旧《唐书·王勃》附、《资治通鉴》卷二〇六。
勔兄弟才藻相类,均以文才著名于时,杜易简称为“王氏三珠树”。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王勔,勃之长兄。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六
勔。勃兄。武后朝官泾州刺史。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