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拾得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6 首
天如和尚上嗣普应国师,倡道东南。其谢绝诸方,一以国师遗训。既却,归松江之上,而中吴之人必欲得和尚来吴也,于是,建师子林以延致之。居无何,四方之士为诗为歌,以寓其游从之意者,凡若干。予亦随例赋长句一篇,复作八绝以咏其景物,后之来者纪咏续至,当不止此云。
万竹阴阴师子林,苍霏如雪不厌深。
影当初阳鸾凤舞,响作平地蛟龙吟。
契机元非击后悟,乘凉已在栽时寻。
行鞭土酥虽诘屈,沛润法雨尤阴森。
笋时不传餐玉法,定起每听贯珠音。
那知阎浮有六月,只缘毗耶无二心。
眼光固已烁天地,王度政尔式玉金。
老矣蒲鞋尚堪织,贫岂藜羹长乏斟?
养威窟中善自爱,解铃颔下知谁任?
扰扰尘劳竟何以,便应于此投华簪。
天台山西南隅一峰曰佛陇。盖智者大师现身得道之所。前佛大教重光之地。陈朝崇之。置寺曰修禅。及隋建国清。废修禅之号。号为道场。自大师没一百九十馀载。长老大比邱然公。光照大师之遗训。以启后学门人。比邱法智。洒埽大师之□居。以护宝所门人。安定梁肃。闻上易名。铭勒大师之遗烈。以示后世云。大师讳智顗。字德安。时号智者。其先颍川陈氏。世居荆州之华容。感应缘迹。载在别传。夫治世之经非仲尼。则三王四代之训。寝而不章。出世之道非大师。则三乘四教之旨。晦而不明。昔如来乘一大因缘。菩萨以普门示现。自华严肇开。至双林高会。无小无大。同归佛界。及大雄示灭。学路派别。世既下衰。教亦陵迟。故龙树大士病之。乃用权略。制诸外道。乃诠智度。发明宗极。微言东流。我惠文禅师得之。由文字中入不二法门。以授南岳思大师。当时教尚密。不能广被。而空有诸宗。扇惑方夏。及大师受之。于是开止观法门。其教大略即身心而指定慧。即言说而诠解脱。演善权以鹿菀为初。明一实用法花为宗。合十如十界之妙。趣三观三智之极。自发心至于上圣。行位昭明。无相夺伦。然后诞敷契经。而会同之。涣然冰释。心路不惑。窥其教者。藏焉修焉。盖无入而不自得焉。大师之设教也如此。若夫弛张体用。开阖语默。高步海内。为两朝宗师。大明在天。光被四表。大云注雨。旁施万物。繇是言佛法者。以天台为司南。殊涂异论。往往退息。缘离化灭。涅槃兹山。是岁隋开皇十七年也。夫名者实之宾。教者道之门。大师溷其宾。辟其门。自言地位。示有證入。故感而应之。应之之事。可得而知也。若安住法界。现为比邱。等觉欤。妙觉欤。不可得而知也。当是时也。得大师之门者千数。深心者三十有二人。纂其言行于后世者。曰章安大师讳灌顶。灌顶传缙云威禅师。禅师传东阳。东阳与缙云同号。时谓小威。小威传左溪朗禅师。自缙云至左溪。以元珠相付。向晦宴息而已。左溪门人之上首今湛然大师。道高识远。超悟辩达。凡祖师所施之教。形于章句者。必引而伸之。后来资之以崇德辩惑者。不可悉数。盖尝谓肃曰。是山之佛陇。亦邹鲁之洙泗。妙法之耿光。先师之遗尘。爰集于兹。自上元宝历之世。邦寇扰攘。缁锡骇散。而比邱法智。实营守塔庙。庄严佛土。回向之徒。有所依归。繄斯人是赖。汝吾徒也。盍纪于文言。刻诸金石。俾千载之下。知吾道之所以然。小子稽首受命。故大师之本迹。教门之继明。后裔之住持。皆见乎辞。其文曰。
诸佛出世,惟一大事。
天台教源,与佛同意。
赫赫大师,开示奥秘。
载宏要道,安住圆位。
白日丽天,天下文明。
大师出现,国土化城。
无生而生,生化两冥。
薪尽火灭,山空道行。
五世之后,閒生上德。
微言在兹,德音允塞。
明明我后,易名净域。
此山有坏,此教不极。
寒山住(一作自)寒山,拾得拾得
凡愚岂见知,丰干却相识。
见时不可见,觅时何处觅。
借问有何缘,却道无为力。
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
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
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
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
次韵和子思舅 北宋 · 毕仲游
七言律诗
闻说幽居傍北溪,莫将归思作新诗。
未为野客随翁去,应被山僧笑我痴。
近日病中为酒敌(自注:旧有戒酒之意,方可为敌。),他年物外得禅师
林泉漫有花开约,借马相从能几时。
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 其五 (1123年1月6日)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不涉春缘正月六,衲僧拾得聚头看。
大家宜著音容想,一笑风吹牙齿寒。
欲问死生口门窄,更分僧俗眼皮宽。
湘山雪尽千岩晓,赠以之中墨未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