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德林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92 【介绍】: 隋僧。敦煌人,俗姓李。好学。三岁即心乐出家。早孤,十三岁剃度为僧。博涉经论。及北周灭齐,武帝敕前修大德之沙门集于殿,宣布废佛教,诸僧不敢言,独慧远抗声力争,帝无以难之。寻潜于汲郡西山勤修无倦。入隋,召至京,住净影寺,常居讲说,四方投学者七百余人。文帝开皇十二年奉敕令知翻译,旋卒。著有《地持疏》、《十地疏》、《华严疏》、《涅槃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李。
燉煌人。
后徙居上党之高都。
幼失所怙。
其季父善提诱。
三岁即知出家。
七岁就乡塾。
功力能倍恒儿。
年十三。
泽州东山古贤寺僧思禅师𢹂以南。
诣怀州北山丹谷。
剪𩭄。
年十六。
遣从阇黎湛律师。
往邺学大小经论。
俄从上统为和上。
顺都为阇黎。
光师十大弟子为證戒。
以进具时论荣之。
卒究四分律于大隐律师。
出灭诤犍度文句。
今行世。
复专师上统。
七年。
设席受徒。
令誉载道。
寻归乡里之清化寺。
众乐之。
率金帛为兴会。
承光二年。
春齐亡。
周武帝废教。
远偕诸大德。
并赴行在所。
诏曰朕受天命。
抚育万民。
三教不同。
难以施化。
然六经儒教。
文弘治术。
故须存立。
其馀二教免罢。
有异议者。
请悉心以闻。
时沙门大统法上等。
五百馀人默然无复对。
但相顾失色而已。
诏频趣之。
于是远进曰。
佛法之入中国。
生民赖以脩善去恶。
陛下恃势力。
而破灭之。
其无乃已甚。
且陛下奉天。
奉天而行。
天奉佛而行。
陛下如此。
宁不畏天乎。
不畏天则不畏地狱。
地狱诸苦。
吾知陛下之不能辞矣。
帝大怒。
瞪视远曰。
朕欲治安百姓尔焉。
恤其他。
遂引退。
上统衍法师。
执远手泣而谢曰。
子曾不惧鼎镬刀锯之酷。
而于天子之威。
诚护法之切如是。
远曰当时急。
亦岂复顾身命哉。
因遁居汲之西山讫三年。
诵法华维摩满千遍。
以祈复教。
大象二年帝有疾。
诏东西两京。
立陟岵寺。
处菩萨僧。
就少林寺长讲。
仍诏近远诸德安置。
隋氏革命。
远率旧齿。
翱翔洛邑。
开皇初。
诏授沙门都。
辞不允。
五年泽州刺史千金公。
请开导迎与俱。
七年春。
过定州。
道上党。
留以开夏讲。
寻被诏。
偕六大德入都。
住大兴善寺。
劳问殷勤。
供养隆倍。
顷之诏别筑静影寺于天门之南。
大街之右。
而迁居焉。
虽堂宇未成。
而海内之士麇至。
日夕陶冶。
必于成器。
盈七百馀人。
其担簦负笈。
相继而趋者。
尚未已也。
十二年诏知翻译。
是年卒于净影寺。
寿七十。
帝闻哀恸。
叹曰国丧二宝柰何。
盖大儒李德林
亦以是月卒云。
远长八尺五寸。
眼长三寸。
腰九围。
正气雄逸。
道风齐肃。
慈悲及物。
在清化时畜一鹅。
常随钟鼓。
集轮下。
若听讲状。
远入关。
鹅栖宿廊庑。
昼夜鸣号不已。
众患之。
附使达京。
至净影门放之。
即腾翔呼叫入房。
若素所识者。
自尔其状。
不异清化。
而独于布萨无所与。
如是六载后忽不肯入堂。
又泽州所寓寺柱座足一时俱陷。
始远以劳苦。
致心痛疾。
至是食减形羸。
久之因用林虑山中禅者。
数息之法。
对治。
良验。
由是一夏习定。
殊觉静乐。
尝遇僧稠而问焉。
稠云此心住利根之境界耳。
若善调摄。
堪为观行。
故远每于讲次遇定宗。
未尝不赞美。
以勉学者。
著地持疏五卷。
十地疏十卷。
华严疏七卷。
涅槃疏十卷。
维摩胜鬘寿观温室等疏。
并以四言成句勒卷。
又著大乘义章十四卷。
合二百四十九科。
分为五聚。
盖教法义法染净杂也。
方著地持疏梦登须弥绝顶周览。
但见海水。
而紫金色像。
在宝树下。
北首而卧。
蒙冒尘埃。
远敬礼已。
而拂之以衣。
顿觉光净。
又著涅槃疏毕。
未敢即出。
梦手塑七佛八菩萨像。
还自缋饰。
像复次第起行。
后一像缋饰将终。
旁有一人。
索笔代成之。
此皆其议论。
足以利益世间相也。
于戏伟矣。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慧远。
姓李氏。
燉煌人也。
后居上党之高都焉。
天纵疏朗仪止冲和。
局度通简崇覆高邈。
幼丧其父与叔同居。
偏蒙提诱示以仁孝。
年止三岁心乐出家。
每见沙门爱重崇敬。
七岁在学功逾常百。
神志峻爽见称明智。
十三辞叔。
往泽州东山古贤谷寺。
时有华阴沙门僧思禅师。
见而度之。
思练行高世众所宗仰。
语远云。
汝有出家之相。
善自爱之。
初令诵经。
随事训诲。
六时之勤未劳呼策。
登为虐暴不安。
携以南诣怀州北山丹谷。
每以经中大义问师。
皆是玄隐。
深知长有成器也。
年十六。
师乃令随阇梨湛律师往邺。
大小经论普皆博涉。
随听深隐特蒙赏异。
而偏重大乘以为道本。
年满进具。
又依上统为和上。
顺都为阇梨。
光师十大弟子并为證戒。
时以为声荣之极者也。
便就大隐律师听四分律。
流离请诲五夏席端。
淘简精粗差分轨辙。
灭诤揵度前后起纷。
自古相传莫晓来意。
远乃剖析约断。
位以单重。
原镜始终。
判之即离。
皆理会文合。
今行诵之。
末专师上统。
绵笃七年。
迥洞至理爽拔微奥。
负笈之徒相諠亘道。
讲悟继接不略三馀。
沐道成器量非可算。
乃携诸学侣。
返就高都之清化寺焉。
众缘欢庆叹所未闻。
各出金帛为之兴会。
讲堂寺宇一时崇敞。
韩魏士庶通共荣之。
及承光二年春。
周氏剋齐便行废教。
敕前修大德并赴殿集。
武帝自升高座序废立义。
命章云。
朕受天命养育兆民。
然世弘三教其风弥远。
考定至理多皆愆化。
并令废之。
然其六经儒教文弘治术。
礼义忠孝于世有宜。
故须存立。
且自真佛无像。
则在太虚遥敬表心。
佛经广叹而有图塔崇丽。
造之致福此实无情。
何能恩惠。
愚民向信倾竭珍财广兴寺塔。
既虚引费不足以留。
凡是经像尽皆废灭。
父母恩重沙门不敬。
勃逆之甚国法岂容。
并退还家用崇孝始。
朕意如此。
诸大德谓理何如。
于时沙门大统法上等五百馀人咸以帝为王力决谏难从。
佥各默然。
下敕频催答诏。
而相看失色都无答者。
远顾以佛法之寄四众是依。
岂以杜言情谓理伏。
乃出众答曰。
陛下统临大域。
得一居尊。
随俗致词宪章三教。
诏云。
真佛无像。
信如诚旨。
但耳目生灵。
赖经闻佛籍像表真。
若使废之无以兴敬。
帝曰虚空真佛。
咸自知之。
未假经像。
远曰。
汉明已前经像未至。
此土众生何故不知虚空真佛。
帝时无答。
远曰。
若不籍经教自知有法。
三皇已前未有文字。
人应自知五常等法。
尔时诸人何为但识其母不识其父。
同于禽狩。
帝亦无答。
远又曰。
若以形像无情事之无福故须废者。
国家七庙之像。
岂是有情而妄相尊事。
武帝不答此难。
乃云。
佛经外国之法。
此国不须废而不用。
七庙上代所立。
朕亦不以为是。
将同废之。
远曰。
若以外国之经非此用者。
仲尼所说出自鲁国。
秦晋之地亦应废而不行。
又以七庙为非将欲废者。
则是不尊祖考。
祖考不尊则昭穆失序。
昭穆失序则五经无用。
前存儒教其义安在。
若尔则三教同废。
将何治国。
帝曰。
鲁邦之与秦晋。
虽封域乃殊。
莫非王者一化。
故不类佛经。
七庙之难帝无以通。
远曰。
若以秦鲁同遵一化经教通行者。
震旦之与天竺。
国界虽殊。
莫不同在阎浮。
四海之内轮王一化。
何不同遵佛经。
而令独废。
帝又无答。
远曰。
诏云。
退僧还众崇孝养者。
孔经亦云。
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即是孝行。
何必还家方名为孝。
帝曰。
父母恩重交资色养。
弃亲向疏未成至孝。
远曰。
若如来言。
陛下左右皆有二亲。
何不放之。
乃使长役五年不见父母。
帝曰。
朕亦依番。
上下得归侍奉。
远曰。
佛亦听僧冬夏随缘修道春秋归家侍养。
故目连乞食饷母。
如来担棺临葬。
此理大通未可独废。
帝又无答。
远抗声曰。
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
是邪见人。
阿鼻地狱不拣贵贱。
陛下何得不怖。
帝勃然作色大怒。
直视于远曰。
但令百姓得乐。
朕亦不辞地狱诸苦远曰。
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
当共陛下同趣阿鼻。
何处有乐可得。
帝理屈言前。
所图意盛。
更无所答。
但云。
僧等且还后当更集。
有司录取论僧姓名。
当斯时也齐国初殄。
周兵雷震。
见远抗诏莫不流汗。
咸谓粉其身骨煮以鼎镬。
而远神气嵬然辞色无挠。
上统衍法师等。
执远手泣而谢曰。
天子之威如龙火也。
难以犯触。
汝能穷之。
大经所云护法菩萨应当如是。
彼不悛革非汝咎也。
远云。
正理须申。
岂惟顾此形命。
即辞诸德曰。
时运如此圣不能遣。
恨不奉侍目下。
以为大恨。
法实不灭。
大德解之。
愿不以忧恼。
遂潜于汲郡西山勤道无倦。
三年之间诵法华维摩等。
各一千遍用通遗法。
既而山栖谷饮禅诵无歇。
理窟更深浮囊不舍。
大象二年天元微开佛化。
东西两京各立陟岵大寺。
置菩萨僧。
颁告前德诏令安置。
遂尔长讲少林。
大隋受禅天步廓清。
开皇之始蒙预落䌽。
旧齿相趋翔于雒邑。
法门初开远近归奔。
望气成津奄同学市。
所以名驰帝阙。
皇上闻焉。
下敕授洛州沙门都。
匡任佛法。
远辞不获免。
即而位之。
而立性质直荣辱任缘。
不可威畏不可利染。
正气孤雄道风齐肃。
爱敬调柔不容非滥。
至治犯断约不避强禦。
讲导所之皆科道具。
或致资助有亏。
或不漉水护净。
或分卫乖法。
或威仪失常。
并不预听徒。
自馀堕眠失时。
或后及法席。
并依众式有罚无赦。
故徒侣肃穆容止可观。
开皇五年为泽州刺史千金公请赴本乡。
此则像法再弘桑梓重集。
亲疏含庆何以加之。
七年春往定州。
途由上党。
留连夏讲遂阙东传。
寻下玺书殷勤重请。
辞又不免。
便达西京。
于时敕召大德六人。
远其一矣。
仍与常随学士二百馀人。
创达帝室。
亲临御筵。
敷述圣化。
通孚家国。
上大悦敕住兴善。
劳问丰华供事隆倍。
又以兴善盛集法会是繁。
虽有扬化终为事约。
乃选天门之南大街之右。
东西冲要游听不疲。
因置寺焉。
名为净影。
常居讲说。
弘叙玄奥辩畅奔流。
吐纳自深宣谈曲尽。
于是四方投学七百馀人皆海内英华。
法轮前辙望京趣寺为法道场。
但以堂宇未成同居空露蘧蒢庵舍。
巷分州部日夜祖习成器相寻。
虽复兴善诸德英名一期。
至于归学师寻千里继接者。
莫高于远矣。
形长八尺。
腰有九围。
十三幅裙可为常服。
登座震吼雷动蛰惊。
充惬群望斯为盛矣开皇十二年春。
下敕令知翻译。
刊定辞义。
其年卒于静影寺。
春秋七十矣。
冕旒哀感为之罢朝。
帝呼嗟曰。
国失二宝也。
时远与李德林同月而丧。
故动帝心。
自远括发寻师。
本图传授。
周历两代化满八方。
著疏属词诠综终始。
承习开误栉比尘连。
同范时朝得称方驾。
初见病数日。
讲堂上脊无故自折。
相顾飒然必知不损。
及大渐之日端坐正神相如入定。
侍人不觉其卒。
忽闻室有异香。
咸生疑怪。
属之以纩方悟气尽。
昔在清化先养一鹅。
听讲为务频经寒暑。
远入关后鹅在本寺。
栖宿廊庑昼夜鸣呼。
众僧患之附使达京。
至静影大门放之。
径即鸣叫腾跃入远房内。
尔后依前驯听。
但闻法集钟声不问旦夕。
覆讲竖义皆入堂伏听。
僧徒梵散出户翔鸣。
若值白黑布萨。
虽闻钟召终不入听。
时共异之。
若远常途讲解。
依法潜听。
中闻汎及馀语。
便鸣翔而出。
如斯又经六载。
乐听一时不亏。
后忽哀叫庭院不肯入堂。
自尔二旬。
远便弃世。
即。
开皇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矣。
俗年七十僧腊五十。
又当终之日。
泽州本寺讲堂众柱。
及高座四脚。
一时同陷。
佥议以感通幽显。
勒碑。
薛道衡制文。
虞世基书。
丁氏镌之。
时号为三绝。
初远同听大乘可六七载。
洞达深义神解更新。
每于邺京法集竖难罕敌。
由此名冠远近。
异论所推既而勤业晓夕。
用心大苦遂成劳疾。
十五日内觉观相续不得眠睡。
气上心痛状如刀切。
食弱形赢殆将欲绝。
忆昔林虑巡历名山见诸禅府备蒙传法。
遂学数息止心于境。
剋意寻绎经于半月。
便觉渐差少得眠息。
方知对治之良验也。
因一夏学定。
甚得静乐身心怡悦。
即以己證用问僧稠。
稠云。
此心住利根之境界也。
若善调摄堪为观行。
远每于讲际至于定宗。
未尝不赞美禅那。
槃桓累句。
信虑求之可得也。
自恨徇于众务无暇调心。
以为失耳。
七夏在邺创讲十地。
一举荣问众倾馀席。
自是长在讲肆。
伏听千馀。
意存弘奖。
随讲出疏。
地持疏五卷。
十地疏七卷。
华严疏七卷。
涅槃疏十卷。
维摩胜鬘寿观温室等并勒为卷部。
四字成句。
纲目备举。
文旨允当罕用拟伦。
又撰大乘义章十四卷。
合二百四十九科分为五聚谓教法义法染净杂也并陈综义差。
始近终远。
则佛法纲要。
尽于此焉。
学者定宗不可不知也。
自远之通法也。
情趣慈心至于深文隐义。
每丁宁频复提撕其耳。
唯恨学者受之不速。
览者听之不尽。
一无所惜也。
是以自于齐朝至于关辅及畿外要荒。
所流章疏五十馀卷。
二千三百馀纸。
纸别九百四十五言。
四十年间曾无痾疹。
传持教导所在弘宣。
并皆成诵在心。
于今未绝。
本住清化祖习涅槃。
寺众百馀。
领徒者三十。
并大唐之称首也。
而远勇于法义慈于救生。
戒乘不缓偏行拯溺。
所得利养并供学徒。
衣钵之外片无留惜。
尝制地持疏讫。
梦登须弥山顶。
四顾周望但唯海水。
又见一佛像身色紫金在宝树下。
北首而卧体有尘埃。
远初则礼敬后以衣拂。
周遍光净。
觉罢谓所撰文疏颇有顺化之益故为此徵耳。
又自说云。
初作涅槃疏讫。
未敢依讲。
发愿乞相。
梦见自手造素七佛八菩萨像。
形并端峙还自缋饰。
所画既竟像皆次第起行。
末后一像彩画将了。
旁有一人来从索笔。
代远成之。
觉后思曰。
此相有流末世之境也。
乃广开敷之信如梦矣。
又未终一年。
梦见净影长竿自倒灯耀自灭。
便至岁日所使净人小儿二人。
手放从良分处什物并为功德。
又敕二时讲前令大众诵般若波罗蜜咒。
限五十遍。
以报四恩初不中怠。
又伤学众不能课力。
每因讲日。
如此正义须臾不闻。
识者以为达宿命也。
及觉轻贬于房外香汤洗浴。
即在外宿至晓入房。
食粥倚床而卧。
问曰早晚。
答云今可卯时。
乃曰。
吾今觉冷气至脐。
去死可二三寸在。
可除倚床。
自跏其足。
正身敛目不许扶侍。
未言其卒验方知化。
香若栴檀久而歇灭。
后乃卧之。
手足柔软身分并冷。
唯顶上暖焉。
有沙门智猛者。
相人也。
伏佩法教每蒙延及。
故疏为行状。
拟学者所承。
猛谈说有偏机会称善。
振名东夏云。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李。燉煌人。后居上党之高都。天纵殊朗。仪止冲和。幼丧其父。与叔同居。每见沙门。爱重崇敬。十三辞叔。往泽州东山古贤谷寺。时有华阴沙门僧思禅师。见而度之。初令诵经。随事训诲。六时之勤。未劳呼策。年十六。师乃令随阇黎湛律师住邺。大小经论。普皆博涉。偏重大乘。以为道本。年满进具。又依上统證戒。更就大隐律师。听四分律。剖析约断。皆理会文合。爽拔微奥。负笈諠集。乃携诸学侣。返就高都之清化寺焉。众缘欢庆。叹所未闻。各出金帛。为之兴会讲堂。寺宇一时崇敞。韩魏士庶。通共荣之。及承光二年春。周氏尅齐。便行废教。敕前修大德。并赴殿集。武帝自升高座。叙废立义。命章云。朕受天命。养育兆民。然世弘三教。其风弥达。考定至理。多皆愆化。并今废之。然其六经儒教。文弘治术。礼义忠孝。于世有宜。故须存立。且自真佛无像。则在太虚。遥敬表心。佛经广叹。愚民响信。倾竭珍财。广兴寺塔。既虚引费。不足以留。凡是经像。尽皆废灭。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岂容。并退还家。用崇孝始。于时沙门大统法上等。五百馀人。咸以帝为王力。决谏不从。佥各默然。下敕频催答诏。而相看失色。都无答者。远顾以佛法之寄。四众是依。乃出众答曰。陛下统临大域。得一居尊。随俗致词。宪章三教。诏云真佛无像。信如诚旨。但耳目生灵。赖经闻佛。藉像表真。若使废之。无以兴敬。帝曰。虚空真佛。咸自知之。未假经像。远曰。汉明已前。经像未至此土。众生何故不知虚空真佛。帝时无答。远曰。若不藉经教。自知有法。三皇已前。未有文字。人应自知五常等法。尔时诸人。何为但识其母。不识其父。同于禽兽。帝亦无答。远又曰。若以形像无情。事之无福。故须废者。国家七庙之像。岂是有情。而妄相尊事。武帝不答前难。诡通后言。乃云。佛经外国之法。此国不用。七庙上代所立。朕亦不以为是。将同废之。远曰。若以外国之经。废而不用者。仲尼所说。出自鲁国。秦晋之地。亦应废而不学。又若以七庙为非。将欲废者。则是不尊祖考。祖考不尊。昭穆失序。昭穆失序。则五经无用。前存儒教。其义安在。尔则三教同废。将何治国。帝曰。鲁邦之与秦晋。虽封域乃殊。莫非王者一化。故不类佛经七庙之难。远曰。若以秦鲁同尊一化。经教通行者。震旦之与天竺。国界虽殊。莫不同在阎浮四海之内。轮王一化。何不同遵佛经。而今独废。帝又不答。远曰。陛下向云退僧还家。崇孝养者。孔经亦云。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即是孝行。何必还家。方名为孝。帝曰。父母恩重。交资色养。弃亲向疏。未成至孝。远曰。陛下左右。皆有二亲。何不放之。乃使长役五年。不见父母。武帝云。朕亦依番上下。得归侍奉。远曰。佛亦听僧。冬夏随缘修道。春秋归家侍养。故目连乞食饷母。如来担棺临葬。此理大通。未可独废。帝又无答。远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阿鼻地狱。不拣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帝勃然大怒。面有瞋相。直视于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何辞地狱诸苦。远曰。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当共陛下同趣阿鼻。何处有乐可得。帝理屈无答。乃下敕云。僧等且还。后当更集。有司录取论僧姓字。当斯时也。齐国初殄。周兵雷震。见远抗诏。莫不流汗。咸谓粉其身骨。煮以鼎镬。而远神气嵬然。辞色无挠。上统衍法师等。执远手。泣而谢曰。天子之威。如龙火也。难以犯触。汝能穷之。大经所云。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彼不悛革。非汝咎也。远曰。正理须申。岂顾形命。即辞诸德曰。时运如此。圣不能违。遂潜于汲郡西山。勤道无倦。三年之间。诵法华维摩等。各一千遍。大象二年。天元微开佛化。东西两京。各立陟岵大寺。置菩萨僧。颁告前德。诏令安置。大隋受禅。天步廓清。开皇之始。蒙预落䰂。旧齿相趋。翔于雒邑。法门初辟。远近归奔。远名驰帝阙。下敕授洛州沙门都。匡任佛法。辞不获免。开皇五年。为泽州刺史千金公。请赴本乡。七年春。住定州。途由上党。留连夏讲。寻下玺书。慇勤重请。辞又不免。便达西京。帝亲临御筵。敷述圣化。通孚家国。上大悦。敕住兴善寺。劳问丰华。供事隆倍。又选天门之南。大街之右。东西冲要。游听不疲。因置寺焉。名为净影。常居讲说。诸叙玄奥。辨畅奔流。于是四方投学。七百馀人。皆海内英华。法轮前辙。望京趣寺。为法道场。远开皇十二年春。卒于净影寺。
刘世清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代人。
后主武平末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通四夷语。
后主命以突厥语译《涅槃经》,以遗突厥可汗。
中书侍郎李德林为序。
隋开皇中官亲卫骠骑将军,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578 【介绍】: 即高纬。
北齐渤海蓨人,北齐武成帝子。
武成帝河清四年,禅位于纬,自称太上皇帝。
纬即位后,置文林馆,引诸文士,以李德林、颜之推共判馆事,命撰《修文殿御览》。
后宠任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号为“三贵”,共执朝政,朝士无不畏惧。
忌兰陵王高长恭败北周军有威名,鸩杀之。
又杀大将斛律光,排斥祖珽等文官。
朝政腐败,重敛繁役,以供糜费。
外则屡败于陈、北周。
武平七年,北周大破齐军,逃奔邺。
明年禅位太子恒,自称太上皇。
南奔陈,高阿那肱密召周师来袭,被俘,北齐亡。
北周武帝建德七年,以谋反罪被杀。
在位十二年。
全后魏文·卷四十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河清四年四月即位,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在位十三年。为周所擒,封温国公。明年赐死。
全北齐文·卷二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大宁二年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四月即位,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在位十三年。为周所擒,封温国公,明年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648 【介绍】: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规。
李德林子。
幼多病,祖母以百药名之。
七岁能属文,号奇童。
隋时授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后归唐。
受谮,流泾州。
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诏修定《五礼》、律令,撰《齐书》。
累官至宗正卿,爵为子。
百药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
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
卒谥康。
所撰《齐书》行于时。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65—648 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
隋内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
幼年多病,故以“百药”为名。
七岁解属文,号“奇童”。
隋开皇初,授东宫通事舍人,迁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
后袭父爵,进礼部员外郎。
炀帝即位。
因忤旨贬为桂州司马,废还乡里。
后又授建安郡丞。
入唐,为泾州司户。
太宗贞观元年(627),召为中书舍人。
二年,迁礼部侍郎。
四年,授太子右庶子。
十年,以撰《北齐书》成,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
后数年自请致仕,以诗酒自适。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隋书·李德林》附、《大唐新语》卷八。
百药才行显世,好奖荐后进。
系太宗时代著名诗人,藻思沉郁,尤长五言。
现存诗作,以应制奉和诗居多,以咏怀古迹诗称佳,代表作为《郢城怀古》、《晚秋登古城》。
原有集30卷,已佚。
后人辑为《李百药集》1卷。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隋内史令李德林子。
七岁能属文。
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辄谢病去。
召袭父爵,署礼部员外郎。
炀帝即位,废还乡里。
入唐,太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大子左、右庶子,散骑常侍,宗正卿。
有《李百药集》三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二
百药字重规。
隋内史令德林子。
开皇时袭爵安平公。
武德中授泾州司户。
太宗朝累官宗正卿。
贞观二十二年卒。
年八十四。
谥曰康。

作品评论

卢照邻《南阳公集序》
李长于五言,下笔无滞。
《大唐新语》
李百药,德林之子,才行相继,海内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蔚,尤工五言。太宗常制《帝京篇》,命其和作,叹其精妙,手诏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何齿之宿而意之新?”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地筑山,以诗酒自适,尽平生之志。
唐音癸签
李安平藻思沉郁,尤长五言,如“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含巧于硕,才壮意新,真不虚人主品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字文蔚。窦炽子。博览群言。举秀异,授秘书郎。隋炀帝大业中迁内史舍人,数谏忤旨,转考功郎中,坐事免。李渊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使裁定制度。高祖武德初授内史令,每论政事得失,必陈古为喻。卒谥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文蔚,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
尚文,博览群书,诸兄诋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授秘书郎。
历十余岁,其学益博。
大业四年(608),累迁内史舍人,转考功郎中。
入唐,为高祖丞相府司录参军,朝章国典皆其所定。
武德元年(618),拜内史令。
卒,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录《窦威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李敬族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博陵安平人。
历太学博士、镇远将军。
东魏孝静帝时,命当世通人正定文籍,以敬族为内校书,别在直閤省。
隋文帝开皇六年追赠安平县公,谥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