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僧孺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苏之陈氏子。
博学有操守。
既穷孔老诸书。
下逮子集。
王僧孺等所撰碑志。
莫不忆持之。
尤工席上经呗。
斋导待之。
而备古导文百馀卷。
经声哀啭七百馀契。
尤所通畅。
以故邀延者叠至。
奔走赴应。
日不暇给。
年三十。
乃于正旦。
悉痛断。
不复事。
即览华严。
能覆诵。
无脱谬。
俄依栖霞。
受禅法。
又往参泰岳灵岩。
行般舟三昧。
暇则汲水破薪。
扫除廊庑。
晚归乡里。
会浮石名像烧烬。
无复存。
韵欲再图。
不委相量。
遂于置像故基。
礼八万四千塔。
以求感应。
忽遇野姥。
得书一卷。
偶视之。
则像之因缘度样也。
因一依而造之。
大获徵验。
又尝居海中阳虎岛。
飓风鬼物。
燕寂自若。
日中麻麦。
寒署布艾。
死不变。
仁寿四年也。
春秋三十五。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
释法韵。
姓陈氏。
苏州人。
追慕朋从偏工席上。
骚索远度罕得其节。
诵诸碑志及古导文百有馀卷。
王僧孺等诸贤所撰。
至于导达善能引用。
又通经声七百馀契。
每有宿斋经导两务并委于韵。
年至三十弊于諠梗。
邀延疏请日别重叠。
乃于正旦割绳永断。
即听华严。
不久便覆。
恨悢弃功妄销唇舌。
承栖霞清众江表所推。
寻声即造。
从受禅道。
又闻泰岳灵岩。
因往追踪。
般舟苦行特立志梗洁不希名闻。
担石破薪供给为任。
晚还故乡。
有浮江石像者。
如前传述。
后被烧烬而不委相量。
无由可建。
便于石像故基。
愿礼八万四千塔。
树功既满。
感遇野姥。
送一卷书。
及披读之乃是昔像之缘也。
既有样度。
依而造成。
大有徵应。
海中有阳虎岛者。
去岸三百。
韵往安禅。
惟服布艾。
行慈故也。
初达逢怪大风鬼物。
既见如常心毛不动。
九十日后帖然大安。
自知终事。
还返栖霞。
不久便卒。
春秋三十五。
即仁寿四年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18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彦达。
梁武帝弟。
初仕齐为著作佐郎。
从萧衍起兵反齐,为南徐州刺史。
入梁,封安成郡王。
值岁饥,以私财赡百姓,济活甚多。
累迁江、荆、郢、定诸州刺史。
武帝天监七年,巴陵马营蛮沿江反抗甚烈,秀为荆州刺史,派兵镇绥。
性喜学术,搜集经记,曾招学士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已行于世。
官至雍州刺史。
卒后,诏许其故吏奏请,为立墓碑。
时高才游其门者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各制其文,咸称实录,遂四碑并建。
全梁文·卷二十二
秀字彦达,武帝第七子。仕齐,为著作佐郎,迁后军法曹,行参军、太子舍人。武帝举义,以为辅国将军、晋熙王冠军长史、南东海太守,授使持节南徐州刺史。及受禅,进号征虏将军,封安成王,征领石头戍,加散骑常侍。进号右将军,加领军中书令。出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迁平西将军、荆州刺史,迁号安西将军。征为侍中、中卫将军,复出为郢州刺史。迁镇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天监十七年死,赠侍中、司空,谥曰康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京兆杜陵人,字敬直。
韦放弟。
起家南康王行参军,初与东海王僧孺友善。
僧孺高迁,正淡然处之。
僧孺遭弃,正复笃素分,时人嘉之。
累官给事黄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