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05,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偶书二首 其二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小山相对数椽地,乐与心期境自多。
有酒未妨同客醉,无情到了任君魔。
采薇行歌亦劳矣,饮水曲肱还会么。
只恐时来把不住,更看究竟事如何。

赠人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落得清閒与物疏,扃门终日似山居。
案头新有归田赋,架上元留纬世书。
紫府未须穷秘简,丹山重见引名雏。
诏恩咫尺来相继,还许频为贺客无。
⑴ 原作只赤,据研经楼本、粤本改

和两翁轩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何处又传金碗出,几人争看玉山颓。
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粤本作哀)
未妨一(粤本、吴刊作二)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次韵圭首座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阴重炉红欲雪天,氤氲香篆不藏烟。
南游步步如同历,西竺层层有旧缘。
未觉鸦声惊户外,似传梅信到窗前。
老来酒量无消息,负此佳时一慨然。

和锦绣亭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漂泊生涯寄一萍,胜游长记锦花亭。
山来已讶天能巧,春到方知地更灵。
虽许登临追曳尾,却应颜色未忘形。
何妨共保千年约,白帽回头笑管宁。

端门风月十年抛,垂老山林寄一瓢。
可得故人来市脚,共寻陈迹到江郊。
麦黄且置尘中累,眉白欣投世外交。
只恐话长清夜短,明朝去路不相饶。

其二
七言律诗
形单影只久相抛,鼎食端能胜饮瓢。
已分馀材辜北阙,元非不雨自西郊。
求田聊复同中隐,玩世宁嫌渎下交。
千古平泉有遗恨,漫劳精爽畏文饶。

寄僧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得皮得髓漫多门,实际圆融理自存。
谕意当时才一笑,还卿千日见三孙。
维持佛法元无事,建立家山尽有文。
占断乾坤今鼎足,会多哮吼慰传闻。

寄题吴思道横翠堂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红尘扰扰功名地,不碍诗人得趣幽。
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
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
时觉东城添纸价,应知得句胜封侯。

简刘君秉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刘郎本是风尘外,画舸新从越上来。
闻说露芽如爪活,更多溪楮截肪开。
雪消鼎面声频涌,鹅转池心首屡回。
洗涤睡魔临二景,敢辞瓦砾换琼瑰(自注:《黄庭》有内外景。)

忆陪金盏醉红颜,回首风光杳霭间。
老去未忘三级浪,近来频梦八重关。
云烟旧路到何日,灯火虚堂真似山。
只恐断魂收不得,更须佳句与招还。

水中登王德循月阁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龙宫海藏固闻誇,偶袭初凉泛客槎。
层槛迥高临落日,洞房无数尽浮家。
闾阎可想知何在,天水相连杳莫涯。
借我华严记残帙,欲将因地付袈裟。

唐人好诗乃风俗,语出工夫各一家。
前辈相因多自任,后来无复更相誇。
半山老子偏游戏,真一仙人每叹嗟。
傍出豫章登一格,凭君细与辨龙蛇。

东坡挽词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从来忧患许追随,末路文词特见知。
肯向虞兮悲盖世,空惭赐也可言诗。
炎荒不死疑阴相,汉水相招本素期。
月堕星沈岂人力,辉光他日看丰碑。

石敏若挽词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万年风采属当时,堕地能班世有儿。
梦笔方传符昔应,玉楼何事遽先期。
无由负弩瞻前导,空叹骑鲸去不疑。
老矣无从忘肉味,馀音犹幸接吹篪。

李希武挽词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十年枯木不知春,每向尊前得可人。
申叔共瞻云外翼,元宾岂是辙中鳞。
扬帆巨浸方期远,摧辐穷途定有因。
后学从谁识头角,祇应遗藁是通津。

暮雨江边寄一犁,多情邻老共差池。
平生意气几如侠,晚日诗书更有儿。
社酒方期终岁乐,葵萧俄感送人悲。
纷纷穷达都归尽,谁复声名是(黄钞作似)旧时。

其二
七言律诗
倜傥胸襟孰可侔,生平行乐自优游。
坐忘(黄钞、粤本作闻)更漏棋盈局,醉彻笙歌月满楼。
千顷田园常富足,几朝冠盖旧交游。
佳城今日悲埋玉,亘古传名信不休。

崎岖南北旧相闻,晚困羁缧托后尘。
盗贼馀风如振槁,里闾和气似深春。
雀巢绝探终能鷇,乌喙虽长自不伸。
所去见思犹可想,九泉赍恨彼何人。

其二
七言律诗
征西墓上木成围,伯氏传孤出更奇。
皂盖朱轮谁不拥,青天白日晚方知。
功名不挂非由种,赙赗终辞信有儿。
空指丹青访陈迹,倦怀尤恨得君迟(以上《姑溪居士前集》卷一一)
⑴ 研经楼本、粤本作犹


共205,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