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阮郎归 钦谱
阮郎归 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昼长”句,名《碧桃春》。李祁词名《醉桃源》。曹冠词名《宴桃源》。韩淲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

阮郎归 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 春来长自閒 落花狼藉酒阑珊 笙歌醉梦间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春睡觉 晚妆残 无人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 黄昏独倚阑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唐宋人填此调者祇此一体。若黄词押韵游戏,非正体也。 前段第一句,苏轼词“绿槐高柳咽新蝉”,“绿”字仄声;秦观词“宫腰袅袅翠鬟松”,上“袅”字仄声。第二句,李词别首“孤窗月影低”,“月”字仄声。第三句,秦观词“秋千未拆水平堤”,“秋”字平声,“未”字仄声。后段第一句,欧阳修词“浅螺黛”,“浅”字仄声,“螺”字平声。第四句,司马光词“落花寂寂水潺潺”,“落”字、上“寂”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黄词。

格二 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重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重韵 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雕鞍 有人愁远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月斜窗外山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归去后 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后段重押四“山”字韵,自注“效独木桥体”。宋人亦间一为之。
龙谱
阮郎归 又名《醉桃源》、《碧桃春》。《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阮郎归 定格 晏几道

  旧香残粉似当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衾凤冷 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 
  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历代作品
共463,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下一页
近现代(续上)
陈方恪 1891 - 1966 一首
吴湖帆 1894 - 1968 一首
顾宪融 一首
赵尊岳 1895 - 1965 五首
谢觐虞 1897 - 1935 一首
张克家 一首
夏承焘 1900 - 1986 一首
唐圭璋 1901 - 1990 一首
丁宁 1902 - 1980 一首
龙榆生 1902 - 1966 一首
郑猷 ? - 1942 一首
沈祖棻 1909 - 1977 一首
何嘉 1911 - 1990 一首
吕小薇 1915 - 2006 一首
莫仲予 1915 - 2006 一首
寇梦碧 1917 - 1990 一首
白敦仁 1918 - 2004 二首
芍印 一首
当代
郭沫若 1892 - 1978 一首
汪岳尊 1905 - 1999 一首
饶宗颐 1917 - 2018 二首
王蛰堪 一首
朱庸斋 1920 - 1983 一首
吴未淳 1920 - 2004 一首
陈永正 1941 - ? 二首
阮郎归 和静安韵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岭云一径护松关。
鞭梢眉月弯。
壶觞萧寺驻雕鞍。
秋寻山外山。

欹雾鬓,绾风鬟。
枫林图画看。
玉笙遥隔翠微间。
清欢重会难。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适屦集》;又载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
司花天女四时心。
满篮花气深。
冲寒破雪暖愔愔。
占春先上林。

红点缀,绿沉吟。
醉来情不禁。
宫妆妩媚酒同斟。
屏前飞翠禽(冬景)
阮郎归 近现代 · 顾宪融
茗花扶影散虚廊。
簟波流梦长。
危栏烟柳堕昏黄。
翠樽双泪凉。

丛笛老,画乂荒。
罗帷生玉霜。
十年哀感向残唐。
何人知断肠。
柳昏花暝雨廉纤。
烟颦怯翠奁。
闷人天气暖寒兼。
炉香嫞自添。

风乍峭,日长厌。
春魂荡绣帘。
帘深犹凝伫新蟾。
斜红恋画檐。
花蹊春服纤蝉纱。
轻红衬浅霞。
余寒犹妒鬓边雅。
残阳不肯斜。

占好景,惜芳华。
番风数惯差。
楝花开后更无花。
萧条燕子家。
兰房妆罢晚晴初。
风流谁得如。
凝颦嫞展寄来书。
八行无那疏。

怜梦远,惜吟孤。
春云自卷舒。
那堪云散约长虚。
约虚何似无。
一秋心事冷吴霜。
月移更漏长。
带围宽尽沈东阳。
无愁可有乡。

山黛绿,钿花黄。
相思不尽狂。
狂余却忆旧凄凉。
萦回寸寸肠。
春城长忆旧歌钟。
花前琥珀浓。
碧阑干外露华浓。
灯痕晕靥红。

翻舞曲,展颦容。
柔情薄醉中。
醉余欢事几时重。
频番廿四风。
秋云无蒂薄垂阴,风摇柳乍髡。
阑干几日望新晴,残蝉三两声。

湖海约,梦魂惊。
华年又一程。
纵饶百岁也虚生,为他知未曾。
昨宵风雨战墙西。
海棠花乱飞。
晓窗慵起柳烟迷。
玉容春化泥。

怜寂寞,怅分离。
封姨佯不知。
返魂更上最高枝。
青青结子时。
遣愁无计醉难凭。
乡心却不醒。
海棠谢了雨初晴。
短吟犹未成。

人去后,一灯青。
同谁诉此情。
梦回淡月上疏棂。
看看幽恨生。
阮郎归 现当代 · 唐圭璋
松根蛩语入窗纱。
夜来风雨加。
江南总被乱山遮。
今番梦到家。

言未了,笑声哗。
倚阑云鬓斜。
觉来依旧在天涯。
残灯映泪花。
阮郎归(丁卯至癸酉(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三)) 现当代 · 丁宁
往事如烟,清宵似水。年年秋叶黄时,病怀如是。
丹枫黄叶一番番。
秋光满画阑。
还教一息罥人间。
年年和泪看。

愁宛宛,夜漫漫,心随宝篆残。
低头无语掩屏山。
西风吹梦寒。
阮郎归 甲午晚春和晏小山(一九五四年) 现当代 · 龙榆生
杏黄衫子露春纤。
当窗启镜奁。
腻云低亸病相兼。
炉香嫩更添。

莺寂寂,昼厌厌。
杨花扑绣帘。
恼人疏雨浴清蟾。
斜光入后檐。
晓妆理罢意迟迟。
秋心不可知。
自揎翠袖检胭脂。
红愁欲问伊。

花袅娜,叶参差。
湘帘纹半欹。
图中痕染泪丝丝。
花时肠断时。
阮郎归 现当代 · 沈祖棻
晚妆自向镜中看,长眉弯又弯。
夜深香炷渐烧残,篆灰寒未寒。

云漠漠,路漫漫。
银屏山上山。
莫将罗带结双鸳,同心难更难。
谁家玉笛小楼东,天寒夜露浓。
回廊消受落花风,春来心力慵。

香袅绕,玉琤琮,蓬山咫尺通。
修眉低敛鬓云松,乱莺残梦中。
湖阑离宴夕阳时,风高蝉掩嘶。
座中狂客是蛾眉,歌残杨柳枝。

山历历、水依依,都来供梦思。
新亭涕泪更谁挥,相逢愁鬓丝。
阮郎归 陈巷(乙酉) 现当代 · 莫仲予
朱花门巷绿阴垂。
卷帘燕子归。
灯光鬓影两参差。
风前展转思。

金鸭暖,玉蟾移。
阑干第一枝。
等闲到处莫题诗。
诗成付与伊。
七分水色二分灯,一分微月明。
橹枝伊轧夜禽惊,风来秋暗生。

听坠露,坐流萤。
幽花眠未醒。
淡云来往月无声,心平潮也平。
阮郎归 现当代 · 白敦仁
江天风雨试寒初。
人情秋梦余。
剪灯心事碧纱橱。
雁云归信纡。

弦凤冷,镜鸾孤。
通犀解佩无。
怪来蜡泪坐难除。
几回开旧书。
阮郎归 现当代 · 白敦仁
敲窗落叶舞回风。
碧帘灯影红。
绿筠深院画楼东。
秋宵如梦中。

金屈戍,玉盘龙。
楚云峰又峰。
而今无地说幽衷。
空教良夜同。
阮郎归 近现代 · 芍印
半窗蕉雨湿帘钩。
夜沈思转幽。
藕花风起送书楼。
更深生乱愁。

风阁静,篆烟收。
背灯人影柔。
坐残银漏露华浮,黛眉能展不。
阮郎归 鲁南战后 清末至现当代 · 郭沫若
群山万垒战酣时,风高怒马嘶。
将军对客夜敲棋,纷纷捷报飞。

坚城破,战车羁,健儿带笑归。
高台又纵钓鱼丝,春风鲈正肥。
薄棉闲院立移时。
晓露垂竹枝。
昨宵微雨径苔滋。
绿浓红又稀。

怨落早,惜开迟。
问春春可知。
杨花故故扑书帷。
谁怜一片痴。
新条旧黛已齐青。笺天云作绫。
几人玉箸冷成冰。应嗟无泪零。

风料峭、意飞腾。毫乾如冻蝇。
隔墙霜重少人行。乱芜迷去程。
天长不见雁平沙。寒原三两家。
暮云远路去如蛇。春风催鬓华。

非楚舞、忆吴娃。半空赪片霞。
水回山绕驿烟斜。黄昏栖悄鸦。
年来踪迹倦寻芳,芳凋易断肠。
断肠人已鬓偎霜,霜笺题恨长。

烟袅袅,雾茫茫。
茫茫忆旧狂。
狂风骤雨唤秋凉,凉云归雁行。
阮郎归 现当代 · 朱庸斋
荔湖秋老日迟迟。
情如断藕丝。
弯环遍绕费猜疑。
何从得见伊。

风料峭,梦迷离。
新寒初上衣。
一日相思十二时。
伊人应未知。
碧塘莲叶舞参差。
日斜鸥鹭飞。
画桡轻荡往来迟。
深深闻笑嬉。

云漠漠,柳依依。
凄清月半规。
小桥风里立多时。
此情谁个知。
遮窗萝蔓上檐梢。
金衣枝上跳。
卖花深巷转萧聊。
可怜香自饶。

灵风满,晚霞销。
雨丝灯外飘。
天涯消息倩谁招。
疏衾残梦遥。
石门帆影度平沙。
娇尘随步挪。
深深兰径树交加。
辫长妨野花。

枝带雨,草黏霞。
归来听暮鸦。
江头西望暗愁赊。
眼前春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