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阮郎归 钦谱
阮郎归 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昼长”句,名《碧桃春》。李祁词名《醉桃源》。曹冠词名《宴桃源》。韩淲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

阮郎归 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 春来长自閒 落花狼藉酒阑珊 笙歌醉梦间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春睡觉 晚妆残 无人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 黄昏独倚阑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唐宋人填此调者祇此一体。若黄词押韵游戏,非正体也。 前段第一句,苏轼词“绿槐高柳咽新蝉”,“绿”字仄声;秦观词“宫腰袅袅翠鬟松”,上“袅”字仄声。第二句,李词别首“孤窗月影低”,“月”字仄声。第三句,秦观词“秋千未拆水平堤”,“秋”字平声,“未”字仄声。后段第一句,欧阳修词“浅螺黛”,“浅”字仄声,“螺”字平声。第四句,司马光词“落花寂寂水潺潺”,“落”字、上“寂”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黄词。

格二 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重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重韵 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雕鞍 有人愁远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月斜窗外山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归去后 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后段重押四“山”字韵,自注“效独木桥体”。宋人亦间一为之。
龙谱
阮郎归 又名《醉桃源》、《碧桃春》。《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阮郎归 定格 晏几道

  旧香残粉似当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衾凤冷 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 
  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历代作品
共463,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下一页
(续上)
陈步墀 1870 - 1934 一首
陈洵 1870 - 1942 一首
姚华 1876 - 1930 二首
黄侃 1886 - 1935 三首
近现代
袁思亮 一首
潘飞声 1858 - 1934 二首
章钰 1865 - 1937 二首
王国维 1877 - 1927 二首
高燮 1878 - 1958 一首
叶恭绰 1881 - 1968 一首
章士钊 1881 - 1973 一首
沈尹默 1883 - 1971 三首
林修竹 1884 - 1948 二首
吕思勉 1884 - 1957 二首
刘永济 1887 - 1966 二首
汪东 1890 - 1963 十首
骅骝骄到踏香时。
乘风天外嘶。
一头首出喜扬眉。
还家人似飞。

轻烟上,软尘低。
堤杨青眼垂。
长途不惜雨沾衣。
锦标赢得归。
西风摇梦翠成绡。
残萤和雨飘。
檐花清瘦语灯销。
蔬尊凉酽潮。

萝薜冷,楚骚调。
秋心一倍遥。
晓珠圆定结红寮。
宿妆楼上娇。
低头日日寄人檐。
倚肩泥水黏。
磨砻不厌竞尖纤。
及锋今更铦。

升斗计,未须廉。
呼声如令严。
将军武库耀明蟾。
仗伊三寸磏。
朝阳甫上露初晞。
青郊人早归。
朱绳系定手边枝。
羽毛无处飞。
寻茗话兢雄雌。
一场成与亏。
逢人争道老西儿,春风今得时(京师呼晋人亦曰老西儿。)
阮郎归 代题闺稿 清末至民国 · 黄侃
真珠密字咏芙蓉。
簪花书体工。
还将女史媲飞龙。
八分师蔡邕。

赓楚赋,续鄘风。
新来贻管彤。
鲁鱼订罢万珠红。
粉香盈卷中。
阮郎归 清末至民国 · 黄侃
灯稀露重罢歌声。
华鞍照晓星。
柳阴楼阁自濛冥。
罗帏人醉醒。

蚊响寂,燕翾轻。
搴帱初旭明。
追凉今昔定相迎。
薜萝池上亭。
阮郎归 清末至民国 · 黄侃
日长晴絮傍帘飞。
曲屏烟麝微。
芙蓉绣带一双垂。
闲阶花雾霏。

春思远,旧欢稀。
天涯人未归。
愁红休向镜中窥。
娉婷非昔时。
醉桃源 近现代 · 袁思亮
东风低袅绿杨枝。
垂虹眠绣漪。
玉人亲按渭城词。
和愁和恨吹。

人去也,曲终时。
江空无雁飞。
画中只诗见腰肢。
啼妆休教知。
辛夷如雪过清明。
隔阑花有情。
偶然寻梦下阶行。
唤人鹦母声。

偎翠袖,薄寒生。
画眉新月成。
几丝烟柳作春晴。
待谁吹玉笙。
词人身世半无憀。
旧愁心上潮。
依然风物过花朝。
隔墙听玉箫。

谁与说,十年遥。
客魂凭月招。
江湖出处可怜宵。
梦痕消未消。
洛川风格艳黄初。
花曾美眷如。
羽衣改课上清书。
从教彩伴疏。

金凤杳,玉蟾孤。
高寒对望舒。
银潢一样怨机虚。
天钱借得无。
阮郎归 清末民国初 · 章钰
蓝桥无复捣玄霜。
情长恨更长。
寒鸦何处认昭阳。
埋愁未有乡。

腰束素,额涂黄。
嬉春谢蝶狂。
新声还自按伊凉。
亏他木石肠。
阮郎归 清末民国初 · 王国维
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
沉沉空翠厌征鞍,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
只馀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阮郎归 清末民国初 · 王国维
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
阴阴帘幕万家垂。
穿帘双燕飞。

朱阁外,碧窗西。
行人一舸归。
清溪转处柳阴低。
当窗人画眉。
斯人款款朴而妍。
情殷金石坚。
多承善颂续疑年。
清仪耆老编。

香一炷,篆痕绵。
填词兼学禅。
鸳鸯同梦佛同欢。
海红帘底眠。
阮郎归·效花间 清末至现当代 · 叶恭绰
楼头柳色玉骢嘶。
薄忆转成痴。
征人辛苦几时归。
思君千里蹄。

閒翠被,怅空帷。
眉痕趁月低。
东风吹梦短长堤。
断桥西复西。
阮郎归 避警归作 清末至现当代 · 章士钊
恶风吹损读书帷。
书衣零乱时。
武城曾子暂来归。
他家墙屋飞。

诗思苦,壮心违。
拼将双鬓丝。
天涯何处不流离。
明朝谁得知。
阮郎归 新春寄弟(1908年) 清末至现当代 · 沈尹默
明霞一桁斗帘新。
熏炉通昼温。
蛛丝香罥去年尘。
花枝犹未贫。

天末感,病中身。
何堪酒入唇。
花前长忆远游人。
裁诗报早春。
阮郎归 清末至现当代 · 沈尹默
绿窗掩梦尽无聊。
幽兰香息饶。
十年影事忽如潮。
芳魂影外招。

晴不定,是花朝。
春寒故故骄。
青山埋恨路迢遥。
无人吹玉箫。
莺飞蝶舞草芊眠。
百花争妙妍。
江南春水好行船。
米家书画摊。

茶座敞,集群贤。
庄谐相后先。
清和光景太平年。
欢情入管弦。
阮郎归 春思 清末至民国 · 林修竹
春来无计惜芳时。
流莺枝上啼。
榆钱零落柳絮飞。
玉郎归不归。

思委婉,景迷离。
隔墙花影移。
百无聊赖蹙蛾眉。
不言将恨谁。
阮郎归·初夏 清末至民国 · 林修竹
绿槐翠柳已成阴。
春光无处寻。
碧纱窗下幕沈沈。
惜花空有心。

微雨过,豁胸襟。
清新满碧林。
为怜景物喜微吟。
绿茶细细斟。
几时清梦到潇湘。
风前瘦影双。
寒晖时复拥蓬窗。
传来王者香。

佩璲解,素心长。
予情自信芳。
美人不效世时妆。
临风举十觞。
梦回金鼎篆烟微。
春深半掩扉。
一年花事是耶(一作“和”。)非。
斜阳燕子飞。

芳草遍,落红稀(一作“肥”。)
湘帘一桁垂。
帘前坐待燕归来。
燕归春不归。
阮郎归 清末至现当代 · 刘永济
春风换梦一番番,愁来如玉环。
听鹃才罢又听蝉,天涯山外山。

苓窃帝,触吞蛮,荒唐天对难。
一波旋过一波连,云沙鸥自闲。
鸥乡千顷翠颇黎,祓除凭仗伊。
春光难得与佳期,清游休教迟。

招俊侣,载新诗,扁舟画里移。
病怀争奈等春泥,桃花空满溪。
阮郎归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湘皋捐佩意盈盈。
幽花怜小名。
百花洲畔暮寒生。
归心千万程。

分钿合,劝瑶觥。
峥嵘岁易惊。
绮窗开处听歌声。
白云天际横。
阮郎归 印泥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藕丝抽绪软于绵。
调朱朱更妍。
汝窑分贮到郎边。
丹心和粉颜。

斑竹管,浣花笺。
玉台新咏传。
小红名记手亲钤。
已教郎意怜。
阮郎归 戏咏收音机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话言随藏写机心。
有谁窥浅深
高楼西北晚云侵。
云低和响沈。

纷错杂,忽萧森。
九州如对临。
玉人声息杳难寻。
空传天外音。
⑴ 原为“腹藏机械太深深。明镫休照心。”
一镫摇影焰深青。
霜刀裁素绫。
未秋先觉枕如冰。
打窗风叶零。

愁局缩,强飞腾。
痴魂成冻蝇。
粤关闽峤暗经行。
不知郎去程。
胧胧澹月映寒沙。
秦淮多酒家。
壁间狂草扫龙蛇。
留题惊物华。

弹赵瑟,醉吴娃。
微红双脸霞。
画船归去斗横斜。
梦中啼早鸦。
春阴漠漠罩江南。
春衣无点黬。
楼居新署列仙衔。
不须青鸟探。

疏影瘦,暗香搀。
小红歌韵諴。
石湖风便好张帆。
望梅先解馋。
阮郎归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植根长在楚江湄。
江涵奁影宜。
蕙茎兰叶自相依。
那堪生别离。

风淅淅。
雨凄凄。
飙轮日夜驰。
去时曾见疾如飞。
归心偏恨迟。
醉桃源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通衢攘攘接平郊。
欢声如沸潮。
修龙衔烛舞周遭。
绕场金鼓骄。

霓电射,彩旗飘。
千竿影动摇。
高歌激越上青霄。
人民心一条。
醉桃源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露浓圆点藓痕斑。
晓风吹未乾。
满园花树向凋残。
一枝枫叶丹。

思采撷,且般桓。
书成欲寄难。
归来重倚小窗看。
帘旌摇荡间。
歌声风送落人间。
闻歌新意骞。
兴来挥洒百千篇。
非苏非稼轩。

焚裂竹,斗春盘。
欢呼彻四筵。
杯行到手莫留残。
狂心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