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切有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一切众生同。旧译为众生,新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八曰:「一切有情如来藏。」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九有情居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情乐住之处有九种也。又曰九众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众天,三极光净天,四遍净天,五无想天,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长阿含经九曰:「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有想无想处住,是九众生居。」此于七识住,加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处也。俱舍论八曰:「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馀处皆非,不乐住故。言馀处者,谓诸恶处,非有情类自乐居中。恶业罗刹,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狱,不立有情居。第四静虑,除无想天,馀非有情居。」又大乘义章八末,谓「九众生居如经中所说。何故说之?则以破外道之总计故也。有诸外道,总计以众生为神我,择善而居。佛为破之,故说斯九。是众生之居,非我之居也。」诸经说此者甚多。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中有情乐住的地方共有九所,叫做九有情居,或九众生居,简称九有,或九居,即欲界之人与六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中之无想天、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六十二种有情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枢要上本曰:「六十二种有情颂曰: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诸。」释之曰:「一、五趣为五。二、四姓为四。三、男与女及非男非女为三。四、劣与中及妙为三。五、在家与出家苦行与非苦行为四(是第一句)。六、律仪与不律仪及非不律仪为三。七、离欲(阿罗汉)与未离欲(不还果已下)为二。八、邪性定(堕于三恶)与正性定(决于得道者)及不定聚定(二者之中间)为三,出家五众与近事男及近事女(在家法二众)为七(第二句)。习断者与习诵者、净施人、宿长、中年、小年、轨范师、亲教师、共住近住弟子、宾客、营僧事者、贪利养恭敬者、厌舍者、多闻者、大福智者、法随法行者、持经者、持律者、持论者、为十九。异生(凡夫),见谛(圣者),有学(前三果),无学(罗汉)为四。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为四。轮王为一(第三句)。合名六十二种有情(第四句)。」
有情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ttva,梵语曰萨埵。旧译曰众生。新译曰有情。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大日经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著义。又名萨埵,是有情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俗语佛源】
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作众生,即生存者的意思。《唯识述记》中说:「梵言萨,此言有情,有情识故。……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关于「有情」与「众生」两语的关系,说法不一,或谓有情指人类、诸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法认为「有情」即是「众生」的异名,皆包括有情的生物和无情的草木山川等。后常指有感情;有交情。如《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亦指男女之间互相有爱恋之情。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也泛指所有众生。如许地山《愿》中:「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文贤)
有情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非有情数之对。谓摄于有情之类者。毗婆沙论十三于有执受之有情数(有感觉之有情数),无执受之有情数(无感觉之有情如化人),外举有情数大种因,非有情数大种因,婆沙论百三十八,由品类足,识身足之二者,解有执受,以有情数与有根及异熟生之三语为同义。
有情居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情所好居住之处,谓之有情居。有九所,称为九有情居。俱舍论八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情,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
有情世间
【佛学大辞典】
(界名)二世间之一。(参见: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二世间之一。(参见:二世间)
有情缘慈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苦有情而起慈悲也。三种缘慈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见有情受苦即生起慈悲。
【三藏法数】
有情缘慈,亦名众生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运大慈心而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有情缘慈。
利乐有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利益有情而使之乐也。见菩萨利他之行。
【佛学常见辞汇】
使众生获得利益和安乐。
无性有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无有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也,故永沈沦于六道而不能出离,法相宗所立五性各别之第五无性种姓也。
饶益有情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聚净戒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三聚净戒之一。(参见:三聚戒)
三聚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聚净戒之略,(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众生为戒者。是华严梵网占察璎珞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此三者积聚,故云三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戒等为大乘戒。又有在家出家之别。五戒八戒为在家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为出家,三聚戒。为道俗通行戒。即大乘之菩萨无论出家在家,皆受之也但在家之菩萨,凡受此三聚以为心者,谓之通受。出家之菩萨,其初别受摄律仪戒,即二百五十戒及十重等(摄律仪之中有一切大小之戒),是名别受。次乃总受之三聚也。此通受之有二种:一者从他得,唯对于师而得。二者自誓得,唯于佛像前以善心自誓而得。皆不要白四羯磨之作法也。唯识论九曰:「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證应修證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
【三藏法数】
(出菩萨戒义疏并法苑珠林)
聚,集也。戒,禁戒也。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法苑珠林云:大圣度人,功唯在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也。)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摄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三慧者,一闻慧,谓闻法而生智慧也;二思慧,谓思惟而生智慧也;三修慧,谓修习而生智慧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摄众生戒〕,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悲名怜悯,能拔众生苦故;喜名喜庆,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以此等法,摄诸众生也。
饶益有情发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发心)
【三藏法数】
有情即众生也。谓人起慈悲心,悯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即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与其乐,是名饶益有情发心。
有情四有
【佛学次第统编】
上总言四相之义,而在有情则为四有,兹述有情四有。
一切有情四有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四有,情状万千,莫能具说。兹略出条款,以识其义耳。
于他有情计常
【佛学次第统编】
于他有情计常者,略有三种:即摩醯首罗人,那罗延人,伊赊那人等,各计所从生者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