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穿破
(1).穿通。 宋 苏轼 《登玲珑山》诗:“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瓏。”
(2).戳穿;败露。 郭沫若 《塔·万引》:“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呢!万一穿破了,怎么见人?前科犯都要推在你的身上,这怎么偿还得清?”
《國語辭典》:彰露  拼音:zhāng lù
彰显暴露。《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
分類:显露败露
《漢語大詞典》:觉露(覺露)
犹败露。《后汉书·宦者传·曹节》:“ 华容侯 朱瑀 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作乱王室。”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
分類:败露
《漢語大詞典》:彰败(彰敗)
揭破;败露。 宋 欧阳修 《再乞根究蒋之奇弹疏札子》:“ 之奇 所言,是臣闺门内事, 之奇 所得,必有从来,因何彰败,必有踪跡。”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点铜成庚:“出家儿岂当更学此,若一有彰败,则所丧多矣。”
分類:揭破败露
《國語辭典》:决撒(決撒)  拼音:jué sā
事机败漏或被揭穿。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正旦云)你曾逗人家女人来么?(秋胡云)我决撒了也。」《水浒传》第二六回:「隔壁王婆听得,生怕决撒,只得走过来帮他支吾。」也作「撅撒」。
《國語辭典》:弄破  拼音:nòng pò
1.将物品毁坏。如:「他一不小心把挂在墙上的画弄破了。」
2.撕破脸、说穿了。《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分類:败露
《漢語大詞典》:乖露
犹败露。太平广记卷二八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捉佛光事:“ 高燕公 镇 蜀 日, 大慈寺 僧申报堂佛光见。 燕公 判曰:‘付马步使捉佛光过。’所司密察之,诱其童子,具云:‘僧辈以镜承隙日中影,闪於佛上。’由此乖露,擒而罪之。”
分類:败露
《國語辭典》:撅撒  拼音:juē sā
事机败漏或被揭穿。《水浒传》第七二回:「明日看了正灯,连夜便回,只此十分好了,莫要弄得撅撒了。」《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要是为交的货物不停当,这已是过了这半年,没的又脑后帐撅撒了。」也作「决撒」。
分類:败露
《國語辭典》:发觉(發覺)  拼音:fā jué
1.阴谋或罪迹等被察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查本犯未曾发觉之先,自潜迹逃往贵治。」
2.举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我们只是查不著他的实踪迹,又怕他凶暴,所以不敢发觉。」
3.发现。如:「发觉人才」、「发觉事实」。
《國語辭典》:捉败(捉敗)  拼音:zhuō bài
行迹败露,被捉住。《董西厢》卷四:「夜静也私离了书斋,走到寡妇人家里,是别人早做贼捉败。」
分類:捉拿败露
《國語辭典》:破盘(破盤)  拼音:pò pán
在坟地上吃祭祀后的酒肉等祭品,称为「破盘」。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咱祭过了祖宗也,两个兄弟把盏破盘。」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奠了酒,烈了纸钱,祭祀已毕,我可破盘咱!」
《漢語大詞典》:彰着(彰著)
(1).明显;显著。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郅恽》:“ 汝南 ,中土大郡,方城四十,养老復敬,化之至。 延 姦舋彰著,无与比崇。”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 中国 古代用贝为货币的遗迹,尤其彰著。”
(2).暴露,败露。《南史·范晔传》:“ 义康 姦心衅跡,彰著遐邇,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
《國語辭典》:贼人心虚(賊人心虛)  拼音:zéi rén xīn xū
作坏事的人因怕被发觉而心虚、不踏实。《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也作「贼人胆虚」。
《国语辞典》:谋泄事露(谋泄事露)  拼音:móu xiè shì lòu
计谋败露。《三国演义》第三回:「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
分类:计谋败露
《国语辞典》:声迹彰露(声迹彰露)  拼音:shēng jī zhāng lù
形踪败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一旦声迹彰露,亲庭罪责,将妾拘系于内,郎赶逐于外。」
分类:败露